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熱水澡
散文/聶孝明
早年,出野外,在人煙罕至深山老林子里工作的地質隊員們,工作之余,要想痛痛快快地洗個熱水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深山里工作不像在城里,什么淋浴、盆浴、桑拿浴、大池子、泡溫泉,樣樣都有想啥來啥。在大山里做地質普查或者鉆探工作,條件艱苦,工作是第一位,誰能給職工蓋個浴池?
那個年代出野外,一個分隊只有一個大茶壺。
挨著小河的可以去小河,沒有小河的工作區(qū),怎么辦?早春和深秋,就是有小河,那扎骨頭的涼水,誰也受不了!要想洗澡只有依靠大茶壺,在大茶壺嘴里接一盆熱水,端到寢室找個地方,擦擦身子。
白天工作跑一天山,下班了,打一盆熱水,噼里啪啦洗一陣,先洗頭洗臉,再擦洗身子,從上到下一盆水可有利用價值了!有的老工人出野外工作幾十年,都是這么過來的。這些看是小事,不出野外的人,只能夠聽說,卻未必能夠體會他們的苦衷。
2003年,我到遜克縣東安金礦做地質普查工作,洗澡問題解決了!出野外的工人們居然洗上了熱水澡。
夏天,日頭落山晚,收工了,能洗個熱水澡,多舒坦啊。晚飯后,再走出寢室,沐浴太陽的余暉,散散步是真夠愜意的?。?/p>
說起我們礦區(qū)的工人們,能洗上熱水澡,當然要感謝隊里的領導。他們?yōu)槌鲆巴獾墓と藗冎?,能在工人們駐地寢室前,搭建一所簡易的棚子,房蓋上邊,放上四個大水袋子,儲存太陽能,一頭午,它吸足了陽光,晚上收工正好洗淋浴,這就是出野外人發(fā)明的“太陽能淋浴”。
棚子內鋪上地板,周圍圍上五彩布,塔布就更好了。上面可以露天,四周可是越嚴實越好。不光是怕別人看,更重要的是遮風擋雨。下雨天,照樣洗澡。
晚上,把四個大水袋灌滿了,白天曬一小天兒,太陽把大水袋里的水,曬的熱熱乎乎的,每個水袋都垂掛兩個噴頭,一次能洗好幾個人。在里洗澡的人,都不同地發(fā)出感慨,“從前出野外,誰能洗過淋浴??!”
干一天活,能痛痛快快地洗個熱水澡,放松心情為身體減壓,確實不錯。
以前,總是用盆打水擦洗,現(xiàn)在,用上了淋浴噴頭,當熱水澆到頭上臉上身上,澆遍全身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暖暖的!像吃了開心果。都說:“我們真是趕上了好時候!”
一個企業(yè)或事業(yè)單位,能關心野外工人的生存環(huán)境,注意工人們的身心健康,工人們才能腳踏實地,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地干好本職工作。
2015年4月28日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