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題記
時光如梭,一晃過去了很多年。現(xiàn)在回憶起讀書那會,讀到這句的時候,只是一知半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才漸行漸悟,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深深情感。
2009年初,我進入張家界市國土資源規(guī)劃勘查測繪院工作,這一刻注定我將與國土有緣。測繪院的工作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也是一門辛苦的工作。在測繪院我主要是負責土地整治規(guī)劃,那些年,記不得下過多少次鄉(xiāng),做了多少個項目,也不知道加了多少班;那些年,踏片了張家界的山山水水,為了測量,我們披荊斬棘,為了規(guī)劃,我們揮灑著汗水,再苦再累也阻擋不住我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情。也許在很多年以后,還能從殘缺的記憶中翻出這些破碎的圖片,找出那曾屬于我們的風景畫卷。很慶幸,能從事這行職業(yè),這不僅加深我對國土理解,更詮釋了我那顆炙熱的心和對國土事業(yè)的熱愛。
測繪院的那段歲月,讓我收獲蠻多。那時年輕的我心高氣傲,干工作容易來脾氣,但我有一個好習慣,喜歡下班后到書城、圖書館去看書,這個習慣是我讀大學的時候養(yǎng)成的。每當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感覺不充實的時候,我總會一個人去圖書館,尋一個安靜的角落,找?guī)妆竞脮约钭约?。在圖書館的時候是充足的,在這里我不用想太多,拋開工作、生活所有的不開心,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體驗那份美好,尋找那份純真,享受那份滿足,從圖書走出來的時候,總會信心滿滿,像一個充滿電的電動車,跑的又快又穩(wěn)。
很多時候,工作中有挫折、不開心,這時候能夠慰藉我的還是看書、聽美文。還記得有一年的寒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一段時間心情不好,迷失了方向,消極的情緒充滿了我整個大腦。我揣著極壞的心情漫步在吉首大學的校園里,校園廣播里正在朗誦一篇美文,朱自清的《匆匆》。我放慢腳步,仔細聆聽,在一棵大樹底下的草坪上坐下,“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疑問的結(jié)尾,讓我遐思萬千,讓我久久的躺在枯萎的草坪上去思索。仰望天空,看不見飛鳥的痕跡,寒風陣陣,枯黃的樹葉駕著寒風輕悠悠地落下來,落在我眼角,仿佛撓醒了我,我靜靜地站起來,走了幾步,瞅了一眼遠方的天空,巍巍天門山映入我的腦海,山下是偌大的天門洞,洞口仿佛有一絲曙光,它好像在告訴我們只要通過洞口,那邊就是一片田園春色。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圖書館是一個讓人悅心的地方,或許在那里有氛圍,我喜歡那種氛圍中讀書。在那可以看著同學們看書的背影,背影中透露著那份堅持與執(zhí)著,我想正是這些書籍給了他們無限的憧憬。在喧嘩的鬧市中,這里是難得的一片凈土,我想有時候只有在這塊寂靜處,才能整理好雜亂的思緒,才能使我浮躁心歸于平靜,才能讓我隨波逐流的心態(tài)得予調(diào)整,才能重新輕松上陣。
2015年初,我來到東岳觀國土資源所。到市里呆了6年,突然來了鄉(xiāng)鎮(zhèn),說真的剛開始有許多不適應(yīng),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了解了基層工作的重要性。國土所作為最基層的國土機構(gòu),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土所工作任重而繁多,為守住18億畝這條紅線,我們不敢懈怠,面對老百姓占地建房的不理解,我們只能耐心解釋,宣傳國土法律法規(guī);面對地質(zhì)災害,為了老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我們不敢掉以輕心,排除險情才會讓老百姓滿意,才能讓黨和政府放心。
在鄉(xiāng)鎮(zhèn),沒有圖書館。鄉(xiāng)里晚上的生活是枯燥而乏味的,為了打發(fā)單調(diào)的生活,每天晚上都會抽出一點時間自我充電,利用安靜的夜晚去細細品味好書好文章。鄉(xiāng)里條件有限,夜晚只能躺在床上,用手機微信上的訂閱號去看一些激勵上進或體會生活的好文章。
記得一次晚上,我躺在床上用手機看完了《生命在大地上閃光》一部長篇報告文學。講的是一位年僅31歲的國土所長,枕著裝滿資料的文件袋沉沉睡去,累倒在自己鐘愛的工作崗位上。短暫生命里的11年時光,全都揮灑在那個邊陲山鄉(xiāng)的溝溝坎坎。而如今,十里八鄉(xiāng)曾為他揮淚壯行的父老鄉(xiāng)親,依然惦著他、念著他,把他的故事寫咸詞、譜成曲,用歌聲口耳相傳。他就是廣西基層國土所長韋增壽,他堅持原則、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quán)勢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為我們國土人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他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對基層國土資源有了新的體會,有了全新的認識。
光陰荏苒,7年的國土資源工作,沒敢忘記讀書,這讓整日穿梭在鋼筋水泥森林里的我,有幾分欣慰。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提高了,然而我們的精神生活卻下降了。我們在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時候,別忘了給自己充電打氣,留一處安靜的場所,尋一本好書,靜下心來,慢慢的讀,覺得對自己的思想有啟悟的更要反復的讀。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性格、品質(zhì)、學識、修養(yǎng)會發(fā)生變化。
人生在世,匆匆而過。我們有理由從浩如煙海中吸取精華,精華里所散發(fā)的養(yǎng)分總會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發(fā)揮作用,猶如在戰(zhàn)場中的一聲沖鋒號,激勵著我向前前進。
在最美的國土上,不僅只有花草的芬香,更有我們每一位國土人留下的汗水,在汗水中洋溢著滿滿的書香。這書香傳遞著我們每一位國土人的夢,除去喧囂,把書香帶到國土的每一個角落,飄向更遠的地方。
從剛開始的茫然、懵懂,到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這片美麗的土地。直至站在高高的山崗上,眼睛內(nèi)包含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