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杜甫草堂與陸游祠

來源:作者:武斌時間:2015-09-08熱度:0

杜甫草堂是紀(jì)念唐代詩人杜甫的,全國有幾處,但還是以成都的最為著名。但大家可注意到這一點,在成都的杜甫草堂這個古典園林中,除了杜甫本人的塑像和神位,西側(cè)還配有陸游的塑像和神龕,東側(cè)配有黃庭堅的雕塑與神位。

這是為什么?

原來1812年杜甫草堂經(jīng)過維修,煥然一新。成都的地方官員都穿戴一新,遷來驗收和查看。有一個叫楊芳燦地方官員在看到杜甫的雕塑孤零零站在那里,雖然不失憂國憂民大詩人的派頭,應(yīng)該有人相伴在他左右。大家都贊成他的說法,于是就提出了幾個人,但楊芳燦本人認(rèn)為并不合適,他提出陸游倒是不錯的人選。因為陸游一生最佩服杜甫了,且也在蜀地生活了10年,況且兩人都是絕世的大詩人。但對于另外一個人,始終拿不定主意。這一拖,就把這是放下了。時間過去了73年,到了光緒十年,也就是公元1884年,一代名臣丁寶楨到成都出任四川總督。丁寶楨就是那個花生米炒雞丁并發(fā)明了那道四川名菜“宮保雞丁”的總督。他來到成都當(dāng)然要去杜甫草堂瞻仰前賢,他站在杜甫像和陸游像前看了很久,總覺得不是滋味。因為的塑像并不是作為杜甫的附祠擺在次要地位,況且陸游也不是杜甫的門生,像是孔子跟他的學(xué)生似的。想了很久,他決定為了不破壞原來的格局,又達到一種平衡的效果,要讓陸游有一個伴兒。于是想起了在四川講學(xué)的大詩人黃庭堅。想當(dāng)年,黃庭堅來到四川,蜀中的文人學(xué)子皆齊聚在他門下,聆聽他的教誨。而且,黃庭堅自稱他的詩歌是從杜甫那里取法而來,如果三人構(gòu)成鼎足之勢,大家不甘寂寞,還可以與日月爭輝。

于是,出現(xiàn)了杜甫居中,陸游居西,黃庭堅居?xùn)|的一種格局,大家越看越覺得這樣安排的很合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三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文豪站在一起,確實為草堂增光添彩。

杜甫在我的一些文章中已經(jīng)作了很詳細的介紹,杜甫草堂也為大家所熟知,所以這里還是主要再介紹下黃庭堅和陸游以及他們在蜀地的生活和他們都對蜀地文化的影響。

黃庭堅,公元1045年至1105年人,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族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黃庭堅因此被貶為涪陵別駕、黔州安置,攻擊他的人還認(rèn)為他去的是好地方,誣他枉法。后因避親屬之嫌,于是移至戎州。黃庭堅對此像沒事一樣,毫不以貶謫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親近。他講學(xué)不倦,凡經(jīng)他指點的文章都有可觀之處。尤其在四川的宜賓和樂山留下許多關(guān)于黃庭堅的許多遺跡,在宜賓城(古稱戎州)和蜀南竹海甚至丹棱縣你可以聽到他許多美好傳說。

在四川宜賓,卻有一座山與水參與的天然賭場,它便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建的流杯池。那是北宋元符元年的一天,長江與岷江交匯處的的戎州(今宜賓)南門外,一葉扁舟徐徐收帆。岸邊灘頭,一群巴蜀名流儒士峨冠博帶,虔誠地迎接著一位在中國詩壇上光華四射的人物到來,他就是因修《神宗實錄》而被章惇等人所誣陷,貶為涪州別駕的黃庭堅。 這黃庭堅果然深孚眾望,不但帶來了滿腹華章,也帶來了京都的風(fēng)流倜儻。他仿照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的意境,發(fā)明了一種賭酒的新花樣。于是便有了那聞名于世的流杯池。

