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國從戰(zhàn)國末年開始建立,經(jīng)過秦朝,滅國與東漢年間。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遣使者到達今云南的滇國。期間,滇王問漢朝使者:“漢與我誰大?”可見,當時偏安一隅的古滇國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竟不知漢朝的疆域遠大于自己的國家。當然,滇王的疑問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當時的交通極為不便,人們無法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
據(jù)《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楚頃襄王時(前298年─前263年)使將軍莊硚將兵循江上,略近蜀黔中以西。至滇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沃數(shù)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指出在楚頃襄王時,莊𫏋奉命南征。大約在前279年時,領(lǐng)兵通過黔中郡,經(jīng)過沅水往南,攻略西南。連克且蘭(今貴州省福泉市一帶),征服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一帶),一直攻到滇池(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帶),征服了黔中、夜郎、滇等地區(qū)。莊硚以兵威戡定其地屬楚,正要回來報告楚王,而楚國的巫郡、黔中郡在公元前278年時再度被秦國攻占,莊硚回國之路斷絕,遂留在滇池自立為滇王,號“莊王”。這就是第一代滇王,從此在巴蜀滅亡之后,滇國獨占據(jù)西南。如果沒有秦軍攻占巴蜀阻斷了交通,也就沒有古滇國。我不明白,秦軍為何不對滇國開戰(zhàn),是秦國沒有意識到滇國存在,還是不屑于擁有滇國的土地??赡苁窍胍粋€小小的滇國對秦國構(gòu)不成太大的威脅,因而留到統(tǒng)一全國之后在與之開戰(zhàn),直到秦始皇才對滇國進行開戰(zhàn)。
公元前217年左右,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在云南東北設(shè)置郡縣(今曲靖),并派了一位名叫常頞的人發(fā)動老百姓修建“五尺道”,通滇。不久王翦(有資料說是他帶兵)發(fā)兵把滇國滅了。不過由于秦朝不久就大亂,滇國有重新建立,所以秦并沒有占領(lǐng)云南多久。
古滇國是一個落后的國家,文明還沒有像同時期的中原一樣進化到封建社會,陪葬之風還盛行,并用人祭祀。這天是一個宗教節(jié)日,風和日麗,人們聚集到王國的都邑里,平民百姓與商人交易買賣,有背包袱的、有騎馬的、有肩荷銅鋤的、有手捧籽種的,還時常有穿著不同服飾的“外國人”穿行其間,他們是遠方來的外國使節(jié),向偉大的滇國之王進貢。人群中有一個滇族的貴族婦女乘坐4人抬著的肩輿(一種有點像滑竿的無頂小轎)經(jīng)過廣場,她的地位無疑非常高貴,周圍的人紛紛向她行禮。在這熱鬧的集市的一角卻散發(fā)著恐怖的血腥味。廣場中央佇立著權(quán)威象征的銅鼓和巨柱,有個男子被捆綁在木牌上行將受戮,以神靈的名義,他將被用作祭祀的犧牲。地上還有被砍去頭顱的尸首,他的親人在旁邊跪地,雙手抱頭哭泣。還有一位赤身的受刑者,手腳被縛,還被兩人牽曳著,伏臥在兩段木板之上,讓人擔心他即將被斬的腰部。不遠處,還有一些更可怕的柱子,柱腳的巨蟒正在吞噬活生生的人體……
漢朝建國后,并沒有對秦滅后復國的滇國進行戰(zhàn)爭,因為漢朝對滇國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并且認為滇國是個荒蕪之地,偏僻而又貧瘠。直到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夏國得知有從蜀地來的絲綢和邛杖,便報告給漢武帝。這個漢武帝,對于開拓疆土極其感興趣。于是漢武帝派使者出使西南,包括古滇國和夜郎國,當然還有些小的國家。這其中派的有像司馬相如這樣的辭賦家。司馬相如第一次入京,無意于僅僅做一個陪伴天子狩獵的貼身保鏢,因而轉(zhuǎn)投梁孝王門下。第二次入京,得到漢武帝重用,但他同樣不滿足于做一個歌功頌德的宮廷詩人。他夢想著建立自己的功績?!顿Y治通鑒》卷十七載:“上自初即位,招選天下文學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f助最先進,后又得吳人朱買臣、趙人吾丘壽王、蜀人司馬相如、平原東方朔、吳人枚皋、濟南終軍等,并在左右,每令與大臣辨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shù)屈焉?!彼抉R相如名列漢武帝欽定的文豪榜,也就成為這位個性十足的帝王麾下的高級幕僚之一。《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載:“時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辯博善為文辭,甚尊重之。每為報書及賜,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乃遣?!睗h武帝熱衷于開疆拓土,也感染了司馬相如。他覺得自己能發(fā)揮比紙上談兵更大的作用。