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風20140106
來源:作者:齊魯風時間:2014-02-02熱度:0次
刊頭照——泰安 泰山 天外村廣場 阿文/攝
刊頭題字——王明君(山東省國土資源廳)
1——文化與力量然
——讀《脈動八年》有感
作者——馮連偉
雖說這是一個傳媒的時代,然而,我卻沒有培養(yǎng)出網(wǎng)上閱讀的習慣,還是笨笨地從書店買回一本本喜歡的書,在墨香中感受讀書的那份快樂,感受和書本建立起的那份獨特、奇妙的關(guān)系。
林語堂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yōu)雅和風味;北宋黃庭堅卻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弊x書可以修身養(yǎng)性,讀書可以經(jīng)世致用,讀書可以從中體悟曼妙的世界或者做人的智慧。在“塵世熙熙,皆為利來,塵世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在“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種虛無真實的困惑中,走進書香,走進精神的后花園,實在是其樂無窮。
一
晨曦初露,空氣清新或夜深人靜的時候,伴著靜謐的天地,坐在滿溢書香的書齋里,打開國土資源導報2003-2010優(yōu)秀文學作品選《脈動八年》,感受著一份高尚的情感,品嘗著一份濃濃的親情,認識一點生活的道理,享受一段淳樸的語言,與新朋老友才人、哲人、賢達之人在書中相遇,為書中的美文輕輕地贊嘆,為書中的幽默發(fā)一點微笑,為受到的啟迪教誨哲理而欣喜滿足,一時間寵辱暫忘……
《脈動八年》是一本好書,值得一讀。
翻開《脈動八年》,“詩長廊,詞短章”讓我看到了一望無垠的美麗田野、小河、樹林,花的香氣、草的芬芳立時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王光信的《齊魯風景》中“一鉤新月北長山,懷抱碧水依沃田。渾圓球石生異彩,黃白紅綠伴水仙”的“半月灣”,“金濤刺海似雷鳴,二龍爭斗百萬兵。滄海桑田處女地,長河落日煙雨中”的“黃河口”都讓我身臨其境,心往神往。徐展的《鄉(xiāng)土》“望鄉(xiāng)土而興嘆”,曾生之于鄉(xiāng)土卻不能勞之于鄉(xiāng)土,于是只盼歸之于鄉(xiāng)土。徐峙心中記憶的“站臺上的父親”一年不見,在嘈雜的站臺上他已經(jīng)這樣蒼老,他感受到父親的愛和父親落伍的皮鞋、襪子、襯衫還有追隨了他一生的灰暗表情也同樣蒼老,但他知道父親在等待一個兒子和一個彩色的夢……讀著一首首詩篇和詞章,我理解和領(lǐng)悟到“只要詩還活著,活在后人的心中,詩人便沒有死去”,獻給讀者的是美景加快樂,智慧和哲理。
二
時間如蠶絲在指尖滑過。讀一本好書,正如文化給人的力量一樣,在生命的歲月里,更多的是緩慢、綿密、恒久的滲透。一切都有痕跡,我們沉重的肉體會因閱讀而獲得心靈的輕盈和潔凈。
《脈動八年》里刊登的優(yōu)秀作品精選《國土資源導報》文學副刊“齊魯風”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這些作者主要是來自國土系統(tǒng)的文學愛好者,在所選作品的作者中,也不乏一批在省內(nèi)外已名聲響亮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更多的是來自國土戰(zhàn)線上的干部職工。
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文學作品最永恒的選題當屬“親情”?!睹}動八年》精選的“游子吟·故鄉(xiāng)情”讓我念親人憶故土。阿文筆下的“滿院絲瓜”,只因兒媳婦對老父親說“看到同病房的病友用絲瓜瓤刷碗很好,又衛(wèi)生又耐用還不發(fā)霉”,于是老父親把老家的宅院種滿了絲瓜,作者利用出發(fā)的機會回了趟老家,“一進大門,只見滿眼的碧綠。墻頭,樹梢,籬笆上到處爬滿了青枝綠葉,走近一看,原來是絲瓜秧……”父親每年都要從老家給作者捎一大捆自己親自栽種的絲瓜瓤??蓱z天下父母心??!
