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非洲草原上的情懷

來源:作者:呂華青時間:2014-09-22熱度:0

非洲草原上的情懷

呂華青



    我是從內(nèi)羅畢乘坐空中巴士去馬賽馬拉大草原的。
    兩位黑人飛行員,一男一女,他們鉆進(jìn)駕駛艙,回頭遞給乘客一小盤糖果,并叮囑每人系好安全帶,飛機(jī)隨即滑行升空。這是一架小型的螺旋槳飛機(jī),除兩個飛行員以外,限定乘客僅為10人。
    世界各地來肯尼亞旅行的人,一般都會去馬賽馬拉大草原,那里是地球上狂野動物的集聚地,也是人們觀賞和親近野生動物的最佳場所。內(nèi)羅畢距離馬賽馬拉約有300公里,開車前往需要6個多小時,且路途顛簸難行。乘坐空中巴士,不僅舒適,時間也大大節(jié)省,空中飛行1個小時就可到達(dá)馬賽馬拉。
    飛機(jī)飛得很低,仿佛是一只大鳥在草原上翱翔,身下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非洲的大草原是濃烈的,這里處處顯現(xiàn)著生命的跡象。無垠的原野鋪滿綠色,從上往下看,深一片,淺一片,偶爾見到一條小河,像一條絲帶飄蕩著……。 
    大約飛行了半個小時,飛機(jī)開始慢慢降落。從機(jī)頭的窗戶向前看,空曠的草原上荒無人煙,只有一間簡易的小屋,孤零零地坐落在那里。飛機(jī)在一塊較為平整的草地上滑行了一會兒,穩(wěn)穩(wěn)地停在小屋的前面。這是個叫不出名字的地點(diǎn),兩個中年男人,像似歐洲游客,他們各背著一個大大的雙肩包鉆進(jìn)機(jī)艙,飛機(jī)在草地上再次滑行,飛往馬賽馬拉。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非洲,但是,對眼前的一切并不感到陌生。多年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動物世界》,讓我對眼前的這片土地多少有過一些了解。
    馬賽馬拉大草原,是肯尼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占地約1800平方公里,與坦桑尼亞境內(nèi)的賽倫蓋提國家公園隔河相望,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hù)區(qū),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難以計數(shù)的角馬、斑馬、瞪羚、獵豹、獅子、野豬、野牛、犀牛、大象、長頸鹿以及狒狒和獵狗等各種野生動物,常年在這片草原上繁衍生息,日夜在這里徘徊不止……。
    飛機(jī)降落在馬賽馬拉一片空曠的草地上。不遠(yuǎn)處,矗立著兩塊半人高的木牌,上面寫著進(jìn)入草原的注意事項,旁邊,三輛草原吉普車在等待著我們。
    為我們開車的是一位黑人司機(jī),中等個子,一雙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他性格開朗,非常熱情,見到客人總是主動微笑著招呼:“姜眸!”(音譯,你好的意思),笑起來,滿口潔白的牙齒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馬拉河度假酒店,坐落在馬拉河的一個支流邊上。酒店建筑沿著河道的形狀鋪開,進(jìn)門左邊區(qū)塊,幾排橫豎條狀的平房,坐落在綠樹芳草的懷抱里,那是酒店的客房。對著大門,是木料框架、蓋著稻草的大堂和圓形酒吧,往右是餐廳。餐廳很特別,一根根圓木支撐的草屋下,靠河擺放著一張張粗糙的木制長桌,從無遮無擋的餐桌邊往外看,河馬在水里游走,鱷魚在岸上爬行,不時還能見到一群群頑皮的猴子,上串下跳……在馬賽馬拉草原上逗留的三天里,我們再也沒有見到其他任何酒店,印象中,馬拉河度假酒店就是這個動物王國唯一能住宿的地方了。
    吉普車在草原上行駛著,金頂合歡、平頂合歡以及燭臺大戟等非洲特有的樹木,時而從眼前掠過。草原上沒有路,幾道淺淺的車輪壓碎荒草的印跡,指引著人們前進(jìn)的方向。司機(jī)對大草原仿佛很熟悉,在一些岔道口毫不猶豫地前行著。