這樣的機會居然還真被他等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為郎中將,強征數(shù)萬巴蜀民夫修路鑿通夜郎,三年還沒有完工,加上他用戰(zhàn)時軍興法誅殺一些少數(shù)民族土司,引發(fā)巴蜀騷亂。漢武帝想派人去“救火滅火”,司馬相如就主動請纓,說那里是自己的老家,比較熟悉情況,便于對癥下藥。漢武帝就授權(quán)司馬相如以郎中將身份出使巴蜀。司馬相如抵達巴蜀,臨危不亂,寫了一篇《喻巴蜀檄》來傳達朝廷旨意,穩(wěn)定民心,一面說唐蒙“發(fā)軍興制,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zhuǎn)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一面又說“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jié)也”。恩威并施,效果良好。司馬相如奉武帝之命出使西南,一路受到熱烈歡迎,尤其在四川,當?shù)馗毁Z爭相進獻禮品和一睹風采。回成都,乘坐駟馬高車的司馬相如,以天子特使的身份過升仙橋,蜀郡的地方長官都列隊站在橋頭迎接,司馬相如就像夢游一樣從夾道歡迎的人群中通過。這正是他少年時做過的夢境,居然變成了真的。他還遇見了特地從臨邛趕來的老丈人卓王孫。卓王孫興奮不已,不僅因乘龍快婿使自己臉上有光,還因證實了寶貝女兒沒有白白地繼承父姓、確實具有遠見卓識,而感到無比驕傲。然而,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鴻運高照的司馬相如,也被一些人忌恨。欲加之罪,何怕無辭?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有人向朝廷舉報司馬相如幾年前出使西夷時有受賄行為。漢武帝為表示自己并不偏袒,下令撤掉司馬相如的官職。司馬相如在出使西南時還寫了《難蜀父老》,言辭懇請,當然為實現(xiàn)漢武帝擴張領(lǐng)土的雄心。九年以后,東漢元初二年即公元前109年,滇國歸于漢朝的統(tǒng)治。
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fā)掘,在滇中及滇東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四十多個滇文化遺址勾畫出古滇國的疆域輪廓:東至陸良、瀘西一線,西至安寧、易門一帶,北到昭通、會澤之地,南達元江、新平、個舊之境,南北長約四五百公里,東西寬約兩百余公里。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今撫仙湖畔石寨山為王室墓地,今李家山為貴族墓地,今金蓮山為平民墓地。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在這一片三角區(qū)域內(nèi),曾經(jīng)有過高度發(fā)達的讓后人震驚的青銅文明,也有過男耕女織、漁歌唱晚的幸福生活,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毀滅了金蓮山附近的集鎮(zhèn),而整個古滇國。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時,滇國歸于漢朝統(tǒng)治,并在當?shù)卦O(shè)置益州郡管轄,納入了漢王朝的疆域。同時賜“滇王之印”,并允許滇王繼續(xù)管理他的臣民。
但就是這樣一個古滇國,除了司馬遷在《史記》里提及,但此后再沒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除了后來的《后漢書》和《華陽國志》又重引述了司馬遷的記載外,沒有人再提起過。
但從后來出土的文物說明,有滇國重器貯貝器、銅編鐘、帶金銷的劍、黃金珠、瑪瑙、玉、車馬飾和造型奇異的銅扣飾。它們價值連城,讓我們不能不想起這個古國。從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古滇國比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晚了近1000多年。但是在接下來的年代里,云南人靠其才華與智慧,將青銅時代的文明發(fā)揮到了極至。
由于漢朝的統(tǒng)治,漢人的遷入讓內(nèi)地文化從此大規(guī)模地進入云南,僅僅在短短100年過程中,滇人的文化便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由于郡縣制度的成立,古滇國在漢朝的統(tǒng)治下逐漸失去了國家主體,滇國和滇族被逐漸分解、融合、同化,最終完全消失,變成大一統(tǒng)漢朝的一部分。但也有說,古滇國的滅亡,是由于和漢朝產(chǎn)生了矛盾,東漢政府派兵消滅了古滇國,并且戰(zhàn)爭很激烈,達到了生靈涂炭的地步。遺民向南邊遷徙,到達現(xiàn)在東南亞,甚至通過海上遷徙到東南亞島嶼上。并且漢軍還對古滇國進行了屠城,從考古發(fā)掘出來發(fā)現(xiàn)的集體墓葬,并且骨頭都有斷裂的痕跡。也在后來的發(fā)展中,逐步接受中原文明,最終匯入了中華民族的滾滾長河。
在我認為古滇國真正存在的時間為公元前278年到公元前109年,獨立存在169年。在公元前109年以后,古滇國已經(jīng)接受漢朝的管理,失去了它的獨立性,至少屬于漢朝的藩屬國。到公元115年,連藩屬國都不能這樣稱謂了,因為它徹底完全歸到漢朝的版圖。公元115年,也就是東漢元初二年才完全滅亡!從此云南成為中國大一統(tǒng)國家的組成部分。
2015年3月24日于成都家中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