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勇于擔當
來源:作者:張強時間:2014-12-14熱度:0次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國首個舉行的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舉國上下公祭南京大屠殺及抗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同胞,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親赴南京現(xiàn)場參加公祭日活動。10時01分,全國拉響警報,各地路人、行人、公共場所停止工作,人們矗立1分鐘共同為死難同胞默哀。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以“盧溝橋事變”為借口悍然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中國城鄉(xiāng)戰(zhàn)火四起、硝煙迷漫,中國人民生靈涂炭、苦難深重,中國大地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入南京對我同胞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30萬生靈化為英魂血灑南京。
我們祭奠南京大屠殺死去的同胞和在抗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同胞,就是要讓國人勿忘國恥,銘記歷史責任,珍惜和平機會,激發(fā)愛國熱情,勇于國家擔當。同時也讓世界人民珍惜今日和平美好的生活,警惕法西斯、“納粹”、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的復活,讓警鐘長鳴。
歷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誡人們,忘卻歷史就是背叛。
綜觀當今世界局勢,不能不警惕,當前日本右翼勢力以安倍為首相的內(nèi)閣,其左右著日本的未來和局勢。安倍自上臺以來,頻頻“玩火”,先后侵占我釣魚島、參拜供奉著日本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 ,其行動挑動著中國人民的底線。
安倍其一言一行意欲為美化侵略歷史,要翻侵略歷史的案子。歷史乃鐵板釘釘,豈能翻案?
安倍還在國際上耍弄“兩面派”的伎倆,四處游說亞洲周邊各國及世界國家,欲圍堵中國,其行動不能不讓國人警惕,其動機不能不讓世人懷疑。
2014年2月,我國國家人大常委會一致通過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這就從法律形式作出了決定,是將民眾的愿望轉變?yōu)閲乙庵镜囊淮沃匾袆?。公祭日的設立,讓國人明白,中國人民被任意殺戮的歷史不會重演,中國人民被羞辱的歷史將永不復還。同時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捍衛(wèi)和平的堅強意志。
中華民族是個崇尚誠信仁義禮,重視道德的民族,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歷史帶給了世界無數(shù)個精彩。今日的中國正在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xiàn)民族強盛的“中國夢”而大步向前。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珍惜機遇,不好戰(zhàn),但是不懼戰(zhàn),為日本軍國主義謀皮招魂的安倍政府試圖蠢蠢欲動,中國人民在注視著動向,做好了準備。南京公祭日,這是中國人民愛好和平、捍衛(wèi)和平的信心與決心的具體表現(xiàn)。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勇于擔當!
讓世界和平的鐘聲永遠在天空響起,讓和平鴿隨著和平樂章的奏響,飛向世界各地四面八方......
2014年12月14日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