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般的好老師
——紀念魏民先生誕辰七十九周年
2月20日是魏民先生的誕生日,他于1937年2月20日出生在風景秀麗的冀中平原、滹沱河畔,是河北饒陽縣人。
魏民先生生長在一個戰(zhàn)亂的年代,家境貧窮。但他從小聰明好學,少年時就顯露出超人的才氣與文思。50年代初,在河北深中讀書時就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55年在宣化地校讀書時,利用暑假,以地質實習生活得來的感受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六十余首詩歌,與同學康平共同創(chuàng)作組詩《勘探者的腳印》,同年10月在《河北文藝》發(fā)表。1956年8月,他作為張家口市代表,出席了河北省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并獲獎。
他于1958年從宣化地校畢業(yè)后,分配到湖北省地質局,后安排在野外地質隊從事水文地質工作。七十年代,他在水文地質大隊政治處從事宣傳和黨委秘書工作,他是一位資深望重的政工干部。他知識淵博,搞地質出身的他,熟悉歷史、哲學,酷愛文學,擅長書法。
1978年,我從荊州報社學習新聞報道歸隊后,由大隊辦公室調到政治處搞宣傳工作,有幸與魏民老師在一個辦公室。他給我的印象是:言談舉止溫和、儒雅;待人謙和熱情,平易近人。同時有著北方人耿直、豪爽的性格,令我尊重、敬佩和崇拜。
魏民老師是黨委秘書,具體負責宣傳工作,直接領導我。從那時候起,他便成了我的好老師。他具體地指導、教授我,我寫的每一期簡報和新聞稿件,他都要親自過目,認真修改,嚴格把關,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他要求我寫簡報和新聞報道時,語言要精煉,要用詩和散文般的語言來寫新聞和簡報,讓我受益匪淺。
與他一起下基層采訪、深入生活期間,他總是處處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記得在三八鉆機和青年號鉆機采訪時,經(jīng)常是我們還在睡夢里,他就早早地起床看書學習;中午我們吃完飯就去招待所睡午覺休息,而他還在寫東西、連續(xù)地工作著。我與魏民老師合寫的散文《甘泉清凌凌》和長篇通訊《丹心獻三峽》,都是在深入生產第一線,到分隊到鉆機體驗生活、仔細觀察生活后寫成的。在寫這兩篇文章時,他教會了我如何觀察生活,如何掌握寫作技巧,使我在寫作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習上,他就是我的“私塾先生”,教我學文化,教我背唐詩,傳授文學方面的知識。他借給我很多的文學書籍,讓我知道了文學大家曹禺、老舍、巴金,軍旅作家楊朔、茹志娟,青年作家張抗抗、鐵凝、王安憶。他為我量身定制地起了一個好聽的筆名:“瀟澹”,對我在文學事業(yè)上寄予厚望,希望我在文學上有所作為。是他引導我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邁進了文學的殿堂。是他賦予了我文學生命,我非常感激他。
他還手把手地教我書法。他在舊報紙上寫出各種字體(有行書、隸書、等線體),在草稿紙上寫硬筆楷書、行書字,教我臨摹。他還親手為我雕刻了一枚篆體書法印章,期望我在書法上大有作為。慚愧的是我寫字不太用功,書法沒有練好。
除此之外,他還用書法的形式,經(jīng)常寫些勵志的名言警句送給我,讓我學習,幫助我成長進步。
魏民先生是一位如師如父的長者,他教會我知識,也教會我做人。
八十年代初,魏民老師調到湖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原地質學校)任黨委書記,他不忘給學生傳授文學、書法知識,在學校舉辦文學創(chuàng)作和書法班,并親自授課,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尊重和愛戴。
魏民先生是原中國地質作家協(xié)會理事,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詩人協(xié)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會員,詩人、作家。在半個多世紀里,他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筆跡,并榮獲很多的獎項。
他生前還多次囑咐我:“你是局刊《問荊草》雜志的老作者,要多給編輯部寫稿?!彼冀K在關心著地質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努力地傳承地質文化。他直到去世前的那一年,還在精心創(chuàng)作地質題材的長篇詩歌《讀山人》和《丹江口水庫大移民》,并踴躍地參加詩歌賽。
魏民先生是一位慈父般的好老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領導,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好作家。
今天,在紀念魏民先生誕辰七十九周年之時,我僅以此篇短文獻給遠在天堂的好老師!
寫于2016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