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照——濟南長清靈巖寺地藏殿阿文/攝
刊頭題字——郝林(山東陽光正大建設(shè)管理公司)
1———珍惜土地愛我家園
作者——崔亞男
“地球是我家,保護靠大家”隨著一句眾所周知的話語,我的思緒插上翅膀,開始輕輕地飛翔、蕩漾。土地是偉大的,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她用自己甜美的乳汁哺育著我們,她把一切都無私奉獻給了我們??墒侨祟悾瑢Φ厍蜃隽硕嗌偬澬氖拢喊逊饰值耐恋刈兂闪嘶臎龅母瓯谂c沙漠;使一片片綠洲寸草不生;江河湖海形成了“彩色恐怖”;許多地方嚴重缺水..難道,這就是人們對“大地母親”的回報?我茫然….
大家應該都知道位于兩河流域的古代巴比倫王國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在數(shù)學、天文學、醫(yī)學和建筑學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由于不珍惜土地,致使土地遭到侵蝕,水土大量流失,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居住在那里的蘇美欠人不得不紛紛逃離家園,很多地方和鄉(xiāng)村變成廢墟,完全停止了小麥生產(chǎn)。原來一個土地肥沃、興旺發(fā)達的古巴比倫古國變成了不毛之地。
中亞地區(qū)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人為過量灌溉用水,亂砍濫伐森林,超載放牧,使草場退化、荒漠化十分嚴重,成為世界中大沙塵暴活躍區(qū)之一。
從世界上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例,我們深刻認識到:必須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源,是立國之本,而我國又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因此,合理用地、節(jié)約用地、保護土地就顯得更加重要。針對耕地不斷縮減,人地矛盾日趨尖銳的情況,必須大力宣傳認真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應用法律和經(jīng)濟手段,全面推進耕地的保護、開發(fā)和整治。
節(jié)約用地是指各項建設(shè)要盡量節(jié)省用地,千方百計不占或少占耕地;集約用地是指每宗建設(shè)用地必須提高投入產(chǎn)出的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化程度。從這些定義來看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珍惜土地資源,節(jié)約集約用地”。
土地這兩個字眼,她是多么平凡,而又是多么的偉大埃她孕育著萬物,她哺育著我們的人類。而我們卻又塢地蹂躪著她。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了你,花朵將沒有往日的嬌艷,樹木將沒有昔日的茂盛,動物將沒有昨日的歡聲笑語,我們也將沒有立足的余地。試想,這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人類啊,覺醒吧!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蒙蔽了自己的雙眼。為了這天地萬物,請“珍惜土地,愛我家園”,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保護這珍貴的每一寸土地,保護這立國之本----土地!
(昌邑市國土資源局城區(qū)分局)
2— 又到采苗插秧時
作者——張寶金
麥黃了,杏熟了,端午節(jié)的粽子也吃完了,一天天也就過去了,不知不覺地又到了采苗插秧種水稻的時節(jié)。
從小生長在黃河岸邊,對水有著深深的喜愛,不說水中仰泳狗刨的快樂,不說鉤魚摸蝦收獲時的喜悅,單就是在泥水中采苗插秧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宛如昨天。
我們村旱田改水田種植水稻大約是在1977、78年左右,那時每人分幾十斤稻子,大人們都舍不得吃,往往是碾成大米后,只留少部分,大部分偷偷地拿它兌換成玉米、小米、地瓜干。八九十年代,在濟南城區(qū)一說遙墻黃河大米還是很有名氣的。
水稻種植很辛苦,首先收割水稻時要先選籽粒飽滿,稻桿粗壯抗倒伏的,同時產(chǎn)量要高的地塊單收、單存。來年在芒種前十幾天,用石灰水浸種,一是消毒,二是去掉紕粒壞籽,浸泡四、五天后看稻粒水分飽和,快要爆殼時,將他們從水缸中請出來,均勻的撒到浸種時已打好的畦地中,俗稱“養(yǎng)苗田”,然后再撒上薄薄的細細地一層土雜肥。苗田基本上是以土雜肥為主,一米二三寬,兩邊留有培畦子取土形成的水溝,便于拔除雜草、撒種、排水放水。撒種后要放大水,高過苗田三厘米左右,傍晚還要排出水,讓苗田中的幼苗呼吸,早上再放入水。這個時期很重要,如果排水不暢,有可能爛掉剛要冒丫的稻粒。如果放水不及時,炎熱的太陽可能會曬死初出的嫩芽芽,同時也會被小鳥啄刨踩踏稻粒。這樣的過程堅持六七天的時間,大約在幼苗竄出水面兩三公分以后,只要保持養(yǎng)田中苗床上有水就可以了,直至幼苗長到二三十厘米就可以采苗插秧了。如果麥田中麥子收割不及時,還要控苗,防止稻苗瘋長。我上初中時就曾插過四五十公分的秧苗,就是因為收麥時下了雨,麥子收不了,地倒不出來,而苗田中的秧苗在好水好肥的滋潤下生長過快。生長過旺的秧苗往往插后成活率低,降低產(chǎn)量。
