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杏里的“幸福”
陳曄
街上,突然之間“冒出”了杏兒。
六月間,杏兒黃熟,意味著麥子要熟了。
試著買了一斤,口味還可以。自從去年在張家口扶貧品嘗了原上供佛杏兒,看杏就躲的人們逐漸改變了杏是酸的看法,原來人間還有這么好吃的甜杏兒。只是,我沒有盡到責(zé)任,沒讓家人嘗到。我便和村里的老書記商量,春上給了我?guī)讉€樹枝,讓有嫁接技術(shù)的父親把大杏“引回” 老家。
山里人誰沒有吃杏兒的經(jīng)歷呢?
只是我們那里的山杏兒品種不好,多半品種酸苦,好吃的幾棵不等熟,就被孩子們吃了青杏兒。我可記得,村里那些懷孕的嫂子們盯著要杏兒吃,懷孕的她們愛吃酸口了,酸兒辣女,杏兒還能判斷出男女,所以,一旦杏花落,有了小杏兒,愛跑跑顛顛的孩子們就有了“任務(wù)”,去給她們摘杏兒,一直摘到核兒黑苦不能吃。小杏兒酸,在沒有零食可吃的年代,無疑是一種饋贈??绰短祀娪?,容易瞌睡,吃幾顆小杏兒就能堅持到電影散。我們盼著杏兒熟,熟了,伙伴們?nèi)シ皆綆X摘杏去。有的是中午休息時間,有的是放學(xué)后。杏核兒能賣錢兒,吃了以后,就把杏核兒帶回家,賣杏仁;杏核兒還是孩子們的玩具,有一個蹦杏核兒的游戲,伙伴們在地上跪著蹲著,用手蹦住對方的,贏了就成了自己的。
春賞杏花是春天必不可少的美景。家里杏樹多,有的是種的,有的是松鼠吃后叼到哪兒長出來的,有的是風(fēng)刮過去的。山山嶺嶺、溝溝洼洼都是杏花,春天開得時候,滿山粉紅,很是迷人!
家里的杏樹好品種不多了,加上山杏兒不值錢,也沒人用心管理,自生自滅。甚至,熟的時候也沒有人去打,都讓松鼠們撿了“便宜”,每天悠閑地在樹上“嗑瓜子”一樣的嗑杏核兒,也有的是被鳥兒們啄食的,一種野蜂也愛吸黃杏兒,把身上的刺扎進杏肉“吸”去甜汁。大概是所處年代不同,生活條件有異?,F(xiàn)在可吃的水果多了,孩子們都出去上班了,家里小孩子們依然喜歡摘杏兒,但沒有我們那個時候的熱情了。
在張家口,我遭遇到最大面積的也可以說是波瀾壯闊的杏的海洋,從開花時的欣賞萬畝花海,到七月的杏兒熟,對杏樹和杏兒有了更新的認(rèn)識。張家口人民的脫貧致富一直被人牽掛,張家口種杏還是與一位老領(lǐng)導(dǎo)韓直飛有關(guān)。他為了張家口適合種植什么,做了多年的調(diào)查研究和試驗,最后確定了杏樹,并開始大面積種植。我在鄉(xiāng)政府看到了一本書《小杏樹大情懷》寫的就是他。在《張家口十年》書里也有他的介紹,這位值得敬佩的老領(lǐng)導(dǎo)為張家口引來“搖錢樹”??糠N大杏,張家口人民有了經(jīng)濟收入,改變了種植面貌。
所扶貧鄉(xiāng)大田洼鄉(xiāng)大井頭村處于桑干河南岸海拔900-1000米的臺地(我叫它原上)鳳凰山下,大杏種的也很多,而且有自己的品牌——供佛杏。因其土質(zhì)好、陽光充足,這里的杏兒個大、肉厚、甜度高,且杏仁兒也是甜的,可以吃,在飯店里是一道搶手的菜。杏干生吃或者泡水喝,能開胃去除油膩。草原一帶吃牛羊肉多,張家口的杏干成批的順著張庫大道銷往內(nèi)蒙,甚至出口,品相好的能賣到30-50元。種幾畝大杏比種糧食合適,杏樹成了搖錢樹。原上的杏兒也成了走親訪友的珍貴禮品!
杏兒熟的時候,一天早晨,村里78歲的老人——我在扶貧時認(rèn)識的“忘年交”把我?guī)У奖ね馑男訕涞乩铮訕涞乩锓N著油菜。天旱地塊板結(jié),我拿起鋤頭和他鋤草,累了也不嫌臟,我們倆坐在田頭的地上拉家常,他覺得和我貼心。等到杏熟要賣的時候,他一個人弄不回去,沒有人幫忙,一個人摘下一筐,用自行車馱回去。清早,我得到消息,跑到他家告訴他,并和他到地里,幫他從樹上下杏兒,再用自行車馱回來,讓他賣了高價。今年杏兒熟了,誰會幫他呢?天高路遠,原上的杏樹今年是否受到霜凍,是否減產(chǎn)?每年的杏兒是他們的主要收入。杏兒熟的時候,是原上最忙碌的。摘杏兒、曬杏兒、烤杏兒,一家家忙活得沒有了時間觀念,飯也顧不上好好做,中午泡袋兒方便面代替他們的糕。平常每天中午是必須要吃糕的。
山杏酸苦多半退出,只在春天看杏花開,讓人們認(rèn)識和感知春天。要吃真正的杏兒,你得到張家口,這里的大杏兒才是最好吃的。既能去泥河灣里尋找我們?nèi)祟惖陌l(fā)源地,感受壺流河桑干河的文化,還能吃到甜甜的供佛杏兒。去年,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挑大的稱了一下:六個大杏一斤!這是杏里的極品!
遇到供佛杏和世間最好吃的杏兒,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而且還能吃出文化和歷史,還能幫助原上人增加收入,吃到“名杏”還能奉獻愛心,真是一舉多得,“幸福”的含義里又多了一層“杏?!?nbsp;!
這舌尖上的“幸?!保拇_與眾不同!
2017年6月11日
【作者簡介】
陳曄:作家,詩人。石家莊市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河北省民俗文化協(xié)會理事。高級政工師。民俗學(xué)者。長期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及歷史文化企業(yè)文化民俗文化研究。中國煤炭科學(xué)技術(shù)志首批特聘撰寫人。出版有多部個人著作。2016年在張家口陽原縣精準(zhǔn)扶貧。
陳曄:石家莊市裕翔街167號 051431
電話及微信:15533113780 郵箱:997787809@qq.com
上一篇: 雙港老街印象
下一篇: 故鄉(xiāng)晉南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