    我問身邊的黑人司機(jī):“這個草原,你來過多少回?”
    他答非所問,說:“29年”。
    我理解他的意思,他說的是自己今年29歲,一直生活在這里。向他求證他的話意,他微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
    “你叫什么名字?”我問。
    “阿布隆?!彼?。接著,他又有些得意地告訴我,他還有一個中國的名字,叫“雷鋒”。
    聽著他的話,吉普車上的6個中國游客都好生奇怪,我問他“為什么叫雷鋒呢?”
    他回答:“聽過很多人說,雷鋒心腸好,幾年前,我就開始叫雷鋒了?!?br>    相識不久,對阿布隆的為人我們并不了解,但是他對雷鋒的崇敬,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
    一群群角馬剛從車的左邊經(jīng)過,歡蹦亂跳的瞪羚又出現(xiàn)在車的右邊。兩只全身長滿花團(tuán)圖案的獵豹,靜靜地趴在一棵低矮的大樹下,不時還會撐起前腿,揚(yáng)起脖子,注視遠(yuǎn)方……我們紛紛從座位上站立起來,將頭伸出車頂專供游人觀景的天窗,全然不顧道路的顛簸,捧著相機(jī)不停地拍攝著。一大群斑馬排著隊,從容地踱著步子行走著。臨近的時候,阿布隆減慢了車速,直至停下車來,讓一頭頭斑馬從車前慢慢經(jīng)過。
    車上有人好奇地問司機(jī)阿布隆,斑馬的肉能不能吃?阿布隆聽了默不作聲。
    我知道,這沉默也是一種回答。當(dāng)?shù)夭菰系娜藗儛巯б吧鷦游?,他們不愿談及傷害動物的話題,也不愿任何動物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藍(lán)藍(lán)的天上飄著潔白的云朵。遼闊的草原上,野生動物一群群奔跑著,一片片團(tuán)聚著,一隊隊行進(jìn)著……馬賽馬拉,名符其實的野生動物的樂園。
    我們一邊觀賞著車外的動物,一邊與阿布隆聊天。我問他家有多少人,他告訴我,在肯尼亞娶妻生子法律沒有限制。他的爸爸先后娶過兩個老婆,第一個媽媽生了8個孩子,第二個媽媽生了16個孩子,他是第一個媽媽所生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由于種種原因,在當(dāng)?shù)兀⒉皇撬械暮⒆佣寄芙】甸L大的。
    我問阿布隆:“你成家了嗎?”
    他朝我莞兒一笑:“我已經(jīng)有三個孩子了?!?br>    “那,你還會再娶老婆嗎?”我笑著問他。
   “不會?!彼麍远ǖ鼗卮穑骸拔覑畚业钠拮?。”
    車內(nèi)有人大聲問:“你會再生幾個孩子嗎?”
    他目視著前方,回答說:“不要了?!背聊艘粫?,他補(bǔ)充道:“我大的孩子已經(jīng)8歲了,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接受好的教育,將來走出非洲!”
    阿布隆的話語鏗鏘有力,讓我們深受感動。他日日馳騁在草原上,一刻也沒有忘記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的向往。他告訴我們,他很愛自己的工作?,F(xiàn)在賺錢,除了維持家庭生活,還要負(fù)擔(dān)弟弟讀高中的費(fèi)用。他說,只要弟弟能通過考試,能到大學(xué)念書,他會一直負(fù)責(zé)弟弟讀書的費(fèi)用。為了多掙一些錢,他很想去歐洲打工……。
    放在車窗前的對講機(jī),嘈雜地響了起來,阿布隆拿起對講機(jī),簡短交談了幾句,轉(zhuǎn)頭告訴我們,不遠(yuǎn)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獅群。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當(dāng)?shù)氐娜藗兘?jīng)常通過對講機(jī)來報告彼此的位置,通過敏銳的視覺和觀測經(jīng)驗,追尋那些行蹤比較詭秘的動物。
    我們趕到獅子團(tuán)聚的樹叢邊,另一輛吉普車已經(jīng)停在那里。稀疏的小樹林后邊,5、6頭獅子擠在一起,相互摩肩擦踵,懶散地嬉戲著,另有幾頭幼小的獅崽,忽前忽后地奔跑著、跳躍著。小樹林外邊,有頭獅子正聚精會神地啃著一大塊不知什么動物的肋骨,另有4頭雌獅隨意歪倒在草地上,無視一切地睡著大覺,它們仰面朝天翻轉(zhuǎn)著身子,凸顯著草原之王的霸氣。
