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風20140417
來源:作者:齊魯風時間:2014-07-20熱度:0次
刊頭題字 ——姜志(萊陽教師進修學校)
刊頭照——菏澤 曹州牡丹園 牡丹仙子 雕像 峻嶺/攝
1——編想編說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今年沒有機會看桃花,卻有幸看到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和姹紫嫣紅的牡丹花。
油菜花長在濟南市長清區(qū)雙泉鎮(zhèn)的土地整理項目區(qū)。這里被冠以“江北婺源,水鄉(xiāng)雙泉”,從去年開始已連續(xù)舉辦了兩屆“濟南油菜花旅游文化節(jié)”。久居城市的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春天,來到大自然中,在漫山遍野的花海中徜徉,蜜蜂嗡嗡叫,蝴蝶翩翩飛,如同仙境。寫著“國土資源5土地整理”字樣標識牌的大口井,就矗立黃花叢中。土地整理,造福于民,實實在在。
牡丹花開在古曹州菏澤市。洛陽牡丹甲天下,菏澤牡丹甲洛陽,這是近年來很流行的一句口號。周末,山東省第十屆青年作家(報告文學)高級研討班的部分同學相聚菏澤,編輯搭同學的車冒雨前往,趕到那里已近午夜。蒙蒙的天,蒙蒙的雨,空氣中飄蕩著蒙蒙的香氣,令人陶醉。一下車,我就想到了一句古詩“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用在這里,應該是“正是曹州好風景,花開時節(jié)又逢君”。古詩的意境太美妙了。次日,大家觀花、賞花、拍花、詠花,打油詩、順口溜,發(fā)短信、發(fā)微信,按一位后悔沒去菏澤的女同學的話說,簡直是“詩意菏澤、詩溢菏澤”。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古人寫牡丹,寫出了色香味,寫出了精氣神??康氖鞘裁??編輯覺得靠的是生活,靠的是才氣。本期刊發(fā)了高密局陳志輝獻血和臨淄分局王德亭寫作的稿子,透露出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在古代,沒有“獻血”一說,但論寫作的文字很多,宋代戴復古在《論詩十絕》中說:“有時忽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唐朝賈島在《戲贈友人》中有“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言。這些都與靈感和構思有關。閑下來,多讀點古書名著,少玩點手機游戲,相信你我的心中會有靈感的油菜花、牡丹花盛開。
2——苦寒過處梅花香
作者——王德亭
2014年4月2日,注定是我生命旅途中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我收到了孫方之先生的一條短信:“德亭,會員公布了,看山東作家網(wǎng)。”我登陸進去,在今年新發(fā)展的121名會員中,我是一個。沒有受寵若驚,沒有欣喜若狂,心情出奇的平靜。我忙回復說:“今天忙材料,才看到。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從2013年12月30日寄出申報材料,到塵埃落地,我等待了3個月。本來要等到金秋時節(jié)才能結(jié)成的果子,現(xiàn)在瓜熟蒂落了。
在通往省會員的道路上,我的步子邁得并不平穩(wěn)。2012年3月,我第一次申報。由于十幾年前就出版過兩部散文隨筆集,還在《北京文學》等刊物發(fā)過散文等,本來是抱著很大信心的。結(jié)果……
