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區(qū)車棚里接連發(fā)生了電動車丟失電瓶的事情,無疑是對這個一向鄰里和諧、相安無事的小區(qū)扔了一顆手雷。丟電瓶的人恨賊恨得罵娘,沒有丟的,趕緊買了鎖鏈把電瓶同車身再來個“五花大綁”,稱之為“雙保險”。盡管大伙兒都采取了防盜措施,但賊沒有抓到,心里不痛快。同時,也怕賊再惦記著,鄰居們見面打招呼第一句便問“抓到賊了嗎”或“一定看好電瓶啊”。瞧,這事兒把大伙兒鬧得身心疲憊、人心惶惶。
小區(qū)居住的多是老住戶,都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了。無論遇到什么難事兒,大伙兒走到大門口一聚,然后進行仔細分析,許多難題就迎刃而解。但是,這次的事情進展并不是順利。有人查看了大門口的監(jiān)控影像,卻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跡象。也有人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準保是“內(nèi)鬼”所為,于是防盜、查小偷等工作在各個單元悄悄地展開。排查了一周,在猜疑和模糊推斷中,有些平日愛開玩笑或平時大大咧咧、說話不注意分寸的,信息都一股腦兒收集在一起。人多嘴雜,今天有人說起這個,明天就傳到那人耳朵里,后天倆人一碰面,什么話兒都成了“有鼻有眼”的。一時間,誰要是往外帶個物件,大家都像瞅賊似的,鄰里關(guān)系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溫度驟降。忽然間,有人說會不會是住大門口旁邊的老張時,大家都暗自唏噓一聲。因為老張不是本地人,他原先在北面不遠的工地上負責看材料和干截鋼筋的活兒,后來扭傷了腰,干不了重活兒,就在小區(qū)旁邊租了房子,一邊通過熟人介紹干點水暖、電器維修的零活兒,一邊收點廢品什么的補貼家用。老張的媳婦在一家飯店打工,雖然收入不高,但比起在老家的日子算是過得舒坦。老張有會維修的本事,又在大門旁邊,小區(qū)里無論誰家有事找到他,他都會熱心幫忙,給錢不收。叫上他吃飯時,他都會讓媳婦送過來一瓶從老家捎來的酒,大家都說老張是個好人。正是記著老張的好,平時誰家有空酒瓶、廢紙盒及廢舊電器什么的,都拎到老張門前,是不記名的,大家伙兒不把老張當外人看待。說到老張,有人當場否定,說決不可能。也有人說人心隔肚皮,門里門外屬老張最熟識地形,也是有條件的。于是,有人對老張的態(tài)度開始轉(zhuǎn)變了,老張似乎覺察到了。有人經(jīng)??吹嚼蠌堃蝗硕自陂T口默默地抽煙,本想招呼一聲卻無聲地走開了。
一天深夜,熟睡中的人們被樓下一陣吵鬧聲驚醒,有人聽到是老張的聲音,不一會兒,路邊傳來警車的幾聲鳴笛聲。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聽說抓到小偷了,有人問是不是老張?知道事情原委的老劉說:“怎么會是老張呢?他現(xiàn)在是抓小偷的英雄了?!痹瓉砟翘焱砩?,小偷再次光顧小區(qū)盜竊,沒想到被老張發(fā)現(xiàn)后便扭打在一起,老張的媳婦報了警,小偷已被警察抓走了。為了抓小偷,老張的頭受了傷,到醫(yī)院縫了幾針,大伙兒都來看望老張。老張受寵若驚,吩咐媳婦趕緊添茶倒水。住在一樓的李嬸說:“老張還是以前的老張,前些日子有人誤解,說的風言風語別忘心里去,良心作證,這么多年了,你是個好人!”“是?。 贝蠹一飪憾键c頭說。
小區(qū)又恢復(fù)了往日的平靜,有人在門口碰到老張,都會主動招呼一聲,這一聲是從心底里充滿對老張的尊敬。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