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散文二題

來源:作者:陳希瑞時間:2016-03-11熱度:0

散文二題 
 
           童年的紅石榴 
 
  在兒時的記憶里,在老屋的西間窗下,有一棵火紅的石榴樹。緊貼墻根兒,還有幾棵金黃的向日葵。如果是盛夏,我常常在那里駐足,久久地觀望,看著火紅的石榴花和金黃的向日葵花交相輝映,爽心悅目,令人萬分陶醉。 
  一到春天,石榴樹那干枯的枝條開始微微泛青,探頭探腦顯出幾片嫩葉。一場春雨一場暖,伴隨著幾場春雨的降臨,葉子漸漸變得油亮,花苞在綠葉的陪襯下掛滿枝頭。正如“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樣,石榴花似乎在一夜之間紅遍枝頭。那火紅的石榴花,一朵朵嬌艷欲滴,蓬蓬勃勃,飽滿而熱情,任憑風(fēng)雨的吹打,依然笑口常開。 
  漸漸地,隨著花兒的凋謝,隨著那瑪瑙似的小石榴一天天膨脹起來,火熱的夏天如火如荼。 
  轉(zhuǎn)眼到了秋天,小石榴眼看著變成大石榴,喜人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我們幾個姐弟來到樹下,就像一群花喜鵲似的,嘰嘰喳喳,欣賞著,評判著。不知那個調(diào)皮的,笑嘻嘻伸手托起一個大石榴,似乎要減輕一點石榴樹的壓力。不知那個嘴饞的,張口提出要摘一個嘗嘗鮮。母親趕過來說,石榴樹枝很結(jié)實,結(jié)再多的石榴,也不會壓斷。再說,石榴還不到火候,吃了會酸倒牙,不能摘! 
  直到深秋時節(jié),滿樹的石榴,一個個展開了笑顏,笑得合不攏嘴。那一顆顆飽滿的籽粒,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紅寶石一樣晶瑩剔透,真讓人滿心地歡喜不盡。此時,父親會踏著凳子,一個個小心地摘下來,遞給樹下的母親或奶奶。我們幾個姐弟一人一個,小心地一粒一粒送進(jìn)嘴里,輕輕一咬,那甜滋滋的汁水,甜透了心窩! 
  看著我們吃著石榴,父親說,看見了嗎?石榴凝聚力很強,瞧瞧那籽粒,一顆顆密密匝匝,抱成團兒,才會形成一股甘甜的滋味兒。停一下,父親又說,其實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啊!我們小小孩子,只顧享受嘴邊的美味兒,哪管什么大道理?一旁的奶奶說,樹大自然直,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明白。母親說,后街上馬老六,三個兒子三房兒媳,死前沒聽說打仗鬧火鬧矛盾,死后更沒聽說為家產(chǎn)起紛爭。說來居家過日子,和和美美就是好,過日子有勁頭、有奔頭……“大道理”沒聽完,我們早瘋跑的沒了影兒。 
  采摘下的石榴,母親還分給周圍的鄰居。他們感激地說,他嬸子,你家孩子多,還惦記著我們。母親說,沒什么,大家都嘗嘗。其實,人家也不是白吃我們家的石榴,隔些時日,人家會送來幾根黃瓜、幾個茄子或是一把大蔥之類,以示謝意。母親反倒是不好意思起來,同樣說一些感激不盡的話,大家相處融洽,其樂融融。 
  忘不了那次,奶奶挎上竹籃,帶上石榴,帶我去蘭底街賣石榴。五里地,太陽一竿子高起程,不用兩桿子高就能趕到。等奶奶歇下來,就有個好看的大姐姐過來問,石榴幾分錢一個?奶奶答,大的五分,小的二分。大姐姐笑吟吟地遞給奶奶一枚五分硬幣,石榴還放在嘴邊嗅個沒完。我望著大姐姐的背影,就想,石榴的味道,一定很好吧,不然,那個石榴,一直放在大姐姐嘴邊呢。 
  等來等去,也不見石榴賣出去多少??纯瓷翁炝?,我肚子餓了,奶奶看我一眼,說,走,上河南你大娘家去吃飯! 
  按照輩分,表大爺與父親是姑舅表親,家住河南村,與蘭底街僅一河之隔。我自小怯生,本不想去,可肚子餓得不行,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奶奶,來到河南大娘家。大娘很高興地招呼著我們,一邊給我抓糖果吃,一邊吩咐表姐趕快到蘭底街上買回韭菜,一齊動手包餃子。落地大鐘表“噠噠”地跑著,大人們隨意地扯著閑話,鍋里冒著熱氣,老母雞咕咕地叫著,氤氳著醉人的氣息??晌蚁牖丶?,不想在這里再待下去。 
  待吃完餃子,奶奶本想多玩一會兒,我卻不干了,嚷著、哭著要走。大娘擺弄著落地大鐘表哄我、勸我,也非要走。奶奶就笑罵,小鱉羔子,吃飽了肚子,就要走??!見奶奶不肯動身,我氣鼓鼓地獨自上了路。
  等奶奶氣喘吁吁趕上我,我仍然不理不睬奶奶。待奶奶打開竹籃,我一看,石榴不見了,全都換成白面饅頭,這才說,奶奶會變戲法兒呀!奶奶笑著說,奶奶哪會什么戲法?還不是你大娘舍不得吃給咱們的!我一下子破涕為笑。 
 
