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鳥,在哪里飛翔
已經(jīng)很久沒看到一棵茂盛的莊稼了,這是一種怎樣揪心的滋味?
已經(jīng)是七月底了,就說苞米吧,本該是枝繁葉茂,本該是滿目青翠,本該是蓬蓬勃勃,可眼下,苞米就像遭受了嚴(yán)霜的摧殘一樣,焉焉的,灰蒙蒙的,仿佛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
那種瑰麗的景象原本該是這樣的:每當(dāng)夕陽西下,瑰麗的彩霞映紅了西邊天,大群大群的野雀,或蜻蜓、燕子,低低地飛過大片大片苞米地,迎著夕陽飛去、飛去,灑下一路瑰麗的、沾滿花粉的鳴聲。連天的苞米地,密不透風(fēng),蔓延無邊,氣勢恢宏,就連大海也盛不下它的浩蕩。
可如今,如同你養(yǎng)育的孩子,卻是那么弱不禁風(fēng);如同你心儀已久的人兒,卻牽手別人;如同艷麗的桃花,卻遭受了嚴(yán)霜……這該是一種怎樣的揪心!
揪心的滋味,是從哪里來呢,是從毒日頭火辣辣的炙烤中,還是從田野上那小小身子卷曲的苞米中,是從久已干涸的水灣中、河底中,還是從大地龜裂的縫隙中……
揪心,可不是個讓人喜歡的詞兒。百度詞條上是這樣解釋的:焦慮或者極度痛苦。什么樣的事情才會使人焦慮或者極度痛苦呢。除了親人的疾病或離去,就是生活中遭遇到不可預(yù)料的種種變故,情場或職場的失意,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兒呢。
想想吧,苦苦追求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卻跟別人踏上紅地毯另筑愛巢,能不挖心挖肺地揪心?自己喜歡的工作,一旦以莫須有的借口被他人頂替,能不揪心?燕子展開沾滿花粉的翅膀,苦苦尋覓,一天尋不到一點食物會因此餓壞巢中嗷嗷待哺的雛鳥,能不揪心……那么,當(dāng)大地因為缺少雨水的澆灌而失去顏色,當(dāng)眼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莊稼因為沒有雨水的滋潤而枯萎,對一個日日耕作于田疇的農(nóng)夫而言,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揪心呢。
記得小時候,常常跟著母親下地。看著母親在壟溝里低頭行走著,一顆顆閃著光亮的種子,從母親的指縫間悄然落進地里,就會覺得奇怪,一顆種子種進地里,等到秋天,就會像變魔術(shù)一樣,長出一個又大又粗的苞米棒子。雨呢,說下就下,母親的身上,似乎成天濕漉漉的,衣裳粘在身上,頭發(fā)粘在臉上,母親挽著褲子,赤著腳,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不用說,母親很有心計,還在苞米旁邊,垵上豆角,加上雨水好,豆角很快就爬滿苞米,結(jié)出的豆角,一根根垂掛下來,背景是藍天、白云,白白的是豆角,綠綠的是葉子,無疑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如今,母親年老了,再也不能到地里去走走看看。當(dāng)她從我們的耳朵里不時地聽到“天太旱了!”、“地干得厲害!”或者“莊稼干的不行!”的聲音時,只能重重地嘆口氣,失明已久的眼睛,再也看不到莊稼的瑰麗色彩,聞不到莊稼的芬芳?xì)庀?。但我敢肯定,在母親的記憶深處,一定會留有很多美麗的色彩:雨后的苞米葉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瑰麗的綠寶石,泛著亮光,野雀嘰嘰喳喳,那醉人的叫聲,此起彼伏,一直傳到苞米地的深處。一定還會記起,因為夏天雨水多,苞米上會長出一種叫烏酶的寶貝,沒有長開的烏酶鮮嫩著呢,外邊有一層白色的膜,母親每每采摘回家,無論涼拌或熱炒,都是一種難得的開心美味……
大地的色彩,無一不是因了雨水的澆灌,才得以富饒而美麗,大地的果實,才得以芳香。濃蔭下,情人的呼吸與歡笑;水灣邊,那充滿水草的氣息,映著藍天的色彩,才是大地上最美麗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