“大干部,歇班呢?”族中好說好笑的小名叫丑丫的嫂子戲謔道?!按竺走€要嗎?今年不夠分了,說的晚了就不給你留了?!币驗楹枚嗟耐瑢W同事都托我給他們買過大米,雖然比市場上賣的貴個三毛兩毛的,但同事同學都很明白的,為了吃到真正的黃河大米也從不計較。“好你個丑丫嫂,不說就不給留了,不給留,看二哥晚上怎么收拾你。”老實的二哥接過我遞給他的煙憨憨地笑著不說話?!跋滤畮兔Σ擅纾擅缥揖徒o你留,看你的那大肚子,還能不能彎下腰?!薄袄媳拘辛耍涣?,你別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痹趪Z叨閑聊中,在嫂子們的嘰嘰喳喳中明白了一本經(jīng)濟賬,正如丑丫嫂說的,不提前預訂,真有可能吃不到純正的黃河大米了。育苗的辛苦不說,單算采苗、插秧、收割、肥料及水費大約就要七八百元左右的成本,每畝水稻產(chǎn)量好的在600公斤左右,出米率在百分七十左右,大米的價格每斤兩元三四,細算下來每畝地也就賺一千多點,這還不算丑丫嫂和二哥的工錢。采苗采的有點累了,直起了腰,看著過去三四百畝地的養(yǎng)苗田,經(jīng)過多年的蠶食,漸漸縮小到了不足百畝了。防汛路兩側(cè)五百多畝稻田已改成了苗圃、園林。嫂子們把承包地租給公司每畝地每年給一千斤麥子,在園子里打工還能賺近萬元,這樣的經(jīng)濟賬明白賬都會算。這就是嫂子們都愿意去那里打工,而不愿意耕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原因。
一家一戶的聯(lián)產(chǎn)承包制已不再適應現(xiàn)在的形式了,大生產(chǎn)大農(nóng)業(yè)的模式還有點模糊,莊園式的經(jīng)營、大戶種地的雛形已在完善發(fā)展,還有多少人能體會到采苗插秧的辛苦與快樂?當黃河的鯉魚刀魚已成珍品時,當野雞狗獾成了保護動物時,當黃河大米、脆香蓮藕也要預訂時,我們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更應該想想是為了什么,我們真正的應該擁有什么?
當“姜你軍、蒜你狠”成為過去時,當污水打入地下、自己吃的姜不用神農(nóng)丹的生產(chǎn)方式方法存在時,你要做點什么,我要做點什么,社會要做點什么,我們一定要認真負責的干點什么。
(濟南市國土資源局歷城分局唐王所)
3——鄉(xiāng)下看落日
作者——趙方新
一次偶然的機會,回到鄉(xiāng)下,又看到了闊別多年的鄉(xiāng)下落日。
我對鄉(xiāng)下再熟悉不過了,生于斯,長于斯,一草一木至今還記得我的小名,見面就能脫口而出。蟄居小城已差不多十年,關(guān)于鄉(xiāng)下,有些陌生,有些遠了,聽到任何一點那兒傳來的音訊,都會讓我久久懷想。那天午后,正與朋友對弈,聽見有人叫他,才知道他要回老家去“幫麥”,我的心怦然而動,就說:“我也去湊個熱鬧吧!”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們幾個擠在駕駛樓里,似乎都很興奮,高談闊論,這哪像是去參加勞動,地地道道是些閑散人員游山玩水。顛顛簸簸,七八十里的路,不一會兒就到了,朋友的父親正在地頭,已為我們備好了木叉。人手一柄,把已割倒的麥子打打鋪兒,叉起來,像一朵云,忽悠甩進車廂。有板有眼,有點像做韻律操,體內(nèi)流動著被腳下的泥土煽起的親和力和實在的快樂。車垛越打越高,勁頭也在一陣蠻干之后,差不多揮霍殆盡,手腕發(fā)軟,腿腳發(fā)酸,動作滯澀了許多,汗水濕透了全身。看看朋友的父親依然干得從容不迫,一點沒亂方寸,便有些慚愧在心底泛起,——我們這些挪到城里的莊稼,不久以后再到鄉(xiāng)下,卻都要水土不服嘍。
田野里的悶熱漸漸消退,小風絲絲熨貼如一杯清茶,同體內(nèi)的疲憊絲絲入扣。太陽正悄悄地遮去刺目的熾光,溫和地打量著大片大片的麥地。
趁著車子回家卸麥子的空檔兒,我坐在地頭的一座石橋上,歇乏。
忽然我的整個身心被一種亙古以來就有的寂靜籠罩,哪怕一點微響都那么逼真:麥鳥低低的啁啾水銀一樣滴在溪水里,游魚的噗啦聲格外脆響,牛哞聽起來卻特別曠遠……一種沙沙的像春蠶似春雨如同風的步履在木葉上走過的聲音,在耳膜上清晰起來,是什么呢?我極目望去,厚實的麥田凝然不動,一層若有若無的淡藍的蜃氣繞著閃閃的麥芒。這兒的麥田如此開闊無礙,足以讓人廓清胸臆,大口吐出積壓的陳年不快。橋下明亮的水面上,一只只褐色的水蟲停止了滑動,水草仿佛無心地搖曳著一團朦朧的翠影,絲絲縷縷的云羽投下潔白的柔紗,如同被魚兒銜住了,揉揉皺皺地流動,仿佛一個做成標本的夢掛在那兒,供水族們參悟。是什么呢?莫非是我的幻聽,是鄉(xiāng)下的妖魅轉(zhuǎn)動回憶的車輪,拉著一車楚楚動人的童年的精靈向我逼近?我啞然失笑,像這種能制造種種想象并喚起我們骨子里的神秘感的聲音,除了她還有誰呢?