             曖曖遠(yuǎn)人村 
 
  一條小小的清水河,流經(jīng)我們鴨塘村村后、村西。隔河相望,河北沿兒是小宋莊,河西沿兒是小辛莊,再往南五里,是姚家丘。如果把清水河比作一根長長的瓜蔓兒,那么我們這些大大小小的村子,就是結(jié)滿藤蔓兒上的甜瓜。 
  其實,正東五里外的鎮(zhèn)子上,才是我最熟識的。最早的記憶里,是祖母帶著六、七歲的我,沿著一條蜿蜒不平的小路,去上大娘家走親戚。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干臨時工,我都沒有離開過。這里,很早就出產(chǎn)燒鍋酒。我不知道,是紅高粱或地瓜干釀造的老燒酒那股誘人的香氣牽住了我吧。據(jù)老年人說,當(dāng)年往酒廠運送高粱的馬車,絡(luò)繹不絕,隔得老遠(yuǎn),就能聞見酒香。嫁到這里的大姐,成為我第二個家,因為我讀書期間,經(jīng)常在大姐家吃飯。那時,大姐家屋后有一片樹林子,有時去得早了些,飯未作好,我就先去樹林子里背一會兒英語單詞,有時上晚自習(xí)時間緊,等不得吃飯,大姐夫還把餃子揣在胸前,摸黑給我送到學(xué)校,吃到嘴里,還很熱乎,心里也暖暖的。 
  在這里,還有一個笑話,我自小膽小自卑,怕見生人,13歲上聯(lián)中時,每日往返都是步行走。有次,一個大同學(xué)騎車子帶著我,碰見下地干活的大人,就趕快閉上眼,就聽人家說,快看看,這個小孩睡覺了,要不趕快叫醒他,可別摔下來!任憑他們喊叫,我卻緊閉著眼,心里卻偷偷樂了。 
  河西沿兒是小辛莊,河?xùn)|河西相隔二里地,我們村的一塊地還在河西沿兒呢。小時候,我跟著大人們,去那里拾地瓜??吹接袀€彎彎的大地瓜,像個電話話筒,就拿起來,裝作打電話的樣子,嘴里還不停地“喂、喂”著,惹得大人們嘴都笑歪了。到了正月初三走姥娘家,我跟弟弟妹妹,就從這里過河,然后經(jīng)過小辛莊,再經(jīng)過兩三個村子,才能到達(dá)。西河里結(jié)了冰,河面上只留下高出水面的蘆葦叢,還有兩岸上稀疏的槐樹、柳樹和楊樹。等大些了,在河里放牛、割草、扎猛子,經(jīng)常跟河西沿兒的同齡人相遇。到了夏日,我們成天泡在水里,有時半個身子浸在水里,腳踩河底,任憑細(xì)細(xì)的沙子從腳趾縫里鉆出來,弄得腳心癢癢的。清水白沙,清澈見底,魚兒在身邊游來游去,紅蜻蜓、綠蜻蜓在頭頂上飛來飛去,極目遠(yuǎn)處,是藍(lán)藍(lán)的天,心情是何等地舒暢、愜意呀! 
  正南的姚家村,跟我們地靠地,大家下地干活經(jīng)常會碰到。十五歲那年,我跟著大人們下地割麥子,地南頭也有人割麥子,那是姚家村的。正埋頭割著,忽聽一陣亂嚷嚷地喊叫:“快抓住,別讓它跑了!”抬頭一看,大約是從姚家村那邊攆起一只兔子,過道跑進(jìn)這邊地里。大家一齊揮舞著鐮刀,喊叫著,聚攏過來抓兔子。我不甘示弱,迎上前去,待兔子跑近了,一個鷂子翻身,生生逮住。十八歲那年,我去姚家村看戲,唱的是《淚灑相思地》,一下子就被那個唱戲的女子迷住了。那身段,那扮相,那唱腔,真是讓人心花怒放的美!那女子是本村人,找熟人一打聽,偏偏人家有了相好的,雖說我死了心,但畢竟嘗到了一點點單相思的苦頭,滴滴淚珠灑落在那里。后來我到鎮(zhèn)上工作,那女子到鎮(zhèn)上開會,經(jīng)常見面,有時也到我辦公室坐一坐,隨意地扯些閑話。難道她萌生出“相見恨晚”的念頭不成?只是不便多問,也許是我自作多情了。 
  河北沿兒的小宋莊,相隔也不過二里地。我和伙伴們到北河里割草、撈紅螺、找蛤蜊、洗澡,會經(jīng)常跟河北沿兒的同齡人相遇。為爭一片好草,兩邊的孩子剛才還好好的,說翻臉就翻臉不認(rèn)人。那時,為方便走路,河里還修了一條土道。兩邊的孩子,就把土道當(dāng)成戰(zhàn)場,先是叫陣、對罵,很快就發(fā)展到兩邊互相投擲土塊和石塊,扔一塊,罵一聲娘,他們的娘挨盡了罵。直到發(fā)生了流血事件,不幸誰的頭上挨了一下子,出血了,這才如鳥獸散。破了頭的那位,回家也不敢承認(rèn)挨了打,只說是不小心磕破的。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這些溫暖人心的場景,如今再也不會重現(xiàn)了。一次次,我多想踏著兒時重重疊疊的腳印,去尋找那不曾失落的夢幻呢。但我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美麗的妄想罷了。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黃鶴樓絕唱

下一篇: 幸福的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