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故鄉(xiāng)行

來源:作者:李文莉時間:2016-09-14熱度:0

故鄉(xiāng)行

其實,故鄉(xiāng)從未走遠,故鄉(xiāng)就在我的心底,根深蒂固地長著;其實,故鄉(xiāng)也并不遙遠,只需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就能真真切切地撲進其懷里,做一番久別重逢的傾訴。

今天,羊年正月初四,跟隨家人,踏上了回鄉(xiāng)的旅程。

要回家了,就要踏上那片闊別了整整三十七年的出生地,爬上我文字里時時提及的那片童年的小山坡,還要見到兒時住過的紅磚灰瓦,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平房,心里不禁一陣狂喜。

要回家了,昨晚興奮地難以入睡,今晨一大早就起來了,天,卻是濕的,下著小雨。眼巴巴地望著窗外,但見東方微微作亮,心想,雨會停的。果不其然,待我們九點半出發(fā)之時,雨,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真的上路了,我們真的走在了回鄉(xiāng)的路上。一直以來,我竟然不知道,其實一出綿陽,就到了我的出生地、我的故鄉(xiāng)羅江,故鄉(xiāng)離我真的很近,就近在咫尺,近若鄰居。我也是這次才得知,其實羅江很早以前是歸屬綿陽的,之后才劃分了出去,從這個理論上說,其實我只離開了故鄉(xiāng)僅四年時間。母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回去過,那是因為出差之故;小妹一家前幾年回去過,只是就在縣城里逛逛,沒走進我們兒時住的地方;我和父親是一次也沒回過。

羅江,我們回來了。首先迎接我們的是車窗外一望無際的金燦燦的油菜花,一陣風過,一層層黃,波浪似地涌動著,煞是壯觀。愈近故土心愈切,此時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那首家喻戶曉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真是我此行最為貼切的真實寫照啊。

很清楚地記得,三十七年前的那個七月的凌晨,父親帶著我頂著滿天的星子,坐上搬家的大卡車,離開了這片生養(yǎng)我的土地,去向另外的一個小縣城。那年我十二歲,那時的羅江,也僅是一個由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組成的小鎮(zhèn),鎮(zhèn)上人不多,幾乎也看不見樓房。

不知何年,故鄉(xiāng)升級了,由鎮(zhèn)改為了縣,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故鄉(xiāng)緊隨著時代的步伐,走到了今日。變了、全變了,窄窄的、連接著四個城門的街道沒了,印象里,那些矮小的商鋪全部都被超市所代替,街面上,各式各樣的餐館一個挨著一個,我們置身其中,就如同是陌生的過客。

我們要尋找兒時記憶里的那座石橋,我們要尋找兒時住的地方“東山”,我和小妹要尋覓童年點點滴滴的美好記憶。

我們記得,過了石橋,便是“東山”,那里原來是兩百多梯的石階,石橋和石階,是我們上下學的必經(jīng)之路。如今的石階,好像已修成了一個小公園,我們想尋找原先的一條通往小山坡的汽車路,可怎么也找不到,電話問及早在四年前來此尋根、同時又是兒時與我們僅一墻之隔的友友后,東繞西拐地,這才找到了回家的路。

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僅三層的辦公樓,我記得這樓,是當年我們單位唯一的樓房,我還記得這里是個球場,兩個閑置的籃球架足以證明我的記憶。我記得球場上跳皮筋、跳房、踢毽子,辦公樓前看電視,那些快樂的時光,如今,隨著單位的搬遷,已經(jīng)人去樓空了,四處都是蕭條、蒼老的景色。

推著助行器,再往前走,想尋找我兒時住過的那個家。我的右手邊,是我們離開后,不知什么時候修的單元樓房,看樣子也有些年頭了,問及在院里閑聊的幾個人,方才知悉,這里居住的都是不愿意搬遷的退休職工和一部分留守人員。我的左手邊,是一堆破爛不堪、面目全非的小平房,我的家大概就在這里吧。

據(jù)友友說,家還是原先的樣子,很好找,而且里面還有住戶,那都是四年前的記憶了。如今,望著這一堆已毫無生氣的破舊小平房,我的家,又在哪呢?父親在尋找,小妹在尋找,我和老媽也在尋找。

