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反思了嗎
高考分數(shù)下來之后,電視臺采訪了市高考狀元和她的父母。父母是教師,他們說,很少問孩子的事,放手,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而該生高考結(jié)束后,就到超市里打工去了,一是接觸社會,鍛煉自己,二是掙點錢,減少一點父母的經(jīng)濟壓力。其實父母也不缺那點錢,只是孩子的一點孝心而已。
分數(shù)下來后,妻打電話詢問原同事的孩子今年考得怎么樣。電話沒打通,第二天去單位,同事也曾詢問,沒打通電話,就打她老公的手機,誰知生氣還在床上睡著呢,可想而知孩子一定沒考好。去年沒考好,復(fù)讀了一年,還是沒掛本,真真辜負了父母的一片心意。其實父母也都是教師,為給孩子一個好環(huán)境,在校外租了房,每到周五晚上,夫婦騎上摩托車從邊遠鄉(xiāng)鎮(zhèn)來到縣城,陪一陪孩子,并為孩子改善改善生活。
孩子是獨生子,從小父親就很嬌慣,穿衣穿鞋要名牌,母親不買父親買。父母來到出租房,晚自習結(jié)束,冬天那么冷,父親也要從溫暖的被窩里爬出來,噔噔噔,下到五樓,跑到小攤上給兒子買回熱熱的油餅,父親的愛意都蘊含在油餅中。他人說,孩子大了,就不能把錢給孩子讓他自己買嗎?父親愿意,樂此不疲,他總認為那就是對孩子的愛,其實不知道那是慣孩子,孩子高中都上完了,連自己的襪子都不知道洗。母親說,怎么讓男孩子洗衣裳。孩子說,我是將來干大事的,小事怎么能讓我干?豈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這樣孩子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沒有長大,學業(yè)一事無成,讓父母失望至極。
分數(shù)下來之后,該關(guān)心的人總是要詢問一下分數(shù)。打電話給一親戚,回說,一本差幾分??荚嚱Y(jié)束,分數(shù)估計的很高,看來一本是沒有問題的。姥爺給買了新手機,出去也游玩了一趟。母親說,沒事了,學學打麻將。母親發(fā)話了,沒事就陪著爺爺奶奶打麻將。分數(shù)一出來,母親總認為分數(shù)有誤,又去查分,也沒查出所以然來。孩子本來距離學校不遠,一條街,即使吃飯,也可以回家自己解決的??墒?,姥姥又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放學后可以吃現(xiàn)成的飯。獨生子女就是嬌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外出吃飯,父母還要從學校接了一起去,生怕走丟了似的。飯桌上還要給孩子夾菜,唯恐孩子吃不好不會夾菜似的,把孩子看成總也長不大的小小孩。這樣的孩子學習能刻苦嗎?依照平時的學習態(tài)度,分數(shù)沒下來之前,妻說,能壓著一本線就不錯了。果然,言中了。
每一位父母都愛孩子,可是,愛與愛不同。真正的愛要對孩子放手,這樣孩子才能真正長大,就像小時候經(jīng)過摔跤才學會走路一樣。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即使僥幸考上了理想的學校,踏入社會,又怎能適應(yīng)呢?愛孩子的父母們,你們反思了嗎?
2015年7月1日星期三
(編輯:作家網(wǎng))上一篇: 千年古鎮(zhèn)元通
下一篇: 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