2013年,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我去做,所以會員報與不報,好像已不關我的事了。萬事蹉跎,一下就到了年底。12月27日,冥冥之中,有一只手在悄悄地撥正我的走向。忽然接到孫先生一個電話,問我省作協(xié)會員報了沒有。他說,現(xiàn)在報還來得及,抓緊準備材料,趕在月底前寄出去。這一天我在單位忙暈了頭,好容易得閑打開博客,才看到他給我留的紙條一張接一張,循循善誘,施以引導,催我申報。他說,要報足在《北京文學》《齊魯晚報》《大眾日報》《半月談》等大報大刊發(fā)表的作品。這是一次“拯救行動”。他的熱情,使我緊張起來。我連忙搜集發(fā)表過的作品,填寫報表,到照相館拍照。入會需要兩名省以上作協(xié)會員當介紹人,他說,我算一個。另一個,建議我跟周蓬樺君聯(lián)系,尋求他的支持。他怕我跟周老師不熟,臉皮又薄,準備親自跟周老師聯(lián)系。我鼓起勇氣,打了周老師的電話,囁嚅地說:“我填報省作協(xié)入會申請材料,想請你做個介紹人,不知……”沒等我說完,周老師爽快地答應了。周蓬樺先生是齊魯石化公司作協(xié)主席,著名作家。
我與孫先生神交已久。我們第一次見面,比我在報刊熟讀他的名字遲了20年。是2009年春天,在“旱碼頭”杯淄博百名作家采風活動中,他作為活動的主辦方,中午宴請作家們,來到我面前,說,你就是王德亭,臨淄的,寫散文的。這是一個開始。從此以后,通過讀他的作品,我與他越走越近。他的散文集《秋風鄉(xiāng)夢》、《柳蔭集》,小說集《曼陀羅》等,我都讀了。通過他的小說,一下改變了我對官員作家的偏見。他一篇篇浸透著心血和匠心的文字,不是那些靠盤根錯節(jié)的人脈風行文場的官員所能望其項背的。他為人厚道,耿直,與他交往,我把他看作自己的兄長。我心里有話,是盡可掏給他的。
加入省作家協(xié)會,只是給一個文學跋涉者貼上了一張標簽,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歸根到底,說話的是他的作品。在這漫長的等待中,最好的調(diào)節(jié)方法就是退而結(jié)網(wǎng)。這個春天,我在《大地文學》(卷二十)發(fā)表了鄉(xiāng)村人物系列散文《鄉(xiāng)村情感》,在《大眾日報》豐收副刊連續(xù)刊發(fā)兩篇散文,編輯對其中的散文《墳添土》鄭重推薦。
省作協(xié)會員,對我不僅僅是一個符號。1994年,我在臨淄區(qū)委宣傳部效命時,被安排參加“記者職稱”申報培訓班。我放棄了,我為自己非驢非馬的身份尷尬。這一年,我被轉(zhuǎn)為地方城鎮(zhèn)戶口,我不知道是福是禍。故鄉(xiāng)的土地不再容留我了,體制又不肯接收我,我覺得自己類似于騾子這種動物。
我從1981年迷上文學,到1986年在《淄博日報》第一次發(fā)表隨筆,用了6年時間;以1981年為起點,到2008年加入淄博市作家協(xié)會,熬過了漫長的27年。從2008年,到叩開省作家協(xié)會的大門,又經(jīng)過了6年的跋涉。加入哪一級協(xié)會,不是我的最終追求,會員的光源是作家的作品。所以,會員證不過是我文學人生的一朵花絮,這朵花能夠在三月里綻放,不是我本固枝榮,而是因為有生命旅途中可遇不可求的貴人相助。還有,那些一直關注我的創(chuàng)作,不斷編發(fā)我的作品的編輯,他們不求回報的扶持,讓我感到文學這條荊棘小路上不會因為有了我更為擁擠。一直走下去,不回頭,不僅僅是一種信念,更仰仗于日復一日的堅守。讓在綠格子上起舞的文字,以更富有人情味的面目與讀者見面,會為我的人生增加旨趣。
(淄博市國土資源局臨淄分局)
3——第一次獻血
作者—陳志輝
2014年2月12日,是我生平第一次獻血的日子。在這之前,我甚至連自己的血型都沒有關心過。
這天下午,我?guī)е笈畠海哌M了市區(qū)的一部流動采血車。
車內(nèi)分成兩間半,前部擺滿了各種儀器設備,靠近窗戶處放了兩排座椅,三位醫(yī)務人員正在忙碌,我主動打了招呼。
“您是來獻血的吧,請坐?!币晃恢心赆t(yī)生熱情相迎。
“嗯,是第一次獻血,請盡管吩咐。”雖不恐懼,但還是有點緊張。
“不復雜,我先給您化驗一下,很快就會知道結(jié)果?!闭f話間,他拿起了針頭。忽然,女兒“啊”的叫了一聲,迅速背過身子,像受了驚嚇。