“游子吟·故鄉(xiāng)情”所選的每一篇美文都讓我感動,常常讓我共鳴流淚。程煒的“父愛永恒”,邱中華的“第一次陪老爸喝酒”,王蘭芝的“父親啊,下輩子還做你女兒”,……一組描述父愛的親情散文讓我的眼前又浮起父親慈祥的面孔和帶著深愛的微笑。是啊,父親是一只船,載著我們的期待和夢幻;父親是一棵樹,為我們遮擋風雨和嚴寒;父親是一盞燈,給我們光明和溫暖,每當想起人生的過往,大山般的父親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挺拔高大的背影,還有永恒的父愛,此時,如果能和父親面對面坐在桌前和父親共同舉杯是多么幸福??!
楊先連的“母親的手”,茍敏的“書包里的母愛”,張清峰的“俺娘”,……讓我憶起家鄉(xiāng)搖曳的炊煙和如豆的燈光,那搖曳的炊煙是一首綿長的詩篇,如豆的燈光是母親不倦的思念,箸長碗短之間,隱藏著未改的歲月和母親綿綿的無限真愛。在歲月的詩行里,我讀出了凝重,讀懂了生活的艱辛和歲月的滄桑。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父母是兒女擋風遮雨的傘,無論兒女走到天涯海角,牽掛的紅絲線一頭系在兒女的手腕上,一頭牢牢地攥在父母的手中。
三
歲月只能衡量生命的長短,讀書卻能衡量生命的寬和生命的重量。古人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讀書作為我們?nèi)松绞降囊环N選擇,是立德、立功、立言所不能少的。捧起一本好書,呼吸那淡淡的書香,感受讀書時的那份心情,尋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觀塵世潮起潮落,感受青天明日的那份真實。
曾記得有過這樣一段話,生命之所以美麗,正在于它有血有肉的過程中,始終宣揚著一個美麗的主題:美麗之所以永恒,正在于生命的底蘊中,始終流動著人類對世界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
讀《脈動八年》,讓我感悟真善美,讓我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讓我感受到國土文化底蘊的深厚。
把《脈動八年》中的長詩短詞、游子吟逍遙游,國土人、文化人撰寫的大地隨筆品一品,可以幫我們撿拾起一粒粒遺失在歲月沙灘上的那些珍珠,同時撿起的,還有那一份份喜悅的心情和心靈的愉悅。
《脈動八年》是文化的,《脈動八年》是有力量的。
《脈動八年》走進了我的生活刻在了我的心里,讓我愛不釋手。
(臨沂市國土資源局蘭山分局)
2——守 望
作者——于航
十八九歲那年,我們一同踏進了火熱的軍營。從此,艱苦的訓練之余,遙遠的故鄉(xiāng)成了我和同鄉(xiāng)心中共同的思念與牽掛。后來,我先期離開部隊。
有一年。已經(jīng)入冬很長時間了,白天都能感到凍意。仍在部隊服役的同鄉(xiāng)戰(zhàn)友,出差順路回家探親,中間只有兩晚上加一個白天的空隙,相逢、相聚,便成了一杯奢侈的美酒。
那天,當我們接到同鄉(xiāng)的時候,已是下午五點多鐘,衣錦還鄉(xiāng),他臉上成功的紅潤,照在迎駕的每個人心上。多少年不見了……其實,這一行人中,我是同鄉(xiāng)唯一的戰(zhàn)友,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我們軍校時還一個宿舍,相伴幾載,我覺得我更能理解同鄉(xiāng)回家的心……
一行人坐下來吃飯,兩年多不見了,吃的喝的仿佛都是訴不盡的過去。時間對我們而言也是更加的無情,飛快地就到了晚上8點鐘,都有些醉意的我們,非拉同鄉(xiāng)轉(zhuǎn)“戰(zhàn)場”到KTV繼續(xù)喝我們訴不完的友情。
期間,我能感到同鄉(xiāng)進退兩難的境地。如何選擇,對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邊是急切歸家的心,一邊是火熱的相聚的熱情。這時一個當警察的同學,竟拿走了同鄉(xiāng)的行李,駕車開道。此時,我們只能“從命”了,不知不覺到了十點半。
回家終于應允。同鄉(xiāng)家在30多公里的農(nóng)村,路不是很遠,卻不好走。離村三里多的路還是坑洼的土路,我們的車一搖三晃的往家走,村里此時黑黑的一片,偶爾能聽見遠遠傳來一兩聲狗叫,和繁華吵鬧的都市比,鄉(xiāng)村更多了寧靜?!?#160;
當我們的車離村子越來越近時,村頭上出現(xiàn)了一抹昏暗的燈光,同鄉(xiāng)失聲說:“啊,那不會是我爸吧?”那一刻,大家都在心里祈求那個人,千萬不要是同鄉(xiāng)的父親,寒冷冬夜,這么漫長的等待……
當車子停下來,果真是他的父親。老人高興的拉著我們的手,連聲道謝,沒有絲毫的埋怨。握著老人凍得冰涼的手,站到這里應該很長時間了。那一刻,我的心被擊的七零八落……父親阿……
當我們肆無忌憚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別人的處境和感受!
