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奇緣》
2011年8月,綠野還在貴州山水國旅工作,曾受甘肅格?;眯猩缰?,沿河西走廊作絲綢之旅旅游考察。初訪甘肅,新奇無比,一路寫了九首旅游詩,留下了關于大美甘肅、關于河西走廊、關于絲綢之路的最初印象。
不想五年后的2015年10月21-25日,綠野又有機會出差甘肅,參加國土資源報理事單位與基層聯(lián)系點年會,重走絲綢之路,并駐足嘉峪關。于是,對于河西走廊就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與絲路結(jié)下了一路奇緣。
到達嘉峪關的當晚,甘肅作家牧子就來酒店看望我們,帶來了東道主的問候與溫情。我與牧子交往多年。從貴州,到北京;從秦淮河邊,到泰山腳下 ;要么開會,要么采風,還曾為此寫過一篇《又見牧子》的文章。就在前些日子,她還帶領國土作協(xié)一行作家,深入到貴州省湄潭縣開展走基層、接地氣的創(chuàng)作活動,我也有幸參與。分別不過轉(zhuǎn)瞬,此刻卻又相逢于大西北的嘉峪關下??梢姡F(xiàn)代社會的時間與空間,是多么的短促與狹窄。
嘉峪關是明長城的西部起點,有著名的長城第一墩——討賴河懸岸上的烽火臺。過去的嘉峪關,只是冷兵器時代一道扼守祁連山與大黑山之間峽谷的邊關要塞,雖有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在這里交織,時常有商賈的駝隊和軍營的馬隊在這里出入,可在巍巍祁連山與茫茫戈壁灘的映忖下,嘉峪關還是顯得那么孤獨而寂寞。
直到1955年,地質(zhì)隊員在祁連山深處發(fā)現(xiàn)了鏡鐵山大鐵礦,毛澤東主席從前瞻性的戰(zhàn)略布局出發(fā),指定在酒泉以西十八公里處,也就是嘉峪關關后腹地,建設有十萬人之眾的酒泉大型鋼鐵廠,使之成為新中國西部國防建設和核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脊梁。后來嘉峪關以廠成市,以關命名,成為今天擁有三十萬人口的現(xiàn)代化花園城市,將古老的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與新興的工業(yè)文化、軍事文化、城市文化、生態(tài)文化及旅游文化融為一體,書寫了河西走廊千里荒漠中一部厚重的英雄傳奇。有詩為證:
祁連千里護河西
一道劍眉揚戈壁
青海美眸含盼顧
嘉峪關前鑄重器
討賴河畔歌悲壯
莫高洞窟空嘆息
月牙泉水淚滴成
絲路當憶漢武帝
... ...
嘉峪關市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盛愛莉女士,今年國慶期間在貴州與綠野有一面之緣。她是國內(nèi)知名的大漠彩石畫的專利獲得者,也是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人。來到她的家鄉(xiāng),少不了要登門拜訪,受到她與嘉峪關市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琚曉燕女士的熱情接待。當我們走進她的展館,琳瑯滿目的大漠彩石畫作品,賞而驚艷!不論仕女、花鳥,皆為荒漠中的風化彩石構(gòu)成。四大古典美女,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一笑一顰,晃然呼之欲出;胡楊林下,百鶴翩翩起舞,一展一收,無不栩栩如生。
盛會長還收藏有數(shù)萬枚毛主席像章,分為若干專題,井然布局,掛墻可展,令人嘆為觀止。她有一個心愿,就是想為這些像章找一個安生落腳的地方。綠野建議,最好選擇貴州省遵義市,這個中國革命和毛主席政治生涯的轉(zhuǎn)折之地,盛愛莉女士竟頗以為然。
觀賞了盛愛莉會長的大漠彩石畫展,綠野不由賦詩一首:
沙石無貌畫有魂
十指剪裁百媚生
祁連冰雪浸歲月
大漠風雨洗浮塵
慧眼識得七彩子
塑就世上萬千門
一幅林下鶴舞圖
巧奪天工嘆女神
人生緣分,處處皆有。
就在綠野從貴陽乘機經(jīng)停蘭州機場時,手機跳出幾個蘭州的 qq好友,不由心中一動,便發(fā)了一條短信出去,不一會,竟有q友小蠻熱情回應。綠野與小蠻,與其說是q友,不如說是文友更確切一點。我們從未曾謀面,但在文學與詩歌上的交流不少,相互間有較高的認同感與互敬心,這樣的交往,綠野譽為神交。
從河西走廊返回蘭州轉(zhuǎn)機的時候,小蠻本來已安排請我們一行吃頓見面飯, 可是由于時間關系,蘭州機場遠在幾十公里之外,我們下午四點就得往機場趕,于是綠野期待的飯沒有吃成,小蠻的面也沒能見上,一種錯肩而過的遺憾,橫亙于兩兩之間。去往機場的路上,綠野便將這種遺憾化成了詩行:
《別蘭州》
別蘭州
在一種
酒酣的狀態(tài)
從夜郎
到嘉峪關
酒泉的御液
幾乎已
將我醉倒
君的清茶
滑過嘴角
只能咽下一口
干澀的唾液
垂涎于敦煌的月牙泉
卻如一滴淚水
令人更加焦渴
漠高窟的
飛天女神
寂寞千年
不如黃河母親
給我更多的
遐想與眷念
在黃河邊上
與君失之交臂
不是關乎誠意
也不是時間與空間的
過錯
而是我與君
尚未到位的機緣
......