“我來晚了,不覺得自己都37歲了,真該早來做這件事?!闭f到獻血真有種久違的感覺,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單位組織獻血,年長的同事說是保護未婚青年,就爭著去了,結(jié)果反倒讓自己錯失機會,多年后,集體獻血的政策已取消,我竟再未重視過。我已得知,未婚青年正常獻血并無害處,想起來,那些同事依然讓我充滿感激,溫玉泉、趙宏基、劉文……直到有一天,在市立醫(yī)院門前偶遇這部采血車,聽說素食者血源非常珍貴,我暗下決心,以后定要盡全力貢獻一份力量。
“不晚不晚,國家規(guī)定獻血的年齡上限是60歲呢!”針頭扎進手指那一瞬,雖有一絲生疼,卻被興奮覆蓋。
“心心,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呀!”這件事,女兒之前并不知情。
“我不!”女兒的聲音顯然很大,眼前的一切似乎讓她又驚又氣。
“爸爸要獻血了,你應該跟爸爸一樣感到高興啊,將來有病人或受傷的人通過輸血康復了,說不定他身體里就流淌著爸爸獻給他的血,如果沒人獻血,那人可能就會死的!”我盡量開導著她。
“大夫,聽說素食者的血源非常珍貴,是真的嗎?”我想借機印證一下。
“嗯,這些人的各項指標都比較好?!?/span>
“我就是素食者,今后我打算一年獻兩次?!鲍I血最短也要半年一次,我已迫不及待。
“先化驗一下再說吧。”他微笑著給我“降溫”。
我不禁一怔。
“好了,沒有問題?!彼S即招呼著護士,我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您為何獻300呢?”護士似略有期待。
“聽說有人獻血后頭暈,第一次還是謹慎點吧?!蔽也粺o擔憂。
“以您的體重(130斤)一次獻血400毫升肯定不會有問題的,來獻血的多數(shù)都獻這個數(shù),頭暈的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彼芸隙?。
“那獻400吧,我不害怕。”我毫不猶豫地改口。
抽血用的針頭雖比較粗,扎在身上也沒怎么疼??粗约旱孽r血緩緩流入血袋,我的心情逐漸平靜,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
護士又說,現(xiàn)在的血源相當緊張,剛才有兩個人滿心歡喜地進來,一查,才知道不合格,悻悻地走了。我很慶幸。
“心心,回過頭來吧,爸爸一點也不疼?!迸畠郝D(zhuǎn)身,高高地努著小嘴,眼圈里泛著淚花??戳艘谎?,又快速扭了回去。
“剛才阿姨不也說過了嗎,不會影響身體的,咱們可得‘見人善,即思齊’??!”松開按在創(chuàng)口處的棉棒,穿好衣服,看了下時間,整個過程不過20幾分鐘。隨后我從贈品中選了套毛巾,希望轉(zhuǎn)送需要幫助的人。
“爸爸,將來我也要獻血!”返程路上,女兒張口打破沉默。我暗自高興,或許帶她來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
3天后,我收到濰坊血站的短信:感謝您捐血救人,您2月12日獻血最終檢測合格,歡迎您8月12日再次獻血!
時至今日,時間已過月余,我的身體并未感到明顯不適。
半年,我將牢記并期待,我們會如期赴約! (高密市國土資源局)
4——再見列寧廣場
作者——欒磊
在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首府辛菲羅波爾學習生活近七年,位于市中心的列寧廣場是每周必去的地方。
列寧廣場一側(cè),坐落著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超市建成于蘇聯(lián)時期,圓形結(jié)構,久經(jīng)時光磨礪過后部分外皮開始脫落。不過踏入超市門欄卻又是另一番光景,內(nèi)部裝修典雅大方,頗具歐洲氣息,華美的吊燈懸在空中,將光潔的瓷磚地面照的通亮。
超市內(nèi)貨物齊備,我和同學們初臨辛菲羅波爾時的日用品便是從這里采買的。最初一年,這間超市內(nèi)還可以買到固體醬油,后來不知什么原因醬油下架再也沒見過,超市旁邊那間全市唯一的中國餐館也隨之關門,自此辛菲羅波爾市內(nèi)就再也無法品味“舌尖上的中國”了。
