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如三道茶
來源:作者:陳蕙卿時間:2014-05-09熱度:0次
一個偶然的八月,走進了云南大理。邊城的明山秀水令人流連,邊城的絢麗風情濃烈奔放,邊城的三道茶卻更是教人深品。自古以來,茶道與人生,似有許多牽連不已的默契。竹影溪流煮茶怡情,小徑香荷酌茶賞月,云海霧鄉(xiāng)品茶論詩,是寄情于茶的文人雅士們的情趣。能夠在喧囂的塵世中靜下心來品茗茶香,是一種沉穩(wěn)淡薄的心態(tài),一種超然物外的步伐,一種沉淀人生的理念。
人之初為人,啼哭之聲已然謂之曰第一道茶的開始:苦澀。日出日落與人生的發(fā)展態(tài)勢似乎總也難得和風細雨,苦難、挫折、風雨、無奈似乎又總是與人生比肩而行。茶圣陸羽獨居山林,取山溪之水,煮云霧之茶,著《茶經(jīng)》之說,從禪的道義上釋風雨為彩虹,明苦澀為甘醇,視清冷為恬靜,此種恬淡自得之心,固然已是將一己之心與山石獸木渾為一體的沉靜之妙,又豈不是陸羽在煮茶論道之時,賞天下風云觀云卷云舒所獲得的智慧之頓悟?即便是用清凌之水相佐,但源自于大地的莖葉,又緣何不會有泥土的本色之味?雖是苦澀不已,亦可酣暢而下。茶味即人生之味,只為心境而已。
林清玄說,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酀蟮男老?,是人生浪海的第二道茶:甘甜。年少的輕狂無知或許是茶水在釜鼎中淺薄的愉悅,中年的落魄失意則道出了茶水在釜鼎中不興的沉淪。宛如第一道茶的苦澀,低谷的痛楚、迷茫、掙扎和渴盼,是葉片在成茶的過程中由草本成為經(jīng)典的荊棘。京腔京味的大碗茶,歷經(jīng)千年歲月,仍駐留在胡同和槐樹的花香里,流轉于民樂和說唱的咿呀里,那是入口的苦澀,在舌尖上反復浸潤之后酣暢至今的甘醇??酀^后,才明白第二道茶的甘甜,才懂得茶香裊裊沁心扉的贊許。
很欣賞臺灣作家三毛的說法。她說,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甜似愛情,第三道茶淡如微風。很喜歡她的淡如微風之說,這便是人生的第三道茶:回味。光陰從手心里悄然而過,留下的是縱橫交錯的繭子和溝壑,是漸已蒼老的日子和年輪,是難以承載的傷痛和決絕。既然無可選擇地經(jīng)歷了,走過了,那又何須常因記掛而不悅?就像曾見過的一位老者:一盞茶壺,一張?zhí)梢?,一把蒲扇,一本閑書,一條小河,一樹柳花,一首小曲,一段光陰,便是他的全部人生。微風拂面,恬靜悠然。曾經(jīng)的故事,起落的榮辱,都已遁入那清凌凌的河水里。人生變得不再浮躁,不再濃烈,而是一縷淡淡的茶的清香。
走過時光再回首,那種人生宛如三道茶的痕跡在過往的日記里歷歷在目,卻原來,我們一直都在三道茶里浮沉。當我們意識到,生活細節(jié),有如浮動的茶葉,都是禪的花絮,那又何必特別在意自己的得失與恩怨,不如將自己一顆懵懂如初的心,置于玲瓏的茶壺中,清心如泡過三巡的殘茶,于微風般的品茗中,溫一絲香甜,柔一縷心音,暖一份真情。
2014年4月25日凌晨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