(萊西市國土資源局)
3——再讀君書淚潸然
——悼洪文先生
作者——峻嶺
寫下這個題目,已經(jīng)淚濕眼簾。
洪文啊,只差23個多小時,你就沒能挺住,沒能跨過2014年。你匆匆的走了,像天馬行空,在2013年12月31日的凌晨。那個時候,我剛剛進入夢鄉(xiāng)。在夢中,你來和我告別,紅撲撲的臉龐有些消瘦,喜滋滋的表情一如平常,好像是在報社的老辦公室里吧,好像知道你要出很遠很遠的門,我們使勁的握手。和每一次去醫(yī)院看你一樣,道一聲保重,再道一聲保重!
時光真是個無情的家伙。洪文,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嗎?好像是1988年的深秋,那一年,你從山東地質(zhì)學校地質(zhì)8503班畢業(yè),重新回到山東省地礦局物化探隊。在這之前,我從1987年第1期《華東地質(zhì)青年》雜志上中看到了關(guān)于你喜歡科學史,愛好體育、文藝,喜歡“彈吉他、唱歌、朗誦”等介紹,我記住了你的名字。當時,我就在物化探隊三分隊,工作地點在濟南東郊一個叫郭店的地方。有一天,我到濟南的大隊部,辦完事后,來到隊辦公室。文友高廣超在這里當秘書,再次提起你,他說你畢業(yè)了,好像就在樓上的招待所住著。我捷足先登,推開了三樓西南角的那扇門。房間里,八九張床,有的還掛著蚊帳。 我問,趙洪文同志在嗎?
(一)
那個時候,我們物化探隊三分隊團支部有一個“綠野文學社”,不定期編印一本油印的小冊子《山水情》。旨在“活躍生活,陶冶情操”,打出的旗號是“在山野豎起文學的鉆塔,開拓地質(zhì)生活的寶藏”。作為宣傳委員,我負責征集稿件、聯(lián)絡作者,“招兵買馬”。那個時候,上上下下都很支持。1987年秋天,當時的《山東地質(zhì)報》刊登了一封編輯部致綠野文學社的信,并刊登了幾位社員的作品,在系統(tǒng)內(nèi)小有轟動。知道趙洪文愛好文藝,我們一直想拉他“入伙兒”。
趙洪文同志在嗎?我又說了一遍。
很快,一個臉面并不光滑、頭發(fā)并不茂密,眼瞇縫、牙有縫的人,從蚊帳里鉆出來,手里好像還捧著一本書。緊跟著走上來的高廣超說,這就是洪文。
簡單的寒暄之后,我開門見山,向他介紹起綠野文學社?;蛟S是骨子里有共同的愛好,再加上都是惠民地區(qū)的老鄉(xiāng),因此聊起來非常親切。我向他約稿,他略帶羞澀地說,能行嗎?試試吧!
