鏺草,對我記憶特別深刻。因為那是我兒時記憶的一切,是我對那段苦難歲月最好的追憶。
鏺(po)是故鄉(xiāng)晉南土地上所特有的使用字,就是“割”的意思,鏺草就是割草。這個字在古代北方黃土高原上使用比較多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鏺草和鏺麥已經(jīng)遠離了故鄉(xiāng)人的生活。尤其鏺麥已經(jīng)變成了機械化,于是大家就很少用到這個字了。其實,我原以為“鏺”這個字就根本不存在,只是我們晉南人一個土話的發(fā)音,直到讀了故鄉(xiāng)的一個鄉(xiāng)土作家的文章《鏺麥》,才對這個字有了深刻印象。鏺就是用鐮刀、釤刀等有刃工具掄開來割草、谷物等。我仔細(xì)端詳這個方言漢字,心里有著莫名的親切。
那個時候,家里很窮,土地剛開始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貧瘠的土地產(chǎn)出還是很少,我們的生活難以為繼。當(dāng)時父親的身體非常不好,地里的活也做的很少,并且經(jīng)常要去運城看病,醫(yī)療費我的家庭根本承受不了,并且向鄰家借了不少的錢。于是家里開始養(yǎng)殖兔子,增加家庭收入。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當(dāng)然兔子的草料就由我全包了。利用放學(xué)回來的時間,在地里轉(zhuǎn)上一圈,就鏺回來一筐草。
鏺草時,鐮刀的最好搭檔就是籮筐,它盛著草盛著我的希望。籮筐就是用楊樹條、柳樹條或果樹條編制而成的,那錯落有致的枝條經(jīng)過華麗轉(zhuǎn)身,成了我們晉南家庭的必備品。也有竹子編的筐,算是籮筐中的精品,因為晉南人并不適應(yīng)竹子的生長,竹子要從南方運過來,所以顯得比較昂貴,只有有錢的人家用的起這樣的籮筐。在我們家里,籮筐是用一般的白楊樹枝條編制而成,看起來比較粗糙??蓪τ谖襾碚f,能用這樣的籮筐已經(jīng)是奢華的了?;j筐不僅在鏺草時用來盛草,在撿柴的時候用來裝柴,在收紅薯的時候用來搬運紅薯,總之用途是很廣泛的。鐮刀就是村上的鐵匠鋪打出的,簡單地在砂巖石上打磨的較為鋒利就可以了,因為鏺草并不需要很為鋒利的鐮刀。有時找不到鏺草用的鐮刀,就用鏺麥的釤鐮刀替代,只是要注意不要割傷自己的手就行了。
從學(xué)?;貋?,推開家里的柴門。其實,此刻父母還在責(zé)任田里工作或去運城給父親看病。我來到兔子圈窩前,看看我的十幾只小白兔,看它還有沒有草吃。如果沒有草,就挎上籮筐,拿上鐮刀,到地里鏺草。順便到村口的奶奶家拿上一個玉米饃饃,邊走邊吃。童年的歡樂,童年的憂愁就在這樣學(xué)校和鏺草中度過。
夏秋季是鏺草的最佳時節(jié)。冬天在晉南是寒冷和冰雪的時節(jié),嚴(yán)寒彌漫在每一個角落。春天,萬物復(fù)蘇,小草才剛剛從地下冒出頭,對于鐮刀,此刻的小草就派不上多大用場了,只有在莊稼地里拔去剛剛泛綠的小草。夏秋兩季,野草瘋長,黃土地完全被綠色覆蓋,幾乎看不到一點土地的本色,只有行走的田間小路上,還能看到塵土。即使這樣,小路兩邊的野草也侵占著田間小路,似乎想把整個地面變成它的領(lǐng)地。田地里,莊稼頑強地與野草對抗著,只是莊稼得到農(nóng)人的特別關(guān)照,野草是占不到一點便宜的,只有躲在莊稼的腳下偷偷生存著,一不小心也要被農(nóng)人拔去。我可憐的小草啊,你的生命變得微不足道。
空氣是清新的,我喜歡這樣的環(huán)境。我不喜歡坐在沉悶的課堂,讀著令人枯燥的文字,寫著令人單調(diào)的數(shù)字。家里也不愿意回去,因為家里的氣氛也是沉悶的,父親的病一天比一天嚴(yán)重,讓人特別壓抑。去村東的池塘里抓一條小小的鯉魚喂給他吃,也不起任何作用,我們束手無策。我只有在田野里,放縱自己的思維,抹去自己所有的不愉快。揮動鐮刀,開始鏺草。草有蒿草、狗尾巴草、刺莖、豬耳朵草、灰苕、野生枸杞苗等等,蒿草、狗尾巴草、灰苕、野生枸杞苗等等,因為長的比較高,僅僅彎腰就可鏺掉。但長在莊稼地里的,害怕傷害莊稼的藤蔓,只能用手拔。刺莖、豬耳朵草等貼地生長,只能蹲下來慢慢鏺掉。因為貼地,左手在理這些草的時候,鏺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了,以防傷了自己的手。我邊鏺草,嘴里還哼著歌。因為野草隨處都時,一會就鏺滿一籮筐了。然后挎上裝滿青草的籮筐,急急忙忙趕回家喂養(yǎng)兔子,也給豬添上一把,然后放心地坐在教室里上課?,F(xiàn)在想來,還是挺開心的。
順便說下,在那個苦難的年代,當(dāng)然利用鏺草的機會,到黃土崖邊摘一把野生的酸棗,抑或摘一把紫黑色的野桑葚,抑或在紅薯地里掏兩個小紅薯,抑或摘兩個野山杏,放在籮筐或口袋里,帶到學(xué)校空閑的時候吃,驅(qū)趕走自己肚子里的饞蟲。現(xiàn)在想來,童年的饑餓是我們生活在那段時光的難忘記憶。
鏺草,現(xiàn)在生活在晉南的孩子已經(jīng)不需要從事這樣的事了,也在我們的記憶中慢慢消失了,但它卻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烙上了深深的印記,讓我們想來也感覺到自然而親切!
2016年4月22日偶感而作于家中
(編輯:作家網(wǎng))上一篇: 春天的歌謠
下一篇: 秀秀,要去意大利賣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