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看松
來源:作者:詹海燕時間:2013-01-22熱度:0次
“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BR> 提起井岡山,在我腦海中總是會浮現(xiàn)出綿延不絕的翠竹。而我真正來到井岡山,看到五百里井岡不止是那挺拔的翠竹,更有遍野知寒的松。它們齊刷刷地站在山崗,如同颯爽英姿的士兵護(hù)衛(wèi)著這片紅色的土地。它們與翠竹交融成了漫山遍地的綠,隨山勢起伏,時而輕輕地?fù)P起,時而低沉俯身,到處流淌的是奔放、灑脫的綠意。
井岡山的松,密密匝匝。不論是在巖縫,還是在厚土之中,也不論是在腐朽的落葉上,還是在絕壁之上,松樹都能落根都能生長,生命力極強(qiáng)。我曾在去黃洋界哨口參觀途中,看到一棵小小的松樹,它在一閃而過的路旁牽引著我的視線。小小的松樹生長在路坎上,這株小苗剛發(fā)出來是完全是直的,后來由于修路的影響,它的根部完全暴露出來,枝干斜伸在路的上方,樹枝完全扭曲變形,整棵樹看起來搖搖欲墜。雖然這株幼苗生存條件如此險惡,但它仍然頑強(qiáng)地把根系向著松軟而濕潤的紅土層斜扎下去,吸取水份和營養(yǎng),枝干呈倒C形向上,拼命汲取生長的陽光,它在與自己的命運抗?fàn)?。五年后,?dāng)我再次來到井岡山,那株小小的松樹更加茁壯,更加青翠,在夏日的晨光中迎風(fēng)搖曳,同山坡上千萬棵井岡松組成了蔥蔥郁郁的綠色海洋。
井岡山的松,層層疊疊。走在幽深的林間,四周靜得出奇,即便是輕微的風(fēng)吹草動,獨行的人也會把自己驚出一身冷汗。當(dāng)薄如蟬翼的陽光艱難地從漫天枝葉間透過,松林就變得斑斑駁駁多姿多彩,一條條眩目的光線或是一塊塊大小不一閃動的光斑,誘惑著林中的生命。鳥兒在林間鳴唱,受了驚擾的螞蚱撲地從草叢上跳開,倒把自己嚇了一跳,我不由放慢了腳步。這里每一片針葉、每一根草莖后面,都似乎隱藏著一個鮮活的生命,它們自由自在,這是它們的生存空間。
“松”字拆開,為萬木之公,處于尊貴之位,松樹偉岸如君子,有“歲寒三友”之譽(yù),樹冠篷松而不緊湊,松由此得名。松又是常見之樹,不因身份尊貴而風(fēng)光獨領(lǐng)。雖說是松的世界,但其他雜樹處處可見。不說那低矮的青杠、修直的柏,不說那叢生的杜鵑、纖巧的槭樹,只說與松相陪伴的滿山藤蘿,一路看去,樹和藤是那么和諧、那么親密。藤依附著松,吸取腐敗的葉作養(yǎng)料,在樹下織一張纏繞的網(wǎng),讓各樣兒的小蟲在藤網(wǎng)中安家。松是耐旱作物,正因有了藤及草叢的依附,可吸取多余的水份,松才能生機(jī)勃勃充滿活力。
井岡山位于羅霄沖山脈中段,易守難攻,五百里井岡巍然屹立。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lǐng)秋收起義的部隊上了井岡山,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從此井岡山聲名遠(yuǎn)遠(yuǎn)播,有了“天下第一山”的美譽(yù)。當(dāng)年工農(nóng)紅軍上井岡,因為這里山高林密,可為依托。無邊無際的井岡松正好用于革命戰(zhàn)爭需要,主干做炮,土制的“松樹炮”讓敵人魂飛膽喪,樹枝用于搭建房屋,枝干用做戰(zhàn)事修建堡壘陣地,即使是看似無用的枝葉也用來燒火做飯,讓處于包圍割據(jù)中的紅色政權(quán)不斷壯大。
井岡山充沛的雨水、溫暖的陽光滋養(yǎng)了這片富饒而神奇的土地,也燃燒著共和國開創(chuàng)者壯烈的情懷。那時井岡山也有花朵般美麗的姑娘,而她們一樣地把花樣年華付予神圣的事業(yè)中去;那時井岡山也有纏綿的歌謠斑斕的花兒,在這浪漫得足以讓人陶醉的地方,而共和國的開創(chuàng)者們浪漫情懷卻更加深沉醇厚。無邊無際的松便是當(dāng)年的見證,走在林間,耳邊有歡聲笑語,一片寧靜詳和。聽著陣陣松濤,似乎在歌詠那段難忘的歲月,心里深處涌出一種豪邁和激蕩的情懷。
松樹遍布山野川谷,樹干堅固可常年不死,但就是這樣常年不死的松,卻在白區(qū)統(tǒng)治中變得蕭瑟。在“石頭要過刀、草要過火、人要換種”的殘酷殺戮中,青山變成了荒嶺。直到解放后,井岡山又重?zé)ㄉ鷻C(jī)。如今翠竹與松柏裝扮的井岡山綠意盎然,綠色井岡與紅色井岡交相輝映,一片和諧寧靜和繁榮。
離開井岡山很久了,但那蔥蔥郁郁的井岡松時時出現(xiàn)在腦海中,那陣陣松濤常常在耳畔響起,讓我不能忘記。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