流杯池位于宜賓市區(qū)岷江北岸天柱山腳下,那真是一處奇妙之地。那里地勢平緩,卻如天外來客般堆壘著一大片幾層樓高的危巖異石。其中一塊巨石被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斬為兩截,形成一道長約50米、寬約7米的微型峽谷,峽谷里清溪潺潺,石壁上草木蓊郁。就在這里,黃庭堅令人開鑿了一段長約5米、寬約0.5米,呈蛇行狀的水渠,在水渠兩邊的各4個拐彎處,各置四張石凳。賭博開始,8個人分別在石凳上坐定,由童子在渠口放一杯酒,溪水載著酒杯在渠道里蜿蜒而行,因漩渦或水流不定,酒杯泊在何人的港灣前徘徊不前,按規(guī)則此人便將這杯酒一飲而盡,隨即當(dāng)場賦詩一首。此種玩法其一是公平,水流、漩渦非人能操縱,輸贏機會均等;其二是水流中那錢幣大小的若干漩渦將酒杯吸住后前后往復(fù),撩得人緊張兮兮的,頗有樂趣。當(dāng)然,還由于這資格的礦泉水能托起滿斟的酒杯。山與水參與了賭博,氣勢就大了,詩情也就勃發(fā)了。在池旁的石壁上,有黃庭堅手書的“南極老人無量壽佛”真跡,以及宋、元、明、清歷代名人的詩詞、書法石刻近百幅。明代的四川新都狀元楊升庵題寫的“勝概”二字,款識可辨。流杯池公園內(nèi)還有一直徑約4米多的明代巨石硯,人稱“筆點舟池”。此外,公園內(nèi)還有涪翁樓、吊黃樓、點將臺、荔紅亭等古跡和景點。其中涪翁樓是當(dāng)年黃庭堅讀書會友、揮毫潑墨之地,他在此留下了《苦筍賦》、《荔枝綠頌》等華章。此樓是后人以黃庭堅別號“涪翁”而命名之。

父親黃庶(1018—1058)寫詩專學(xué)杜甫。黃庭堅的兩位岳父(黃庭堅原配孫氏早逝,曾續(xù)娶謝氏)孫覺(字莘老)、謝景初(字師厚)都是學(xué)習(xí)杜甫的詩人,黃庭堅的詩才曾經(jīng)得到他們的啟迪。紹圣二年(1095年),新派章悙、蔡京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貶黃庭堅為涪州(今四川涪陵)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縣)安置。后來又移到戎州(今四川宜賓)。黃庭堅于紹圣五年(1098年)8月,常住四川樂山城叮咚街的叮咚井附近,坐陣指揮北宋大雅堂在丹棱修建?!跋鄠鼽S山谷謫居戎州時,有段時間寄寓嘉州(今四川樂山市),曾在丁東院汲水煮茗,吟詩作賦。他還把這個洞改名為方響洞?!敝袊烧Z“不登大雅之堂”的典故就出自四川丹棱縣大雅堂。

這就是黃庭堅留給蜀地人精神文化遺產(chǎn),值得我們憑吊。蜀地并沒有黃庭堅的祠堂,祠堂修在他的家鄉(xiāng),也許他的老師在四川眉山的緣故吧!

蜀地除了杜甫草堂有關(guān)于陸游的塑像,在他的家鄉(xiāng)紹興和崇州均有他的祠堂,這里主要說明陸游對蜀地文化的影響,就主要介紹崇州的祠堂。崇州因宋仁宗、宋徽宗的女兒先后被封為崇慶公主,因而改名崇慶府,沿用至今。還罨畫池旅游,附近就是陸游祠,是蜀地紀(jì)念陸游的場地。

陸游,公元1125年至1210年南宋詞人。漢族,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shù)十種存世。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xué)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fēng)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shù)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lǐng)袖,而且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

陸游祠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崇陽鎮(zhèn)大東街南罨畫池內(nèi),始建于明初(1368年),毗鄰罨畫池,為紀(jì)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占地面積約4畝,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xiāng)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jì)念陸游的專祠。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游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fā)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據(jù)介紹,陸游祠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原名“趙陸公祠”,同祀北宋廉吏江源縣令趙抃。明末戰(zhàn)亂祠毀,于清代重修。民國13年(1924年)因祠破敗不堪,遂移到尊經(jīng)閣側(cè),改稱“二賢祠”,后亦廢。1950年趙公祠故址被占用,1982年四川省文化局批準(zhǔn)在原址修復(fù)此祠,易名為陸游祠。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筑,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shè)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

 歷史上的陸游祠大門開在放翁堂后院的小東街處,重建后的陸游祠大門開在尊經(jīng)閣后。陸游祠匾額由中國著名畫家吳作人題寫,字體古樸典雅,不愧一代書畫大師。陸游祠門前有兩棵3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它見證了陸游祠清初以來的歷史。 進入陸游祠大門,有一座仿古石拱小橋,名琴鶴橋。其典故是北宋名臣江源縣令趙抃入蜀任職時只帶一琴一鶴,表示其清廉的作風(fēng)。 經(jīng)過琴鶴橋和一條長約50米的夾壁甬道,便來到陸游祠的“梅馨千代”過廳。匾額為四川著名書法家李半黎題寫。陸游喜愛梅花,他曾寫過“當(dāng)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的詩句。梅花是四君子之一,我國自古有寒梅傲雪,象征壯士錚錚鐵骨的精神?!懊奋扒Т钡囊馑际琴潛P喜愛梅花的陸游其愛國精神永世長存。

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后辟有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堂內(nèi)主要陳列了陸游歌詠杜甫和諸葛亮的詩畫,以及宋代文房四寶。

