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五月飄雪時
【天風(fēng)】
五月,原本是鮮花盛開的時日,也是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
說五月下雪,不僅秦嶺、橫斷山脈以南、長江兩岸的人搖頭,就連黃河流域和長城以北的人也會給以冷笑,他們都不會承認萬物萌發(fā)勃勃生機、百鳥呼朋引伴的五月能有雪花飄動、飛舞?!
說六月雪,那是因為元代著名戲曲家關(guān)漢卿的雜劇代表作《竇娥冤》里出現(xiàn)的場景。竇娥在臨被處斬時發(fā)下“血染白綾、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就在她血灑刑場時,天空飄下鵝毛大雪。
這六月雪,是劇中場景,是說竇娥冤枉、天降災(zāi)難、懲治惡人!
而五月雪,卻是我親身經(jīng)歷,也是前不久發(fā)生在大興安嶺山區(qū)真實的自然景觀。
原本頭一天還是風(fēng)和日麗、綠樹搖曳、小草蹁躚、杜鵑火紅的色彩燒遍山山嶺嶺的景象,而第二天清晨醒來,天空陰沉得像口反扣著的鍋底,太陽也小心翼翼地藏身遠天,不到中午,天空陰沉的心態(tài)愈加無可勸慰,漸漸飄起了冰冷的小雨,隨著小雨由疏變密,陰冷潮濕的空氣里也夾雜著零星的雪花。這雨夾雪的天氣,在這片北方以北的地界是司空見慣的,原本并不覺得有多么稀奇。然而,誰成想,雨夾雪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雪夾雨,繼而又成了濃密的雪。而且初始的小雪,片刻功夫宛如進入寒冷冬季,漫天遍野飄起了鵝毛大雪。這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厚,開始落在路上就變成了雨水,一條條小溪般向街道兩邊流淌;落在路旁草樹上的雪,也沒有什么特別,而是化為顆顆露珠,滾落在根下,滋潤了泥土。
吃過午飯,我們一行人驅(qū)車趕路,雨刷器在車窗上左跑右顛地忙的不亦樂乎,即便這樣,司機師傅還要不停地拿出抹布擦拭車窗內(nèi)的哈氣,他看實在擦不過來就打開暖風(fēng),這才使能夠看得清前面的道路,也能使我一覽無余地看清路兩旁的景色在雪中舞蹈的場景。
由于雪下的大,車速起不來,所以我們能夠透過車窗,清晰地看到路兩邊山坡上的雪景。在五月看雪景,和冬季的雪景大不相同,冬季看到的是漫山遍野“銀裝素裹”,溝壑山谷白茫茫一片,而現(xiàn)在,雪的白,只是襯景,是國畫中的飛白!
那嫩綠的、翠綠的、碧綠的樹葉和野草,晴天的時候,沒感覺到多么新穎,在雪的映襯下,顯得那么青蔥、那么通透、那么鮮美;而一簇簇粉紅的、鮮紅的、紫紅的杜鵑,在披掛上白雪的綢緞,不止能用妖嬈、嬌媚、鮮活這些詞來妝點她們的俏麗,微風(fēng)一吹,凌空起舞,就像九天下凡的仙女,在路旁歡送遠來的客人,更像用特有的性格述說,述說大興安嶺奇異的景色和人杰地靈的絕美氣息。
五月的雪,是在做最后的演出,這場演出,柔美中不乏凄涼、嬌艷里不少嫵媚、裊娜間不缺姿彩,她們耗費的不僅是心血,也有懷春少女綿綿的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