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弄石林
卿仁東
(一)
長弄石林是一處引人入勝的地方。
它位于越城嶺的連綿起伏的群山之中。每當秋高氣爽、晴空萬里的時候,站在它的最高處可以看見“金龍”從舜皇山奔來,“泥龍”匆忙從紫溪那片山嶺出門迎接,蒼山如海,連綿成十里“長龍”,一幅十分溫馨的迎客畫圖。當?shù)厝苏f,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清晰地看見舜皇山下的大廟口小鎮(zhèn)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五顏六色。
走進長弄石林,那些古樹、奇石、幽巖,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二)
長龍石林上的附著物都十分古老。
穿過一座小二型水庫的庫尾,就到了長弄石林的入口。
這里有一座古廟叫金竹秒廟(也叫金雞庵),旁邊古木蔥郁,流水潺潺。據(jù)說廟里的兩尊石菩薩十分靈驗,每當天干火旱、禾苗枯萎,老百姓抬著它們到山下的雞籠寨轉一圈,做一次道場,便天降甘霖、大雨滂沱,緩解當?shù)睾登?。百求百應,從不爽約。
如今廟宇雖已經(jīng)毀于“文革”那場浩劫,只留下一間簡易的石棉瓦房,但香火依舊繚繞,三塊刻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和改革開放初期的石碑,依然散發(fā)出縷縷古香。
金竹巖的左邊有一條上山的大約60公分寬的古石板路,曲曲彎彎在幽深的原始森林里蜿蜒,早已被古人踩得油光泛亮。據(jù)說這是一條通往老縣城的路。
路的兩邊是古樹和石林。因為長弄石林是長弄村唯一的“水源山”、老百姓心中的“圣山”,老百姓一直把它當作“神”來對待,幾百年如一日,保護者它們,哪怕是大煉鋼鐵也決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它,所以這里古樹參天,種類繁多,成了植物王國,是一片原始次森林。這里很多古樹已經(jīng)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林業(yè)部門掛牌保護的稀有珍貴植物有幾十個品種,被稱為“天然植物園”。
這里有很多古老的白檵木。在古石板路邊的那棵白檵木為“白檵木之王”,已經(jīng)長成蒼天大樹,雖已經(jīng)空心,但它依然頑強地在巖石上生長。據(jù)省林業(yè)廳胡教授分析,此樹樹齡至少在600年以上,拖運到山外價值在20萬元以上。
這里的黃檀木高大挺拔,一柱擎天,樹皮像穿山甲的鱗片層層覆蓋。其中一株,兩米后開始分杈,需要五個人合抱才能圍住,被譽為“樹王”。在樹王旁邊有一棵石楮木,分杈后斜倚在石林上。
這里的皂莢樹被稱之為“樹精”。長在石頭上,樹干斑斑點點,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活生生一張人臉。在它附近有很多藤本植物纏纏繞繞,在亂石山上依傍,隨便一根都有水桶那么粗。最為奇特的是,有一根老藤像一條巨蟒,倚在石山,引蛇出洞。
這里的古樹,它們都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有些甚至長在石頭上,它們不斷地溶解石灰?guī)r,將巖石變成泥土,變成自己需要的營養(yǎng),然后在上面舒枝長葉。
數(shù)萬年來,這些原始次森林在陽光和雨露的滋潤下,在石林上生長、繁茂;在時間和歲月的風刀霜劍下,在石林上變老、倒下。長弄石林沒有產(chǎn)生任何怨言。
長弄石林它甘愿寂寞,從來不張揚自己。相反,它借著這些原始次森林,歸隱在深山老林、涵養(yǎng)水源數(shù)萬年,不與外界接觸,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千年、一萬年默默無聞,一千年、一萬年守候著那片山嶺,那方山民。
