秋游興隆山
在過去的記憶中,深秋大多代表著凄涼、蕭索、寂寥,“冷落清秋節(jié)”帶給人們的,除了“一懷愁緒”的詩情畫意之外,更充斥著失落與無奈。然而今天,有老同學(xué)的結(jié)伴,有孩子們的纏擾,寂寥自然再無從體味,而對素懷悲秋情結(jié)的我來說,居然有了絲絲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幾分愜意,幾分悠閑,甚至第一次讀懂了楊萬里“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秋涼晚步》)的獨(dú)特意境……
榆中興隆山,自古號稱“隴右第一名山”,主峰由東西二峰構(gòu)成,東曰興龍,西號棲云。時至深秋,蘭州城里已頗感幾分寒意,而數(shù)十公里外的興隆山,卻依然林木蔥郁,層林盡染。放眼望去,筆直挺拔的是綠色的樹,夾雜其間的是紅色的葉,競相爭寵的是黃色的、紫色的、粉色的花,色彩如此繽紛龐雜,姿態(tài)如此嫵媚嫣然,既錯落有致,又熙攘參差,再加上作為背景的青色的山,藍(lán)色的天,讓置身山中的我們,如此近距離地真實(shí)地感受著、捕捉著、觸摸著、吮吸著秋天里生命的氣息,那是一種迥異于塵世囂攘的自然的、純凈的氣息。美得讓人有些手忙腳亂,以至于山峰的巍峨,樓閣的清奇。山路的迂曲,天梯的陡峭,反倒全都無暇細(xì)品了……
天氣也如我們的心情一般晴朗少云。孩子們自不必說,吵嚷,蹦跳,哭鬧,狂奔,如同初離囚籠的鳥兒,全然顧不得天高地厚,唯一的游戲規(guī)則便是肆無忌憚。山勢從平緩到越來越陡峭,小家伙們既毫無畏懼,更不知疲憊,卻讓我們這些疏于鍛煉未老先衰的家長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只是不知這滿頭的汗水到底是因為體力不濟(jì),還是與孩子相比心生羞愧?
下山時,雖然步履有些沉重,心底卻倍覺輕松。陣陣涼風(fēng)襲來,突然間似乎全身暢亮了:只要心境寬敞,時節(jié)、景點(diǎn)、行程長短、錢囊豐匱都不重要,只管昂起頭,邁開步,眼前的、腳下的,處處都是風(fēng)景……
(編輯:作家網(wǎng))上一篇: 你可知道他93歲生活越來越好
下一篇: 大沙河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