列寧廣場正對著的,是辛菲羅波爾市商業(yè)步行街。這里的步行街與絕大多數(shù)地方略有不同,并非一條而是一整片“豐”字型街區(qū)。街區(qū)路面整體由大理石磚鋪就,整齊而又明亮。街邊林立的商鋪多為一層俄式古典小樓,門窗多為雕飾花紋的木質(zhì)結(jié)構,店鋪外馬路旁的路燈約莫有三四米高,頂端黑色花紋框架里白底襯托的燈罩仿佛舊日三套車上的煤油燈。路燈下一名街邊音樂家拉拽著手中提琴,一首悅耳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飽含著他的情感隨著十指律動柔和的流了出來。
徜徉在這樣的大道上,若非周圍行走著衣著時尚短裙的烏克蘭女郎,竟覺自己仿佛穿過歲月流光,重回到100年前的沙皇俄國。
普希金大街就坐落在步行街核心位置,名稱源自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xiàn)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00多年前這位詩人曾在這條街上角落里一棟老宅里定居許久。此后,契訶夫、高爾基、奧斯托洛夫斯基、海參崴等眾多沙俄時期和蘇聯(lián)時期文化巨匠在這兒享受過克里米亞半島的溫暖日光,許多傳世佳作也是在這里完成的。
如今的普希金大街沒聽說再有文化巨匠入住,但文化氣息卻一點沒少。路邊那尊普希金銅像雖已掛上斑駁銹點,但栩栩如生的模樣仍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敬仰。普希金銅像一側(cè)那間不大的話劇院里,場場人滿為患,且每個月都有新劇目上演。
初學俄語時期,我曾有幸來此看過一場兒童劇。只可惜那時語言不精,看不明白其中意思,但話劇這一藝術表現(xiàn)形式卻給第一次看話劇的我?guī)砹瞬恍〉男撵`震撼。以后一有時間,我總會花30多元購票去戲院看上一場話劇,將自己沉醉在話劇劇情中,接受那份文藝熏陶,順便練習俄語聽力。
離開普希金大街拐上另外一條約20米寬的大道,路過舍甫琴科大劇院和在獨聯(lián)體國家久負盛名的克里米亞雜技團便可再次窺見列寧廣場了。
說起來,在獨聯(lián)體國家?guī)缀趺孔鞘兄行亩紩杏幸蛔袑帍V場,廣場大小不一,布局卻大體相近。位于辛菲羅波爾市中心這座列寧廣場,說不上大,至少要比泉城廣場小的多,占地面積約莫占泉城廣場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廣場周邊草坪里栽種著事宜寒冷天氣下生長的常青、松樹等植物,枝繁葉茂的松樹上時不時還能看到野生松鼠的影子。松鼠胖嘟嘟的,尾巴又粗又亮,一看便知伙食不錯。起初來自異域的我們還對能得一與松鼠親密接觸的機會而興奮不已,甚至還曾納悶烏克蘭人為什么松鼠這種如此罕見的可愛動物視若無睹。后來才知是我們少見多怪,在烏克蘭無論在森林還是鄉(xiāng)村、城市,但凡松樹密集的地方幾乎都有松鼠入住。城市中,好心的人們還為松鼠修建了外觀美麗的木屋,掛在樹上供它們?nèi)胱?,慈愛的老人還會定時在木屋前放些吃食。這也正是烏克蘭松鼠普遍超重的原因。
幾朵野菊夾雜在廣場草坪之中,在翠綠中摻入幾絲星點。鮮花的香氣與黑土地的泥土氣息混合在一起,將整個廣場渲染在勃勃生氣里。高大挺拔的白樺樹環(huán)繞廣場,像極了忠誠的衛(wèi)士,在它們的護衛(wèi)下偉大的列寧同志銅像就在廣場正中央。一米多高的像座上面,列寧站的筆挺,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目視前方,似站在莫斯科紅場前檢閱蘇維埃紅軍的千軍萬馬,似在眺望蘇維埃的未來,更似在為自己一手塑造的偉大社會主義大聯(lián)盟而驕傲。
在辛菲羅波爾,每個圣誕節(jié)前夕,鵝毛大雪都會如約而至,一尺多深的積雪將全城都覆蓋在了冰天雪地里,連列寧銅像都被披上一層潔白晶瑩的外衣。廣場一側(cè),慈愛的烏克蘭大嬸身著厚實大衣,面帶微笑坐在連椅上一邊向廣場中覓食的麻雀拋灑自帶而來的面包碎屑,一邊目視廣場最前端,靠近馬路位置那顆最近剛剛樹立起來的,被裝飾彩球、彩燈及晶瑩白雪裝點的五彩繽紛,十米多高的圣誕樹。