它總是冷眼觀世界,堅守動天地,傲骨向日月。
(三)
長弄石林之所以被譽為石林,是有它的奇特之處。
它不同于云南石林,平地崛起,也不同于亞龍灣石林,立于水中,而是隱于古木之下,立于幽洞之上。它沒有云南石林的偉岸,也沒有水上石林的靈秀,但是它別具一格,如夢似幻,綠色環(huán)保。
這里的石頭都奇形怪狀。有的大如房屋,有的小如小凳;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鋸齒;有的似蟒蛇出洞,有的似長橋臥波;有的頭上戴綠帽,有的腳下長花草;有的遠看如兔、近看如屏,有的遠看似椅、近看如林;有的像一把太師椅,四周石峰林立,圍成屏障,只留一個出口,有的像一座城堡,四處留有射擊口……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那里有一塊“蓮花”寶地。四周是石林,中間是一塊不很大的黃土地,極像一張巨大的太師椅。且留有一個一米見方的出口。任何人見了都會驚嘆大自然的神秘莫測。村民介紹,有一個外地風水先生見了此寶地后,不遠千里將自己的古人喬遷到此占地。從此以后山下的雞籠寨不再安寧,整日里雞鳴不已。自然的和諧,決不允許人為的破壞。
這里的石頭色彩多樣。它們都披上了深綠色或者草綠色的外衣。它們不再是灰白色,都染上了森林的顏色。它們頭戴綠帽,隱藏在大樹之下,橫臥在荊棘叢中。春天它著新衣,或嫩綠,或者萬紫千紅;秋天,它著舊裝,或黃或紅,色彩斑斕。
這里的石林排列別致。它面積不大,四、五百畝而已,周圍還有許多連綿起伏的群山。它分布在山腰和山頂,隨意擺放,亂石穿空。走進石林,有荊棘叢生的林間幽徑,也有花草誘人石板小路。既有連綿的石林,也有平地崛起的獨石,還有獨成一方的“小院”。
長弄石林以它獨特的形狀,讓人頓生對大自然的探索之心。
(四)
長弄石林之下是美麗的地下溶洞。
這里的地下溶洞很多。有水洞,也有旱洞,有大洞,也有小洞。水洞很深需要帶繩子才能下洞探險,旱洞只要有照明燈就可以深入其中,一睹芳容。小洞鐘乳石眾多,且多姿多彩,非常漂亮;大洞多洞相連,怪石眾多,鐘乳石層次分明,雪白如玉,在燈光照謝下,浮光耀眼。
戰(zhàn)爭年代大洞曾經(jīng)作為村民的避難所,駐扎過軍隊,幫助村民躲避過自然的和人為的災難。傳說大洞原來叫做金竹巖,因為有一村民尋找水源,在溶洞里被一只金雞與一條巨龍守住水源分岔口,平分水源,任何人不得多占多要。村民們被金雞勸了回來。從此汩汩的水流不分晝夜平分給附近的村民,后來這個巖洞改稱金雞巖。在這里金雞不僅報曉給天下人以黎明的提示,還給黎民百姓平等的希望。
金雞巖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巖洞,開口在山腰,入口給人萬丈深淵之感,給膽小者一個下馬威。但進入洞穴里,越過小石門,巖洞就像電影《地道戰(zhàn)》里的地道,巷巷相通,巷巷驚奇。鐘乳石奇形怪狀,有的像眼鏡蛇翹起的蛇頭,有的像垂懸的掛燈,有的像從天而降的幕布,有的像姑娘的絨帽,有的像山中的松鼠,有的似出水的海豚…手電一照,它們雪白發(fā)亮,銀光閃閃。抬頭往上看,有些地方還漏進一些白光,那是巖的天窗。低頭下看,流水剛剛經(jīng)過,河沙般的泥土,濕潤而潔凈。
據(jù)說,整個石林地下都是溶洞,是一處世人很少知道的世外桃源
(五)
如果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那么長弄歸來還看石嗎?我想,我還是會去長弄看石林的。我去過長弄一次,我還去了第二次,今后我還想去第三次,第四次……
村支書和村主任都告訴我,那里還有淹沒在水下的仙人腳印,那里還有壁立千仞的石壁和石棚,那里還有雞籠寨……
驚聞長弄次森林,不敢人云又亦吟。多次驅(qū)車游此地,石林實在太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