香如故堂的右側(cè)是千古風(fēng)流。歷來風(fēng)流都有很多種解釋,褒貶不一;毛澤東的“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氣萬千。壯志凌云渴望橫空萬里的陸游,他的風(fēng)流卻是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千古風(fēng)流主要講述了陸游與唐琬纏綿悱惻蕩氣回腸的感人愛情,陳列了陸游與唐琬在沈園相會時,情感暗流,互相唱和的《釵頭鳳》,還有展示南宋文化的玉石以及銅鏡等。“詩韻”陳列室:這里陳列著有關(guān)南宋時期抗金的史冊、宋金戰(zhàn)爭形勢圖、陸游身世、陸氏宗譜、陸游的著作,以及陸游的手書拓片等等。墻上懸掛著不少名家創(chuàng)作的陸游詩意畫和以陸游詩為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都是非常珍貴的墨寶。

大家熟知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他的表妹和心愛的人唐婉的和作: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fēng)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jié)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賓,十分相愛,但是陸游的母親很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在封建舊禮教的壓迫下,他倆終于被迫離婚。后來表妹唐碗改嫁給了趙士程,陸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陸游到沈園去游玩,偶然遇見了唐琬,兩個人都非常難過。陸游感傷地在墻上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琬和之,但是她受不了這種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1199年,陸游已經(jīng)七十五歲,又來到沈園,想起舊事,又寫了兩首詩?!渡驁@二首》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逼涠骸皦魯嘞阆氖?,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碑?dāng)然,現(xiàn)在有些傳說陸游的《釵頭鳳》并不是寫給唐婉的,而是為崇州的小妾楊氏所寫。當(dāng)讓歷史已經(jīng)隨風(fēng)而去了,我們并不知道其中的真相,但我們崇拜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還有一說,陸游的他與第二任夫人王氏的籍貫是蜀郡晉安,晉安很可能就是崇州。陸游是崇州的女婿,也就是成都的女婿!

放翁堂,是陸游祠的正殿。陸游任錦城參議時,因常與范成大等飲酒酬唱,被譏為“恃酒頹放”,索性自號“放翁”,并有詩云:“門前剝啄誰相覓,賀我今年號放翁”。放翁堂里有陸游雕塑,并陳列了陸游在四川的代表詩作的手跡及宋三彩等文物。放翁堂的右側(cè)是陸游祠的后院風(fēng)月軒。陸游六十四再度罷官回鄉(xiāng),有詩題記說:予十年間兩坐斥,罪雖擢發(fā)難數(shù),而詩為首,謂之“嘲詠風(fēng)月”。既還山,遂以“風(fēng)月”名小軒。這里以陸游的故居為名,主要是為了展示陸游的日常生活,陳列了宋代的瓷器,林盤,碗,碟等文物。陸游終年85歲,與同代詩人相比,可謂是高壽,這與陸游的開放豁達的胸襟有關(guān),也與陸游的生活情趣有關(guān)。風(fēng)月軒前陳列有陸游《游近村》詩的手跡碑。字體蒼勁流暢,是一不可多得的古代名人行草書法作品。詩的內(nèi)容是:“度塹穿林腳愈輕,憑高望遠眼猶明。霜凋老樹寒無色,風(fēng)掠枯荷颯有聲。泥淺不侵雙草屨,身閑常對一棋枰。茆檐蔬飯歸來晚,已發(fā)城頭長短更?!?nbsp;在風(fēng)月軒門前墻角處,擺放有一塊奇石。相傳清末年間,有一天降大雨,電閃雷鳴,在永安場的橋頭突降一塊大石,住在橋旁的兩兄弟激烈爭搶,死不相讓,州官判說:“這乃天降之石”,不屬于任何一個人,應(yīng)歸大家所有,于是將此石放在了衙門口,現(xiàn)在被擺放在這里。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yīng)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圣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里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fēng)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后來的《卜算子·詠梅》獲取了創(chuàng)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F(xiàn)寨內(nèi)有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jié),呈現(xiàn)“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陸游的《夏日湖上》詩句:“江湖四十余年夢,豈信人間有蜀州”。陸游走南闖北四十多年,親臨不少名山勝跡,而在兩任蜀州通判期間,深為蜀州的美景驚訝感嘆,陸游留下的詩歌里吟詠蜀州的詩作達100多篇。

這是三位在蜀地生活過的偉大詩人,從唐到兩宋。他們對這片土地產(chǎn)生了深深的眷戀,卻又不得不離開。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nèi)侵鞠虻貌坏饺嬲宫F(xiàn)。黃庭堅和陸游都喜歡杜甫的詩,是杜甫的“粉絲”。在這里把他們放在一起介紹,不言而喻有著一定的意義。蜀地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們,他們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蜀地文化和生活。

三個異鄉(xiāng)詩人,對蜀地文化影響至深,可以說蜀地人文鼎盛,與他們的到來不是沒有關(guān)系。人們紀(jì)念他們,懷念他們,并建祠立廟,把所有的思念都化為對他們的頂禮膜拜!

                                                      2015年6月13日過崇州、宜賓而作

                                                      2015年9月7日修改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