綠野與絲綢之路的緣分,似乎還不止于此。
在河西走廊的東西兩頭的敦煌和蘭州,綠野還分別收獲了兩塊奇石。在敦煌鳴沙山下,覓得一方綠松石;在蘭州黃河沙灘上,撿得一方黑色的黃河石。
這方綠松石,當時被冷落在一片沙漠風凌石的攤位旁邊。當我的目光觸及到她,艷綠的色彩、油脂般光澤,頓覺眼前一亮。把玩于手,綠松石特有的鐵線如經(jīng)絡分布,并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人對一個物件,總是因偏愛而陷于固執(zhí),因固執(zhí)而變得盲從,因盲從而往往上當。
當綠野將此石發(fā)在微信里,就有不少好心石友提醒,綠松石造假的很多,要小心,并教了一些簡便的識別真假綠松石的方法。于是,綠野便用鐵器刻削、熱水浸泡、火針錐刺及明火燒烤等手段,將這塊綠松石折磨了一通,看看是否有鑄脂、灌膠、加色等作假的破綻。
然而,這些識別真假的手段,對她幾乎毫不起作用,綠松石依然固我。綠野暗生僥幸之心:這塊石頭也許是真的呢!可有一想,即便是假的,又如何?至少,她是來自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的鳴沙山下、月牙泉邊的一方奇石和念想,干脆就命名《綠松緣》。這樣想來,綠野心中也就完全釋然了。
在此,與大家分享這方來自遠方、真假尚不確定的綠松石。
鳴沙山下聞鳴沙
月牙泉邊賞月牙
風凌石堆見綠松
千里有緣撿漏她
到了蘭州,甘肅格桑花旅行社的小程陪同我們觀賞黃河風情園,走在黃河母親雕塑前,一種美感與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綠野沿黃河母親雕塑走了三百六十度,突然有個發(fā)現(xiàn),黃河母親雕塑可以有兩個視角,產(chǎn)生兩個不同的女性形象:
從正面看:母親端莊、慈愛,孩子活潑、可愛;黃河母親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
從后面看:孩子已隱去,唯有一美麗的年輕女子注目前方,若有所思,活脫脫一尊黃河少女雕像也。
這尊雕塑,巧妙的融合了黃河母親與黃河少女兩個藝術形象。只是不知這是雕塑家的藝術設計,還是藝術的巧合!
綠野這一發(fā)現(xiàn),得到了同行人及從事多年旅游工作的小程的一致認可。
離開黃河母親雕塑,來到黃河邊上,滾滾黃河水,深深含情,不知疲倦地擁吻著蘭州——這座古老的名城。
也許是在景區(qū)地攤上購物,有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這塊綠松石的不確定性更大。在河灘上,我心中在想,如果能拾得一塊可心的黃河石就好了。我便提醒同行者,注意尋找黃河石,帶回去做個紀念。于是,大家不由都彎腰低頭地尋覓起來。
有人說,這里已被人尋覓過千百萬次,哪能找到值得收藏的黃河石。這話說得確有道理,大家的勁頭頓時減弱了很多。就在人們興味索然之時,綠野在一條小路旁看到一塊不甚起眼的石頭,拾起來一看,竟然是一塊造型生動、品相不錯的黃河石:坳黑的顏色、細膩的石皮、柔婉的線條,形如一條游動的、形神兼?zhèn)涞狞S河鯉魚。
偶然之間,得此奇石,絕無真假之虞,實為天意也!
可見綠野與蘭州有緣、與黃河有緣。于是將此石命名為:黃河神魚。百聞不如一見,綠野將《黃河神魚》圖片展示于下,供大家鑒賞:
黃河天上水
蘭州幾徘徊
漫步沙灘上
捧得神魚歸
... ...
絲路之行,真可謂一路奇緣!
2015年10月25日于綠野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