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覺
回家的路走了無數(shù)次,有的時候不知道是種什么樣的感覺。是沒有榮歸故里的無奈?還是回家的興奮?或是回家路走多了的麻木?
古人云“心之所在即為家”,我的心不知道在那里,或許沒有歸宿的心是沒有家的,似乎這種說法又有點牽強,回了家還是會感覺到舒適與踏實,看著家鄉(xiāng)的土地,看著被微風吹拂的一浪一浪的田野,感覺我是這里的王者。“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陶令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人生的豪邁不過如此。或許有點封建,有點眼光的狹隘,任人笑罵評說。
家的溫暖很大意義上在于親人,你在外面打拼的傷痕累累,回家總有母親安慰你,天下人都背叛了你,還有自己的母親,你是她身上掉下來的骨肉,母子或許是這個世界最親最近的人,不管打也好,罵也罷,終歸是為你好。一次一次給你錢的是母親;一次一次忍受你叛逆的是母親;一次一次給你補上破衣服的還是母親;一次一次擔憂你遠行的亦是母親。父母不曾欠你什么,一生中只有為你付出,我不敢說我是個孝子,至少和我的兄弟比起來,我不是。我不知道我的父母在多少年后才能享受屬于自己的一份安逸;不知道我的父母什么時候可以不再為我操勞;不知道我什么時候可以讓自己的父母在人前風風光光。
大丈夫出將入相,在我心目中不是古人應該做的,作為一個男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東方的男人,不可逃避,也是無法逃避的使命,生而為人,生而為男人,這就是你的宿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得志的時候不要只記得自己一個人的恣意狂楊,天下,讀書人的胸懷,儒家人的胸懷!
人或許只有在功成名就之后才能看見人生的真諦?在萬紫千紅之后看見的才是春?人或許只有在有家之后才能稱的上是美滿?這些好像都是很多答案的命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想了,糊涂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