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今年已是八十三歲高齡。在兒時的記憶中,父親就是天。有了他,生活各方面就有了依靠,父親說的話,就是生活中的真理,在孩子們聽來,無論怎樣也都是正確的。和別人比起來,自己的父親是最偉大的父親。一家人如果為一件事爭吵不休時,父親的一句話就能定乾坤。在飯桌上的家常,在人群中的閑聊,在與別人的爭執(zhí),總感覺父親的分析、判斷甚至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無比的正確。
長大后,不知從何時開始對父親的一些看法、觀點等自己有了不同的認識。就某一個問題與父親之間開始有了爭執(zhí),覺得父親的一些看法有些陳舊與浮淺。而父親呢,也常常拿出長者的威嚴,強迫命令式的責令子女們?nèi)グ此挠^點看法行事。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常常由爭執(zhí)、沉默最后到屈從。但在父親的心目中也常常拿兒女們的這種屈從當做聽話,以此做為在鄰里之間煊耀的一種資本,而從中感受到一絲幸福和快樂。
再后來,父親慢慢變老,兒女們有事再也不去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也不會拿出當家長的那種威嚴來強壓孩子們。但父親對兒女的牽掛總想通過語言要表達出來,于是,話語上就出現(xiàn)了反復,兒女們開始對父親的舉動多了份嫌棄,嫌棄父親的嘮叨,嫌棄父親的顛三倒四。時間已久,有些事就不再和父親去溝通。更不情愿父親在外人面前參于自認為是是非非的一些事,怕因為父親的嘮叨而丟失子女的顏面。漸漸的,父親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按照父親自己的說法,思想越來越跟不上形勢了。于是,隨著時間的增長,父親的話語越來越少,越來越孤單自己。每次家中來客,除非至親或和他相仿歲數(shù)的人,他還能到飯桌旁邊陪一陪,聊上幾句話,其它情況下,一概不去參于。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躲在屋子的一角,收音機成為了父親最好的伙伴。
最近幾年,生活中喜歡碼文字的我,常常因過往歲月知識的淺簿而擱筆。于是就想起了年邁的父親,想從父親那里了解更多、更久遠的歷史。每次回家探望,不單單是關(guān)心父親的吃喝冷暖,而是靜下心來,聽父親講那遠去的故事。因而了解了抗戰(zhàn)時期年少的父親是如何在日本刺刀下的苦役;土改時期父親做為村子為數(shù)不多的文化人是如何參于到分田分地的運動之中;自然災害時期父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是怎樣的闖關(guān)東上山采石,怎樣的跑山西下煤窯采礦……
父親越講越有興趣,每每講到精彩處,那神情、那語調(diào),仿佛又進入到當年的情景里面。從父親的眼睛里,我讀到了父親回憶中的幸福、回憶中的滿足。就這樣,在以后的日子里,父親常常站在村頭,向著回家的路口張望,期盼著我的到來。迎進家門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件往事續(xù)上,把從前講述中有些遺落的情節(jié)通過一段時間的回憶再給我補上。
我感動著父親的每一次回憶,不曾想到我的喜歡文字能給父親帶來如此的快樂。我同時也自責著自己在過去的歲月里,為什么沒有靜下心去聽父親講那過去的故事。
其實現(xiàn)實中的人們往往就是這樣:小的時候,父親像一把傘,為子女們撐起一片天,我們在下面快樂的成長,愿意去聆聽父親描繪的多彩世界;走向社會后,我們已不再只靠父親的言語來探知外面的世界,世俗的繁雜應對、生活的重壓讓我們無暇顧及父親那陳年往事,總覺得離現(xiàn)實很是遙遠。對于父親的話語已不再是盲從,而是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漸漸的,父親老了,在外面精彩世界里常年游蕩的子女們更是沒有了耐心,去聽一位老人的絮叨。關(guān)心的也只是老人飲食起居上的飽暖、身體的康健與硬朗。但讓我們后人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父親內(nèi)心深處還有一座金礦,聆聽,是最好的開采方式。老人在回憶中享受生活,我們在故事里得到更多的人生啟迪。
上一篇: 家鄉(xiāng)的味道
下一篇: 與雨有關(guān)的美麗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