路面凸凹不平,有些地方還生有青苔,助行器實在難推,我們就在這不大的范圍內(nèi),找尋小妹出生于此、留有我們姐妹倆全部童年印記的那個家。就那么幾排小平房,怎么看、怎么對比,都不是記憶里的模樣,父親放棄了,外甥女也跟著跑回車里玩手機了,我也推著助行器往回走,可我還是不死心,又叫上小妹和母親重新來一遍。

我記得,我們家門前有棵高大的樹,樹下,有一條小陰溝,我們就根據(jù)這個印象來順藤摸瓜。小妹指著一處說,那肯定是這里,只不過原先的廚房與住房是分開的,中間有個過道,現(xiàn)在是連著了,就令我們產(chǎn)生了錯覺。這時想起友友說的,我小時候還掉進小陰溝里,是她喊的我阿婆,才將我拉了起來,我今天特意地看了看小陰溝,盡管已塞滿了落葉和泥土,就寬度而言,我怎么會掉進去呢,完全沒有印象了。

不管那么多,拉著母親的手,在那棵高大的樹下留個影,樹,依舊那么地挺立,而人已老了,房子也破舊不堪了。母親說,房子是63年蓋的,比我的年齡還大呢,能保留到今天,還讓我們尋著了根,就已經(jīng)相當?shù)夭诲e了。小妹還特意跑到家的后面,如今是正門的地方拍照留念,她就是在這個家里誕生的,而我是生在鎮(zhèn)里的小診所里。我想,不久的將來,我眼前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可至少今天,我童年的根還沒有完全從地球上消失。

心滿意足地尋到了家,我們就開車作別東山,我童年的搖籃,返回縣城。我們在一家臨江的鰱魚火鍋店落座,品嘗故鄉(xiāng)的味道,我們邊吃邊聊,話里話外,都是我和小妹兒時的趣事,哪怕是挨打的情景,也是那樣的親切、幸福,引得小外甥女和妹夫都津津有味地聽著。當我們說到,我和小妹在小山坡上,父母天天給我們打牛奶喝,我們還說到爆米花的大哥,挑貨郎賣餅干的老大爺,以及時不時的,父親從上海探親回來,給我們帶回的大白兔奶糖和泡泡糖時,就連在蜜罐里長大的外甥女都說:你們好幸福啊。

飯畢,我又推著助行器,在當年上下學的必經(jīng)羅江石橋上走了一遍,細細地體味著這久違了的故鄉(xiāng)的初春。石橋兩邊的柳已經(jīng)抽出了長絲,于輕風中舒展開來,江水綠了,不多的幾只游船,在寬闊的江面上飄來蕩去。

記憶里的羅江河,沒有那么寬,石橋也沒有那么寬,如今全變了,變得我不認識了。石橋想必是加寬了許多,而且被一分為二,一半供車輛行走,一半則是亭樓玉宇模樣的小商鋪,現(xiàn)取名為“太平廊橋”。一路走來,欣賞著廊橋上各式各樣故鄉(xiāng)的特產(chǎn),不免也買得幾袋回家。

望著寬寬的羅江河,以及那些沿河而蓋的茶樓、餐館,還有那四個極為搶眼的大風車,心里真是美極了。故鄉(xiāng)人還真是會尋找商機,此河、此橋,無疑是故鄉(xiāng)的一道最美的風景線。趕緊地叫上外甥女,在石橋上,以東山為背景,為我們拍下了永恒的留念。

此時,還真有些情不自禁了,竟也學著古人,用才學不多時日的近體詩,隨意地涂鴉了一首七律:

綠柳抽絲我踏春,尋根故里夢成真。

童年記憶恍如昨,小鎮(zhèn)容顏已換新。

江水情懷癡向遠,石橋景色好怡人。

光陰逝去添華發(fā),鄉(xiāng)語聽來分外親。

再見了,羅江,再見了,我魂牽夢繞、心心念念的故鄉(xiāng),我做夢也沒想到,今生我還能與家人一起,再次踏上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盡管童年的小山坡給我留下些些遺憾,可故鄉(xiāng)的橋、故鄉(xiāng)的河,故鄉(xiāng)的味道,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永不磨滅。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