夜晚華燈初上時,圣誕樹彩燈縈繞,綻放出五彩斑斕的光點,恍若直通神域的階梯。圣誕樹下,盛大節(jié)日前的孩子們跑來跑去,發(fā)出一陣陣銅鈴般的歡笑。而來自遠方的我們,則更愛站在樹下留張合影,每年一張,一共七張。七張照片上的我們衣著、發(fā)型歲歲不同,但背景卻從未變過——冰雪覆蓋的廣場、高大的圣誕樹、以及神采奕奕的列寧銅像。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列寧廣場。畢業(yè)后離開辛菲羅波爾已有三年有余,現(xiàn)在想想頗為懷念。
再次見到列寧廣場是在電視新聞里。廣場一側(cè),那座本來少有人至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大樓前,人山人海,數(shù)以千計當?shù)鼐用袷峙e俄羅斯三色旗幟搖旗吶喊,要求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投入俄羅斯聯(lián)邦的懷抱。呼聲響個不停,直沖云霄,凝聚成一股風將樹立在議會樓頂藍黃相間的烏克蘭國旗吹得獵獵作響,吹得那寓意藍天下稻田的旗幟以滑稽姿態(tài)來回搖擺不停。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公布公投結(jié)果,超過95%公民贊同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脫離烏克蘭,成為俄羅斯聯(lián)邦的一份子。消息一出,親俄民眾在列寧廣場匯集,大唱贊歌。
透過直播畫面,我再一次看到列寧廣場上栩栩如生的列寧銅像,它高大的身姿鶴立雞群般的立在游行群眾之中,靜靜地觀望。他觀望那象征和平的使者——飛鴿在天邊翱翔;觀望那個由他一手建立的,世界最幅員遼闊聯(lián)盟在自己逝世68之際解體后,上演的第二次劇變。
依稀之間我似在群眾中央,列寧銅像的臉上看到幾滴晶瑩的朝露,細細瞧去,那朝露……像極了淚水。 (濟南市歷下區(qū)作家協(xié)會)
5——念奴嬌
學習焦裕祿
□ 楊建軍
人民公仆,
焦裕祿,
堪稱全黨楷模。
豁出性命戰(zhàn)風沙,
哪顧纏身病魔。
困難何懼,
勇于探索,
不吃“嚼過饃”。
鞠躬盡瘁,
獻身治災偉業(yè)。
今日再學焦公,
凈化心靈,
以圖“四風”滅。
群眾路線再實踐,
為民務實清廉。
固黨根基,
正本清源,
豈容虎蠅歡。
民族復興,
偉大夢想實現(xiàn)!
注:“嚼過饃”指:焦裕祿生前有句名言—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巨野縣國土資源局
6——清 明
□ 李克利
清新明凈的清明
清楚明白的清明
清澈明朗的清明
這么多美好的詞匯聚集
形容是節(jié)氣更是節(jié)日的清明
童年記憶里碰雞蛋的清明
踏青而行 蕩秋千的清明
黑蝴蝶隨風飄舞的清明
這么多動態(tài)的意象聚集
描述表面輕松內(nèi)心凝重的清明
從介子推 從唐詩走來的清明
斷魂在杏花村酒旗下的清明
我們鞠躬我們磕頭的清明
每一個墳頭都站立一棵樹
為那些走得最遠的人送行
野薺菜盛開潔白的嫁衣
料峭春風輕撫墓碑冰涼的臉
思念化作淚水 鮮花也是供品
從山坡上走下來
暮色籠罩了我和父親的身影
萊西市水集李家疃村
7——群眾就是天
——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感
□ 王湛
看一看你住房的瓦,
看一看你廚房的飯,
看一看你院落的柴,
看一看你田地的苗,
看一看你道路的沙。
看到貧苦群眾接濟不上,我心里難受,
看到群眾住不上房,我心里難受,
看到群眾因病返貧,我心里難受,
看到留守的婦幼老人,我心里難受,
看到農(nóng)民田里澆不上水,我心里難受。
不需要坐小轎車的舒暢,
只想抬腿直奔你跟前,
不需要夾道歡迎,只想輕叩你的家門,
掬一口你家的自來水,
嘗一口你鍋里的飯,
坐你家的炕,和你促膝交談,
幫犁一塊地,幫澆一塊田。
為你住上房,
為你治好病,
為你修好路,
為你建好校
為你好收成。
不需要贊揚我,只要群眾稱贊我,
不需要表揚我,只要群眾認可我,
不需要提拔我,只要群眾相中我,
選擇為群眾服務的職業(yè),
沒想發(fā)財、沒想當官
甘灑汗水和熱血。
滕州國土資源局張汪國土所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