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出差在山西的興縣,看到縣城中到處在兜售西瓜,堆積在街道邊招人喜歡,于是就買了一個吃。回到賓館,才發(fā)現(xiàn)沒有切西瓜的刀子,于是就用手把它打開吃。猛然間,我想起了小時候故鄉(xiāng)晉南種的一種瓜—打瓜,它牽起了我的情愫。
打瓜,顧名思義就是用拳打開而吃的。我總感覺到這種粗俗的名字似乎不該用在這種瓜上,因為它是我們小時能隨便吃到的且不用花錢的食物,寄托了我們濃濃的情感。
我家當時也種過打瓜,一片遠離水源的地是它的歸宿。春天,多病的父親把土地深翻,然后把地整的平平的,最后種下打瓜種,全家人開始等待它的發(fā)芽、生葉。此刻的父親圪蹴在地畔上,嘴里叼著長桿旱煙袋,悠閑地吞吐著煙圈兒,似乎顧不上言傳,盯著土地上一窩窩的種植的打瓜籽。有時為了保墑,還在村口挑擔水來澆灌。山山峁峁,盡在他蹽開步子的腳下。他掙命地干活,堆摞著希冀,攆著時節(jié),希望改變我們“爛包”的光景。這片打瓜地寄托著他的所有,把我們家的爛壇場變得稍微體面些。
好在當年雨水豐沛,我家的打瓜豐收,綠油油的打瓜遍地都是,一個瓜秧能結(jié)好多個,不像西瓜一般就一兩個。細看打瓜,大小如家中的缽?fù)耄瑘A形,淺綠或墨綠色的,暗花有條紋,個個招人喜歡。圓溜圓溜的打瓜,父母視寶貝疙瘩拉回家,堆了一大院子。而對于幼小的我,只是喜歡打瓜清涼的味道,滿足自己對美食的渴求,又可以邀請小朋友在瓜堆中恣意玩耍,毫不隱藏自己的調(diào)皮個性。我們自管自己的肚皮,自管快樂地玩。
這個秋天的季節(jié),就是屬于我們孩童的歡笑的時節(jié)。我認為在瓜地里吃打瓜有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讓每個人心曠神怡。隨手挑一個打瓜,抱在涼蔭下,用拳頭砸開,豪爽地啃食,沒有絲毫的顧忌,或者說要講斯文。打瓜一被我們的拳頭砸開,一股股原野的清香立刻飄蕩開來,當然這主要是也泥土和青草的味道為基礎(chǔ)的。尤其在這個秋日的早晨,四野靜悄悄的,涼爽的秋風一陣陣吹來,四周一片肅靜。露水在植物的葉子上滾動。打瓜在翠綠的葉子間擺滿了埝坡上的黃土地上。用手一摸,冰冰涼的,很有一種奇特感,那是一種自然的冰涼。打瓜并不太甜,但清涼極了。熟透的打瓜里,白色或黃色的瓜瓤上整齊地排列著一圈又一圈成熟的黑籽,吃的人往往先用手摳起一塊塊清涼的打瓜瓤,然后趕忙往嘴里送著,因這時那甜甜的水,已順嘴流下,一股股打瓜的清氣、涼氣不斷地在田野里飄蕩,吃得人一個個歡歡喜喜。田野上,當秋天的太陽漸漸地升高了,當露水閃過光后,就淡去了,只剩下打瓜地里那濃濃的薄霧和清涼的打瓜氣息在傳遞著一種久遠而令人難忘的自然情誼和法則。當然,任何一個路過的人都可以隨便吃,任意吃,瓜的主人是絕對不會收錢的。也許你吃的越多,瓜的主人才更加高興,笑逐顏開。我們家里也遵守著故鄉(xiāng)這個美好的約定,希望鄰居們到瓜地里吃打瓜,不管瓜地里有人沒人。