時間不長,趙洪文也分到了郭店,在二分隊。我們無話不談,只要住在那里,下班后我定會端著從食堂打出的晚飯,到他的住處邊吃邊聊,有時還喝點小酒,經(jīng)常說著說著就過了半夜。從那時起,趙洪文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保存下來的1989年第1期《山水情》上,有他寫的一篇小小說《老怪》:老怪并不老,才四十來歲,只是臉上褶皺縱橫,像受過強烈擠壓的地層。他竹竿般細長的個子,背有些彎,似被無形的重物壓著,走起路來顯得很沉重……。隨后,他開始了“地質(zhì)家族人物志”系列創(chuàng)作,第一篇叫《砍兒爺》,第二篇好像是《麻姐》,都是些地質(zhì)隊的小人物,讀起來,心里也怪沉重。第二年春天,他去膠東搞金礦普查,一走就是三個多月。這年盛夏,他從野外回來。一天中午,辦公樓前的梧桐樹下,出現(xiàn)了一個戴眼鏡、文縐縐的小伙子。上樓一打聽,原來是地震分隊劉師傅的兒子。我下班后要坐班車回市里,便找到洪文,請他晚上找小伙子聊聊,歡迎他加入綠野。那晚,他們聊得很投機,從此成了朋友,成了一生一世的朋友。后來,小劉成了作家,成了全國知名作家,成了我們共同的朋友。
那年冬天,我和趙洪文到郭店街上,花120元(幾乎是半個多月的工資),抬回了一張寫字臺。以前他總是趴在床板上寫,包括為《山水情》刻蠟板。這一年,他寫的短篇小說《無奈夕陽》被《膠東文學》刊發(fā),是我們文學社當年最大的亮點。同時,這一年,他在學校里搞的發(fā)明《帶光源的放大鏡》和《一種自動清潔磁頭的錄音磁帶》獲得了國家專利。具體內(nèi)容,網(wǎng)上現(xiàn)在都能搜到。羅盤、錘子、放大鏡,是地質(zhì)工作的“三大件”,趙洪文從方便地質(zhì)隊員夜晚使用放大鏡考慮,太細心了。
(二)
因為能寫東西,1990年6月,趙洪文從物化探隊調(diào)到了地質(zhì)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從事宣傳工作。當時,我和廣超在泰安參加《中國地質(zhì)礦產(chǎn)報》舉辦的通訊員培訓班,只有短短的半月時間,回來后去敲他房間的門,已經(jīng)人去屋空了。懷著不舍,我寫了一篇稿子,題目好像是《祝福夢然》刊登在《山水情》上。夢然是趙洪文的筆名。
洪文調(diào)走后,我們經(jīng)常聯(lián)系。他也沒有忘記綠野文學社。1990年第4期《山水情》上刊登了他寫的人物志之四《老拳》,后面的括弧里就寫到:這是夢然同志調(diào)離物探隊后寄回的頭一篇作品,我們祝愿他從此生活、事業(yè)一帆風順。人物志之七為《牛某》,刊登在1991年第5期《山水情》。這時,他早已借調(diào)到《山東地質(zhì)礦產(chǎn)報》當編輯。在總站時,他也曾組織文學活動,并編印《地火》小報。這期間,洪文寫了不少文學作品,《母親》一文還被配發(fā)評論《發(fā)乎真情才會感知于人》一起刊出。
1991年,綠野文學社創(chuàng)辦及《山水情》創(chuàng)刊五周年之際,山東省地礦局宣傳部、山東地質(zhì)礦產(chǎn)報題詞“耕耘綠野花地,育養(yǎng)文學新苗,眷戀山水之情,描繪地質(zhì)人生!——愿綠野文學社提高發(fā)展,多出佳作,為繁榮地質(zhì)文學做貢獻!”就是趙洪文轉(zhuǎn)來的。那年,他負責報紙“山泉”副刊的編輯工作,給綠野文學社社員編發(fā)了不少稿子。在“山泉”百期的時候,他負責邀請作家和部分文學青年座談。當天,正好大隊團委開會,請不下假,我聽了一段后先告假離開,等回來時,會議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想表達對報社的感激、對編輯老師的感謝,一直沒有能夠,這是我當時最大的遺憾。以后,趙洪文又愛上劇本創(chuàng)作,其中與小劉作家寫的《永遠的鴿子》刊登在1991年《影視文學》上。
再后來,趙洪文正式調(diào)到報社。他在地礦局的宿舍便成了我們時常聚會的場所。他喜歡買書。他喜歡新生事物,早早的就購買了一套音響設(shè)備,大家玩夠了,就在他的房間里猜拳行令或翩翩起舞。更多的時候,他坐在沙發(fā)的一角,看書。
(三)
1993年,我們成了同事?!渡綎|地質(zhì)礦產(chǎn)報》易名《礦業(yè)導報》,他作為編輯部主任扛起大梁。那個時候,排版在地質(zhì)印刷廠。先編稿、再畫版,到印刷廠校對,經(jīng)常忙到很晚很晚?!霸谧蠲篮玫哪耆A,干最美好的事業(yè)”是當時報社編輯記者的共同心聲。
