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
散文/聶孝明
童年中,有一款十分難忘的游戲,那就是玩木馬。
可是,玩真正的木馬,在我的童年中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我上小學(xué)五年級以后,才接觸真木馬。盡管那時,我個頭長得挺高,做別的體育運(yùn)動均能達(dá)標(biāo)或者優(yōu)秀,跳木馬卻不合格。橫跳能躍過四節(jié),順跳怎么也跳不利索,就是跳過去也不標(biāo)準(zhǔn),屁股總要磕在木馬的左上角或右上角,自己不服氣,反復(fù)跳,終是不行,臀尖磕的生痛。
那時的女同學(xué),橫著能跳過三節(jié)的只有幾人,順著都過不去!
小學(xué)四年級以前,雖然我們沒有接觸過真木馬,但是,我們玩的“木馬”可是真的很好玩。我們是拿我們自己身體當(dāng)“木馬”玩。
首先,我們小朋友“訂杠槌”,誰輸了,蹲在那,擺成馬的姿勢,但不是像馬那樣四腳著地。而是兩腳著地蹶在那,手摸腳背,當(dāng)“木馬”。人是活的,一節(jié)一節(jié)逐漸升高。
第一節(jié),即彎腰屈膝手摸腳尖,蹲在那當(dāng)“木馬”,讓小朋友從他身上跳過。
第二節(jié),是摸腳背,升高一點(diǎn)。
第三節(jié),是摸腳踝骨,再升高一點(diǎn)。
第四節(jié),是摸小腿。逐漸升高。直到跳不過去為止。
一般情況下,到第四節(jié),基本上到頭了。能跳過去的人很少。因?yàn)?,這時候,個子小的,跳不過去這個高度的,又重新開始下一輪比賽。
第四節(jié)我們要求的更難,讓小朋友從“木馬”身上跳過時,又加了一個難度。跳者在起跑跳躍時,別忘了同時踢一下“木馬”的屁股。這就增加了許多難度。有的已經(jīng)跳過去了,但是忘記踢一下屁股。對不起,自己就得去當(dāng)“木馬”,任憑別的小朋友,再從他身上跳躍。
很多人在跳第四節(jié)的過程中,翻身落馬。有的以為跳過了第四節(jié),正在喜氣洋洋,慶祝勝利,跳過了最難跳的一節(jié)。可“木馬”站起來不干了。原因是跳躍的那個人,忘了踢一下“木馬”的屁股,這個動作要一氣呵成,許多小朋友是做不上來。有的在跳躍“木馬”踢屁股的過程中,栽倒了,引來了一片天真的歡笑聲。這種歡笑,在幼小的心靈中得到了永恒。
在學(xué)齡前,玩的一種“馬”,也是永遠(yuǎn)不能忘記的。一根木棍,或一根玉米秸稈,騎在襠下,左手拿著它,右手在后邊高高舉起,似高高揮舞的馬鞭,不斷地?fù)u晃抽打著木棍,傍若無人嘴里不住地高喊“駕、駕......”跨下土路留下一溜淺溝,一綹淡淡的灰塵,隨風(fēng)散去,想跑到哪兒,就跑到哪兒,沒有目的性。“馬”兒,不吃草,不吃料,放在哪都放心。這種“馬”,自己玩到一定年齡,就再也不玩它了,可那段往事兒,卻深深地印在腦海里。
幾十年過去,小時候玩的“木馬”沒有忘記,也很懷念。又在電腦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木馬。這個東西,是一種病毒。它能夠傷害人的心靈。希望永遠(yuǎn)也不愿意再看到它。
相比電腦中的木馬,我當(dāng)然懷念體育中的木馬,更喜歡我們小朋友玩的那種人體“木馬”。
由木馬又聯(lián)想到了“飛馬”。有一位名人,發(fā)明了一詞,“馬踏飛燕”。聽起來好聽,又很有創(chuàng)意。那幅畫,很動人,給馬安上了兩個翅膀,在空中翱翔,一只后腿,幾乎踏著一只飛燕。腳下祥云朵朵......但我不喜歡這個詞。太夸張不現(xiàn)實(shí)。馬是跑的快,再快,也跑不過飛燕!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歡馬,可馬就是馬,它永遠(yuǎn)都是老虎獅子口中的菜。馬跑的再快再好,說出大天來,它也是不能飛上天的!
我不容別人,在抬高馬兒形象的同時,貶低小燕子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
字?jǐn)?shù):1270
2015年6月4日
(編輯:作家網(wǎng))上一篇: 歡騰的唐島灣
下一篇: 發(fā)現(xiàn)心底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