另一種吃打瓜的地方就在主人的家里。你的到來主人總是笑臉相迎,然后搬來小杌子放在打瓜堆前請你坐,再幫你拿來一把切西瓜用的刀,任由你在西瓜堆里面挑,相中的就切開吃。當然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拳頭砸開,只有你不害怕自己砸痛了手掌。只有你吃的高興,主人總是笑呵呵的。有時村西頭的幾個人來到家里吃打瓜,主人家還有陪在邊上遞煙拉話,生怕得罪了人家,盡揀些好聽的話說,生怕一些沒楞沒沿的話惹得人家不高興。母親經(jīng)常用笤帚掃出一塊地方,用塑料紙鋪上讓人們在上面吃,大家都應(yīng)諾著,聊著家常事,慢慢吃著打瓜。有時,主人家還把打瓜送到鄰居家里去,讓他們幫著吃。如果是長輩或親戚,這樣做更不在話下。有的人挑的打瓜特別甜,幾乎與西瓜無異,估計是打瓜的變異品。但一般的打瓜甜度都不高,吃起來感覺很清爽。我特別喜歡黃瓤的打瓜,黑白瓜籽點綴在其間,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
但我們生活的窘?jīng)r依舊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貧瘠不是說變就立馬能變的。
無論在地里吃打瓜,還是在主人家里吃打瓜,有一種“吃俗”必須遵守,那就是打瓜可以靜心地去吃,但打瓜籽一定要給種瓜的主人留下。吃時,要注意先摳出一塊瓤,然后一邊吃,一邊將嘴里的瓜籽準確地吐在地上的瓜瓢里,留給種瓜人。這是一種“講究”的吃法。每當種瓜人來到瓜地,一見有人已將吃過的打瓜籽一顆顆盛放在瓜皮里了,他們就會笑著稱贊。如果一見滿地是瓜籽,種瓜人就會生氣地罵罵那個不會吃打瓜的人。當然你只要把瓜籽收拾在一起,種瓜的主人一般也是不會怪罪的。母親給家里吃打瓜的人鋪一塊塑料紙也是為了方便拾掇瓜籽,免得人家麻煩。送給長輩和鄰居的打瓜,他們也會在吃完打瓜后把瓜籽送回主人家的,當然免不了互相感謝。其實,吃打瓜,一定要把瓜籽給種瓜人好好留下,這不但是一種民俗,其實也是一種品質(zhì)。那是一種保護植物、愛護自然的品質(zhì),是人類的一種善良心理。因為種打瓜的人家主要靠瓜籽來增加經(jīng)濟收入的,打瓜子比較大,形如西瓜子,兩側(cè)邊緣為黑色,中間為黃色和白色?,F(xiàn)在我們在超市中隨便可以看到打瓜籽這種炒制的食品。
直到現(xiàn)在,我的耳畔一直回蕩著小伙伴們“打瓜開打啦!”但的的確確已經(jīng)很多年了我沒有聽到這樣親切的鄉(xiāng)音。故鄉(xiāng)晉南已經(jīng)看不到打瓜的蹤跡了,又何嘗能再吃到打瓜呢,又何嘗能吃到免費的打瓜呢!“三白”瓜代替打瓜占據(jù)了故鄉(xiāng)人心中的地位,我也與打瓜漸行漸遠了。我曾經(jīng)出差在蘭州,看到街上在賣打瓜,價格非常低廉,人們十多個買回家里。打瓜含不飽和脂肪酸很高,適合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食用。特別含有植物固醇這類物質(zhì),可以降低血液里低密度膽固醇含量。但打瓜籽一定是無法回收了,被拋棄在垃圾堆中了。
想想小時候吃打瓜的歡樂已經(jīng)蕩然無存!
懷念吃打瓜的場景,也就是拾懷念那過去的人們親密無間、濃濃鄉(xiāng)情。過去的歲月雖然清苦,但人們生活很快樂,很滿足,很充實!
2017年8月21日寫于成都家中
2017年8月25日修改
上一篇: 空阻隔不斷,歲月迢迢相望
下一篇: 說說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