    阿布隆將車慢慢靠近獅群停下。這樣近距離接近兇猛的獅群,大家都很興奮。阿布隆轉(zhuǎn)過頭,用手示意車上游客放低說話的聲音,以免驚動了獅子。大家不再多說什么,一個個端起相機(jī),“咔嚓”、“咔嚓”不停地拍攝著獅子活動的各種場景。
    在馬賽馬拉,人們習(xí)慣將大象、獅子、犀牛、野牛和獵豹統(tǒng)稱為五大動物。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看到五大動物,據(jù)說需要運(yùn)氣。我們慶幸有阿布隆引導(dǎo),在草原的三天,看到了想要看的各種野生動物,當(dāng)然,還有馬拉河。
    馬拉河是馬賽馬拉草原的明珠。對馬賽馬拉的記憶,很多畫面出自“天國之渡”。在這里,每年都會上演世界上最令人贊嘆的自然奇觀。從6月到10月,連綿的降雨孕育出馬賽馬拉草原的新綠,芬芳的氣息,深深地吸引著南面賽倫蓋提草原上130多萬頭角馬。每年的這個時候,向北遷徙的隊伍如浪如潮,它們無懼河中潛伏著兇猛的尼羅鱷,前呼后擁,前赴后繼,一波又一波,接連不斷地躍入洶涌的馬拉河中,爭先恐后地越過坦肯邊境,進(jìn)入充滿誘惑的馬賽馬拉草原……每年,有許多角馬在這里葬身鱷魚腹中,馬拉河成為許多動物的生命線。
    由于雨季的延遲,動物大遷徙的季節(jié)還未到來,眼前的馬拉河顯得格外平靜,淺淺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幾頭河馬蹲在河中,象一組動物化石。兩條鱷魚,默默地伏在水邊,像是睡熟了。
    阿布隆把車開到一棵大樹下,這里相對安全。他在草地上鋪上毯子,安排我們用攜帶的午餐,每人一包干糧,一瓶礦泉水,還有牛奶和水果。他將游客用剩的食品集中在一起,裝在兩個紙盒內(nèi),然后,疊起毯子,又彎腰撿起地上的一個小熟料袋和幾張丟棄的餐巾紙,裝進(jìn)紙包,塞進(jìn)汽車的后備廂內(nèi)。
    回程途中,在馬賽馬拉原始部落附近,我看到路邊有三個黑人孩子,他們光著背、赤著腳,站在灼熱的太陽下,那大的孩子不足10歲,小的只有5、6歲的樣子。阿布隆減慢車速,招了招手,幾個孩子迅速朝著車邊飛跑過來。他們從阿布隆手中接過游客午餐剩下的食物,睜著渴望的大眼睛,面部毫無表情,不說一句話……。
    望著面前的孩子,我的耳邊又回響起阿布隆的話:希望孩子們能接受好的教育,將來走出非洲!對于世世代代生活在馬賽馬拉大草原上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怎樣的勇氣與期盼?。?nbsp;  
    談到走出非洲,使我想起了凱倫。到達(dá)肯尼亞的當(dāng)天下午,我曾專程前往內(nèi)羅畢的郊外,參觀凱倫.布里克森曾經(jīng)居住過的凱倫莊園以及凱倫故居博物館。在綠草紅花裝點(diǎn)的幾間廊道連接的平房里,我靜靜地探尋作家曾經(jīng)的生活經(jīng)歷,感受她寫作不朽名篇《走出非洲》的激蕩情懷。來自丹麥的凱倫,是將自己的生活與情感融入非洲咖啡園中的,她與原始的生態(tài)共生,向世人展現(xiàn)的是一種優(yōu)雅的生活態(tài)度。眼前的阿布隆,生長于非洲大地,他將自己的生命與希冀,全都托付給腳下的這片土地。他所追求的是,在草原上能飛得更高,在生活中要走得更遠(yuǎn)……。
    馬賽馬拉的黃昏,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一望無邊的草原上,各種動物悠閑地等待著又一個夜晚的來臨。遠(yuǎn)遠(yuǎn)地,一棵平頂合歡在金色夕陽的映襯下,孤傲地挺立在遼闊的大地上,盡顯著個性的風(fēng)采。蒼穹下,落日的余暉化作無數(shù)燦爛的光束,自由地?fù)]灑在晚霞綻放的大草原上,給人一種難以形容的美與唯恐它消失的深深眷戀。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紅薯片

下一篇:  生活在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