再后來,隨著地質(zhì)工作的不景氣,地質(zhì)報被重視的程度也是隨之下滑。這期間,一直自稱為“寫字小匠”的趙洪文,有了一個大想法,他開始學習廣告策劃與設(shè)計,因此一邊工作一邊“充電”,還與人合伙創(chuàng)辦了“濟南億洋傳播公司”,做掛圖,編畫冊,辦網(wǎng)站、出版《濟南人手冊》等,后來易名“復星傳媒文化公司”。這期間,我們接觸的相對少了,但每次見到都是他匆匆而行的身影,開始步行,以后開車。有時穿著中式褲褂,有時穿的西裝革履……
2010年初,趙洪文回到報社。這時報紙已易名為《國土資源導報》多年。那年春天,我倆一起出發(fā)去沂蒙山區(qū)的平邑歸來莊金礦采訪,順路到蒙陰鉆石國家礦山地質(zhì)公園一游。一路談了很多很多。歸來吧,歸來吆,大將歸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愛好文學、精通策劃出版和營銷工作的趙洪文,有許多的想法,包括退休后開始寫小說。2011年夏天,趙洪文負責編印大型畫冊《鏖戰(zhàn)旱魔眾志成城——全國國土資源系統(tǒng)抗旱找水打井行動(山東旱區(qū))紀實》,受到了上級領(lǐng)導的肯定與好評。2011秋天,報社啟動易名八年來優(yōu)秀新聞作品、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結(jié)集出版工作。作為《脈動八年》的編輯,趙洪文負責優(yōu)秀新聞作品的選校,我負責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選校,那段時間,忙的也是不亦樂乎。書出來后,倍受讀者喜愛。這年冬天,他被報社派往臨沂,采寫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尋明勝的事跡,寫出了近兩萬字的通訊《國土資源局長的好榜樣——尋明勝》,引起普遍好評,為國土人尋明勝先進事跡走向全國,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當年年底,單位組織文藝演出,趙洪文被選中,穿起民族服裝,載歌載舞,和7個同事表演《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盡管這位老“阿哥”頭頂毛發(fā)稀疏,但光滑白皙的臉上笑瞇瞇,喜慶的氣氛和效果前絕后。
造化弄人。2012年9月,在單位的例行體檢中,趙洪文查出了病情。10月份做手術(shù)。后,時不時到報社里走走。
(四)
洪文,你真的走了!
在子夜時分,悄悄的走了!差一天,沒能“年過半百”。
還記得23天前嗎?12月7日,星期六。我去山東省立醫(yī)院東院看你。當時你住在7樓,正在打針。你說化療化了六個療程,把手指甲都化酥了。當時,你夫人的同事前去探望,你還囑咐人家要愛惜身體,要好好活著。
那天,我的包里正好有一本高廣超新出的書《歌唱或者朗誦》。我知道,你喜歡朗誦。2011年,省廳舉行慶祝建黨90周年歌詠大會,原先有一段開場白,你試著朗誦過,渾厚的男中音,很有味道。我問你見到過廣超的這本書嗎?你說還沒有。我問你想聽一段嗎?你點了點頭。隨后,我從序言開始讀了起來:……遙想當年,地礦系統(tǒng)活躍著一大批喜愛文學的年輕人,尤其是物探院,文學氛圍特別濃郁。他們還不定期地編輯一份油印的文學刊物,叫《山水情》,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歌頌地質(zhì)隊員,抒發(fā)對大自然、故土親情的熱愛和思念。那時候,我還不到二十歲,剛來濟南不久,青澀得如同六月的蘋果,茫然四顧,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干什么。就是在這時候,我有幸結(jié)識了幾位熱愛文學的老大哥,高廣超便是其一。正是在他們的鼓勵下,我寫下了屬于文學的第一行字……。這段序言,就是劉作家寫的,他在自己好幾本著作的后記中都提到過山水情,還提到過你。讀著讀著,我看到你把眼睛望向窗外。我知道,透過窗戶向北不遠的那片樓群里,就有你的新居,在那里,應該放置了你好多的書。
那天,我在你那里待了一個多小時,咱們聊了不少,包括事業(yè)發(fā)展、還有文學創(chuàng)作。中午飯,看到你一氣吃了7個鲅魚水餃,真為你高興。
半月后,12月23日上午,我和高廣超及詩人陳忠先生去醫(yī)院看你,那天是冬至后的第一天。聽說你剛剛睡下,我們沒有喊你。沒想到,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聽到你的聲音了!
