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幾件令人難忘的事情。1979年,我在野外工作時的一次炸樹經(jīng)歷,就使我終身難忘。
那是1979年5月,我們603測繪小組在會理縣岔河公社的一座山上,進行野外地形圖測繪。測繪之前,先要進行各種準(zhǔn)備工作,如設(shè)計、踏勘、選點、埋石、觀測、計算、在空圖版上劃方格網(wǎng)、標(biāo)注高程等,在把所有工序完成后,才能正式測圖。
一天,我們選點時發(fā)現(xiàn)出了個大問題,在一個5秒點與一個圖根點之間的山坡上,長著一棵高大的青杠樹,隔斷了兩個點之間的視線,兩點之間如果不通視,就必須移動點位,修改已經(jīng)設(shè)計好的線性鎖,才能避開這棵大樹。但現(xiàn)實情況是,無論我們在山頂上怎么想辦法移動點位,都避不開這棵又高又寬的青杠樹。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樹砍掉。當(dāng)時在這個深山老林里作這個決定不涉及違法。走到青杠樹前,抬頭一望,我們卻大大地嚇了一跳:這是一棵樹齡至少上百年的老青杠樹,樹冠高約20多米,寬約40多米,樹身直徑約1.2米,幾根樹枝每根直徑都有50—60公分,整個樹子像一把巨大的雨傘。我們小組的砍樹工具只有一把中鋼斧和兩把彎刀,要想砍倒這棵青杠樹幾乎不可能。怎么辦?老工人李師傅向組長建議,還是老辦法——炸樹。正好山下分隊部里還存有一批炸藥,可以申請領(lǐng)來用。于是我們趕緊向分隊請示,幾天后又派專人到分隊去領(lǐng)取炸藥。等我們做好各項準(zhǔn)備工作已經(jīng)過去10來天了。
5月16日早上,天空陰沉沉地,但沒有下雨。我和李師傅、曹師傅三人一道,從小組駐地前往山上去炸樹。李師傅背著炸藥和雷管,我和曹師傅則帶上斧頭、彎刀、繩子等必備工具。在山上走了1個多小時后我們來到青杠樹下。
炸棵大樹可真不容易,首先要確定樹倒的方向,再確定在樹身哪個地方砍口子,埋炸藥。李師傅和曹師傅先圍著大樹仔細(xì)觀察著走了一圈,又伸出雙手測量樹的實際直徑,然后他倆蹲在地上開始討論起炸樹的各個細(xì)節(jié):樹口開在什么位置,要多深,炸藥量要用多少……,等他倆把所有細(xì)節(jié)都商量好后,我們開始行動起來。李師傅先在樹上確定好位置后,掄起手中的斧頭朝樹身砍去。青杠樹木質(zhì)十分堅硬,才砍了一小會兒,他就渾身冒汗,雙手累得發(fā)酸,曹師傅接過李師傅手中的斧頭又繼續(xù)砍,我則在旁邊打下手。他倆輪換著砍,不一會就把第一個炮眼口子砍好。緊接著,埋炸藥,填膠泥,牽引線,我們很快做好這一切,下面就是點火了。曹師傅帶我往大樹倒下相反的方向走去,我們躲在較遠(yuǎn)的一棵樹后面,李師傅見我們都準(zhǔn)備停當(dāng),掏出打火機來到青杠樹前。我藏在樹后,好奇地伸出腦袋看李師傅怎樣點火。只見李師傅先選好后退的路徑,然后伸出右手“啪”的一聲打燃打火機,對著雷管上的引火繩點去。只聽“茲”的一聲響,引火繩頓時冒起一股藍(lán)黃色火苗,瞬間就順著引火繩朝雷管燃燒去。幾秒鐘后,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霎時昏天黑地,飛沙走石,大樹猛烈地顫抖了一下,整個樹身朝我們預(yù)先設(shè)定好的方向斜下去。但沒有倒下,樹身仍頑強地站立著。見此情景,我們又繼續(xù)在樹身的不同部位砍口子,埋炸藥…..,當(dāng)?shù)谖灏l(fā)雷管響起后,才見大樹如同一個巨人晃悠悠地掙扎了一會,朝山下方向轟然倒下去,天空頓時敞亮開來。待濃煙散去,我急忙跑到樹前仔細(xì)查看:呵!好家伙,大樹被炸的稀爛,炸倒了!炸倒了!我興奮地喊到,心里既高興又替大樹惋惜。這棵百年大樹如果長在其它地方,如果在GPS技術(shù)廣泛應(yīng)用的今天,我們會從保護森林資源的角度重新選擇點位,大樹也就不會遭此這般厄運??上鞘窃谏蟼€世紀(jì)的七十年代,我們的測繪方法和技術(shù)設(shè)備還十分落后,地形測圖主要以手工繪制為主。我為在我們手中倒下去的許多無辜大樹感到惋惜和遺憾。
此刻,已是中午時分,我們?nèi)丝焖偈帐昂霉ぞ撸泵ν较伦呷ァ?/p>
上一篇: 南詔國:與唐朝曖昧一百七十年
下一篇: 煙雨江口憶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