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書
——與書為伴之二
讀小學四年級時,到我的一個同學家玩,發(fā)現(xiàn)他家有一本《水滸傳》,我喜不自勝。雖然我在未入學時已經(jīng)聽三叔讀過《水滸傳》,但那畢竟已經(jīng)是過去的事了,且對有些情節(jié)、人物還是懵懵懂懂的。此刻發(fā)現(xiàn)的《水滸傳》,還是我第一次真實地看到、摸到的,于是就愛不釋手了。經(jīng)我的同學同意,我就借讀了。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長篇小說,且又是古代文學,無論是語言(古人用語)、還是文字(繁體)都有障礙。但這并沒有影響我的閱讀熱情,借助一本《新華字典》,我就開始了我的閱讀人生了。
除了放學在家閱讀,我還帶到了學校擠時間閱讀,甚至還會忍不住在上課時偷偷閱讀。一次,當我正在津津有味地偷偷閱讀時,不幸正好被班主任逮個正著。由于怕影響別的同學,老師并沒有訓斥我,只是不容置疑地把書收走了。對于把書收走,我并沒有害怕,因為那就是他家的書,還寫有他的名字,我相信他肯定不會把書怎么樣的。果然,課堂上他沒批評我,下了課后他也無事一樣,我也就無事一樣。過來兩天,我就又通過我同學之手,把那本《水滸傳》借到手了。只是,這次我再也沒敢在上課時偷讀了。
上五年級時,是在離我村7里之遙的雙木營小學讀書(因為我村只有初小,雙木營小學是完?。_@時,我的“天地”更廣闊了,接觸的同學更多了,因而也就能夠借到更多的書了,一致使我的讀書興趣一發(fā)而不可收。那時,基本沒有家庭作業(yè)的,我就幾乎把所有的課外都用在了讀課外書籍上,我很快就成為老師、同學一致公認的愛讀書者。名聲在外之后,同學們也都樂意給我借書(由于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遙遙領(lǐng)先,我也樂于幫助同學解答難題)。那時,我們學校五、六年級都辦有自己的圖書箱,就是同學們把自己家中的藏書拿出來供本班同學閱讀。而當我升入六年級時,五年級還專門為我提供方便——我可以借讀他們圖書箱里的書籍——這在當時,我是學校唯一可以享有此項“特權(quán)”的了??梢哉f,高小兩年,我還真讀了不少課外書籍。
不幸的是,正當我積極準備考初中時(那時,考初中是很難、很難的,不少學校連續(xù)幾年都是“白板”。而我有幸被學校列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數(shù)學作業(yè)是別的同學的一倍以上,作文是一天一篇,我也是信心百倍發(fā)誓要考上初中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我只得“輟學”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了,而且是一干就是兩年半(1966年7月至1969年2月,直到“復課鬧革命”才開始讀初中)。在這兩年半中,我更是沒有閑著,凡能找到的書,都會如饑似渴地讀啊讀。這期間,我的其它課程丟了,但我的語文基礎(chǔ)卻更扎實了——讀書使我更充實了!
其后,上高中、高中畢業(yè)回鄉(xiāng)勞動、重新考大學、參加工作,我跨越了人生的幾個階段,但我的閱讀習慣一直沒改。參加工作到地質(zhì)隊后,工作地點大都是在深山老林,開始根本就用不上電,鉆機為每個人都配一盞馬燈照明??梢哉f,我的馬燈是全鉆機最干凈的,每天我都把它擦得锃亮,不僅擦玻璃燈罩,連燈體都擦,可以說是一塵不染的,我喜歡躺在床上看書,我的馬燈無須墊任何東西就直接放在床單上。為了方便看書,我還用硬紙包在馬燈的“提兒”上,就像臺燈的燈罩,用一個大夾子夾在燈架的柱子上,隨便調(diào)整燈罩的角度。在那盞馬燈下,除了我的專業(yè)書籍外,我還看了無數(shù)的其它書籍:中國古典文學、外國文學、中國通史、世界歷史、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寫作教程,還看了大量的報刊、雜志(那時,隊上是為鉆機訂報刊的)……可以說,我的知識積累,不少都是在那盞馬燈下完成的。
后來,我回機關(guān)工作,學習條件更好了,所接觸的書籍更為全面了,我的讀書熱情就更高了。
直到現(xiàn)在,我每天都還要讀書的,一天不讀書,就覺得缺少了什么東西一樣。讀書,成為我日常的必修課,一如一日三餐一樣,一頓都不可少!
2016年12月18日于莫測書屋
上一篇: 陪護
下一篇: “圣誕節(jié)”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