剛才,我去了你家,看到靈堂已經(jīng)擺好。桌子上,你在照片里抿嘴笑著,全不顧照片外人們的感受。年邁的父母在屋里躺著,他們傷心至極。兄弟姊妹也是淚花閃閃。報社負責人說,三天前,單位給您申請了大病補助,當領(lǐng)導把2萬元現(xiàn)金送到你的手上并告訴你時,你還直用指甲掐他的手心,傳達明了和感激之情。弟弟洪武說,兩天前,你曾一下子抓住他的手,兩行清淚慢慢的流了下來……我對著你的遺像三鞠躬,也禁不住淚如泉涌……
上午,我因早早去濟南東郊參加一個會議,沒有到辦公室。中午,得到您去世的消息,在匆匆趕回的路上,我想起了夜里做得那個夢。我打電話給劉作家,他說他前一天夜里也夢到過你……夢想,夢想,我們有過共同的夢。
回到家,我打開書櫥,找出幾期碩果僅存的《山水情》,讀上面你書寫的文字,往事歷歷在目,眼淚禁不住悄悄滑落。
打開電腦里的照片庫,看到2012年10月24日和報社同仁去醫(yī)院看望你時的照片,我剪裁了一下,配了兩句文字“洪水猛獸無情鯨吞復星夢,文章山斗再讀君書淚潸然”算作挽聯(lián),發(fā)到了有關(guān)的文學QQ群里。懂行的人,看到”一路走好“的橫批,就應該明白我的用意?!焙槲摹啊皦羧弧辈卦谄渲?,我想通過這種形式,告訴那些認識洪文的人。
很快,一首《悼念趙洪文》的詩就在山東省散文學會群里出現(xiàn)了:
我的震驚
喊不出聲
猶如我的痛
灌滿了鉛的重
在那個開始變長的白天
我看見你在白色的床單上
縮成一團
在年末最后的那個夜晚
你閉上了眼
讓元旦白成了花圈
你的微笑凋謝了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
我們感到了寒冷
雖然春天已經(jīng)不遠
我知道你心里有佛
你的樂和歡
都是一種參禪
悼念一個善良的人
只需雙手合十
他的靈魂就會涅槃
雙手合十,悼念一個人。樂莫樂兮心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不覺不知,時鐘已經(jīng)從2013年跳到14年了。外面有鞭炮,噼里啪啦的響起來了。1314,網(wǎng)上說是一生一世的意思。洪文,為了共同的事業(yè)和愛好,我們走到了一起,你是我們一生一世的朋友。
朋友,一路走好!
2004年元旦夜
4——嫦娥三號探月(二首)
□ 吳書泉
望 月
嫦娥奔月數(shù)千載,
天路遙遙無信來,
冰輪寒光依舊在,
廣寒宮門未曾開。
孤寒舒袖望鄉(xiāng)臺,
琉璃井水成淚海,
時光輪回常期待,
夢中桂花何人摘。
飛 月
千年夢想幾日圓,
萬里之遙咫尺間,
飛月之情難舍斷,
三妹再度赴青天。
月桂花開喜訊傳,
玉帝驚魂化夢魘,
今朝踏步在虹灣,
來日舞酒瑤臺前。
沾化國土資源局下河所
5——梅
□ 陳術(shù)柏
任憑北風吹,
不畏冰雪寒。
花開報春近,
暗香入心田。
鐵骨意志堅,
疏影愈凜然。
新紅不喧媚,
更盼春滿園。
諸城市國土資源局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