這就是鄉(xiāng)下的落日。我張大了瞳孔肆意地去親近她,去她的腮邊留下一排淺淺的齒痕。久違了,我的鄉(xiāng)下的戴草帽,莊稼地里穿行的親戚,鄉(xiāng)下的魂兒。她淡淡的神情,唇邊仿佛噙了一朵盛開的花,如此端莊而雍容,像遠離塵間的神仙,又如此貼近我們的生命。她似乎紋絲不動,只任偷偷跑來的晚風咬住火紅的裙角,蕩秋千,卻又分明是一寸寸輕盈降落。她的降落簡直就是舞蹈,紅蘿卜似的赤足,夢一般踩踏著云河的浪花,緩緩走過被我遺忘的田野,用一把把火苗似的輕歌灼痛業(yè)已麻木的鄉(xiāng)情,柔軟我心靈的土壤。
她輕舒廣袖,暮色也不能驚動她的從容,默默地佇立在麥地的盡頭,端詳著蕓蕓眾生,似有所囑,又不動聲色。她溫柔靜美的眼神,流光溢彩,有一千種一萬種內(nèi)涵要你去讀,去咀嚼,去體味。
鄉(xiāng)下的落日絕對是這個世界上,大自然最富有靈氣最富有生命張力的一筆,她以廣闊無垠的藍天和大地為背景,讓深沉的夜色拉上厚重的幕布,讓星光主持新的節(jié)目。
鄉(xiāng)下的落日不是隔著城市的高樓和喧囂的那種,灰頭土臉,行色匆匆,連一聲招呼也不打,鉆進破舊的公交車,或打的回家。
鄉(xiāng)下的落日就在我們的心頭落下,伸伸手就能摸到她新鮮的臉蛋,彎彎腰就能嗅到她溫乎乎的氣息。鄉(xiāng)下的落日領(lǐng)我們回家,從天空,從四季,從奔波的驛站,從失落和生死愛恨的痛苦,回到燈下,回到火爐旁,回到母親的眼前。
車子來了,打好垛,爬上車頂。我抬頭看見一碗明月細細照著,天地一色,落日后又有這番景致,真是難得。
(齊河縣作家協(xié)會)
4——高密東北鄉(xiāng)
(歌詞)
□魏修良
高密東北鄉(xiāng),
一片紅高粱,
紅遍了大中國,
紅到了諾貝爾的故鄉(xiāng)。
只因平安莊出了個會講故事的人,
作家莫言寫出的故事正在世界飄蕩。
天南地北探尋這個有故事的地方。
高密東北鄉(xiāng),
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青石板鋪就的小石橋,
世界各地的腳印在踏訪。
當年打伏擊的孫家口,
男男女女唱茂腔。
彎彎的膠河蛙聲一片,
老祖屋的土墻歌聲飛揚。
拔一顆透明的蘿卜紅彤彤,
摘一團軟軟的棉花白又亮,
走一走當年的九九青殺口精神抖擻,
喝一碗濃濃的高粱酒心雄膽壯。
生死疲勞頂天立地一聲吼,
豐乳肥臀威風凜凜笑檀香。
高密東北鄉(xiāng),
聲名傳四方,
忘不了的紅高粱,
忘不了的平安莊,
忘不了這個有故事的地方,
忘不了天地之間有美麗的中國大夢想。
高密市國土資源局
5——土地之子
-----獻給土地母親的歌
□黨才奎
土地--我的母親
我在你身子里孕育
十月懷胎呱呱墜地
我是你的孩子
暗色的肌膚
將骨骼緊緊包裹
牙縫里的倔強
拔成一聲聲脆響
陽光將生命一寸寸磨合
我用結(jié)滿老繭的手掌
把自己與土粒綴成項鏈
我用殘損的膝蓋
一次次地膜拜土層下
那先輩的靈魂
我用露珠與汗水
釀造大地的金黃嫩綠
我是你的孩子
讓豐盈的眼睛長滿微笑
讓鄉(xiāng)音喂養(yǎng)我的精神
我是你的孩子我更加懂得
用一顆心去理解季節(jié)
用一雙手去解放土地
在你的節(jié)日
---六二五
我用沉默的歌兒
書寫土地母親的精魂
陜西柞水縣國土資源局
6——麥收
□李增
麥浪翻滾遍地金,
機收歸倉福滿門。
惠農(nóng)政策及時雨,
五谷豐登夢圓馨。
鄒平縣國土資源局
7——萬山秋葉紅片片丁力(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