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麗懷化是我們永遠幸福的家園

來源:作者:周明軍時間:2015-10-03熱度:0

美麗懷化是我們永遠幸福的家園

周明軍

懷化,別稱鶴城,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也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1972年,舞水河畔一個不到4000人的榆樹灣小鎮(zhèn),舉辦了一場隆重的通車典禮,以慶祝懷化火車站建成通車。今天,4000人的小鎮(zhèn)已經(jīng)長成為城市骨架面積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50萬的懷化城,不愧為“火車拖來的城市”。

說起懷化,也許你十分陌生,但在這里只要說起“高廟文化”距今7800多年;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遭流放后,曾經(jīng)沿沅水河逆流而上,創(chuàng)作了《涉江》、《天問》等不朽的篇章;二戰(zhàn)期間赫赫有名的飛虎隊、聞名遐邇的抗日受降紀念坊都位于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懷化安江農校還是雜交水稻的故鄉(xiāng)……相信你一定非常熟悉而且如雷貫耳吧!有詩贊云:

雪峰山下,五溪煙水絕三湘,

沅水之畔,七省通衢襟八方。

鶴城熱土,人杰地靈傳佳話,

懷化新城,商貿通達譜華章。

美麗懷化,生態(tài)、人文和諧,山川秀美,文化深厚獨特,物產(chǎn)豐饒,人杰地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也是一個能讓人夢想成真的地方。

那么就讓我從這塊美麗的土地以及發(fā)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來說起吧。

(一)

懷化地處湖南省西部,下轄10縣1市2區(qū)和一個省級開發(fā)區(qū)和一個省級工業(yè)園,面積2.79萬平方公里,為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人口509.2萬人。全市有2921萬畝山地,是山的海洋,是綠的寶庫,有林地面積2360萬畝,為全省之最。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文化、歷史的記憶和豐收的果實……

美老土地節(jié)

——最原始的祭祀土地、感恩土地和保護土地的節(jié)日。

2015年3月21日農歷二月初二,在懷化新晃縣涼傘鎮(zhèn)美老村彭樓廣場,鑼鼓喧天,著盛裝的村民與眾游客一起舉辦傳統(tǒng)的土地節(jié)。

從新晃縣城出發(fā),取道滬昆高速至貴州玉屏出口經(jīng)黃雷鄉(xiāng),50多分鐘就來到了美老村,美老村有273戶1008人,以農耕為主。過去,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如今,瀝青公路穿村而過。

村口鼓樓廣場人頭攢動,鑼鼓、喇叭、嗩吶響成一片,“土地節(jié)最早起源于重農桑、務耕田的伏羲氏時代,是農村的農事節(jié)”??h里從事民俗研究的同志告訴筆者,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土地神,人稱土地公公,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二月初二,美老村所在的新晃侗鄉(xiāng)及其周邊地區(qū)廣為流傳祭祀土地神的習俗。傳說,農歷二月二是土地神的生日,這天,各家各戶的主人都要敬拜土地神。

吃過早飯后,美老村的鼓樓火堂生起大火,鼓師敲起鑼鼓,喇叭播放音樂,眾村民則擔著臘肉、豆腐等佳肴,提著桌椅、鍋碗,聚集到鼓樓文化廣場。上午10點08分,土地節(jié)祈?;顒娱_始,鳴鐵炮、打鑼鼓、吹嗩吶,村里的文藝骨干紛紛亮相,誦讀土地祝文,講吉言,跳土地儺戲,唱土地山歌……原始而奇特的民俗文化讓湘黔兩地的游客大飽眼福。中午,各家各戶在廣場架鍋開火,邀約旅客吃火鍋宴,品農家美味,聊天南海北,歡歡樂樂,熱鬧異常。新晃侗藏紅米種植公司還特意煮了紅米飯,請眾人品嘗,推廣這一侗鄉(xiāng)特產(chǎn)的種植。據(jù)說只有這個地方才能種出紅顏色的稻谷來,原因就在于這里稻田的特別和神奇。

“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土地節(jié)后,一年的農事耕作就要開始進行啦。

活動主持人介紹,美老村舉辦土地節(jié)就是向世人展示侗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就是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強山村發(fā)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挖掘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發(fā)展侗鄉(xiāng)民俗文化旅游。

其實,美老土地節(jié)是懷化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是祭祀土地、感恩土地和保護土地活動中的一個小小的鏡頭。因為在懷化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還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國只有五個半侗族自治縣,而在懷化就占了三個半,即通道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在這塊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各地各村每年都要圍繞“土地”舉辦十分豐富多彩的春社、秋社等活動,而祭拜土地神靈的活動則是最為隆重的,這也是緣于感恩土地和保護土地的最原始宗教活動的行為之一。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

——保家衛(wèi)國,其實就是寸土必爭,就是保護神圣土地不被侵犯。

在懷化這塊美麗的土地上,還有著這樣一段不能被我們遺忘的歷史。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奉侵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的命令,由南京飛抵芷江進行乞降會談,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接受了令其陸、海、空三軍繳械投降命令備忘錄?!败平芙怠毙媪饲秩A日軍的徹底失敗,寫下了我國近代史上抵御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光輝一頁。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國民政府于1946年2月在芷江縣城3.5公里外的七里橋修建“血”字型芷江抗日受降紀念坊,這是全球唯一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勝利的標志性建筑物——中國凱旋門,是中華民族偉大不朽的歷史豐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是全球六座凱旋門之一。

七十年前發(fā)生在懷化的雪峰山戰(zhàn)役,其實就是中國人民保家衛(wèi)國和保護中華領土不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的神圣戰(zhàn)役,史稱“對日最后一戰(zhàn)”。站在受降坊前,掩卷沉思,無比悲傷,然勝利凱歌,慷慨激昂,令我們無限追憶、緬懷和敬仰。

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在這樣極其緬懷和珍貴的日子里,我們一定要銘記在中國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為保護家園英勇犧牲的抗戰(zhàn)英烈們的豐功偉績,一定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實現(xiàn)世界和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雜交水稻從這里走向世界

——湖南懷化是雜交水稻的故鄉(xiāng),每一塊試驗田里都有孕育“東方魔稻”的溫暖泥土。

在懷化這塊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上,這里不僅擁有多姿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風俗,豐厚的歷史文化,也是杰出人才的搖籃。我們知道: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雜交水稻,掀起了第二次綠色革命。就是說的是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全國科學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和他的雜交水稻,正是從懷化走向世界的,懷化也因此被稱為“雜交水稻的故鄉(xiāng)”。

雜交水稻的研究,起源于袁隆平院士從教的懷化安江農校,現(xiàn)系懷化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前身。他在這里工作生活了37年,如今,在這里還保留著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助手們進行雜交水稻研究的一塊塊試驗田,每一塊試驗田里都有那孕育“東方魔稻”的溫暖泥土,這是產(chǎn)生奇跡的神圣土地,是“土能生萬物,地可發(fā)千祥”的真實體現(xiàn)和歷史寫照??梢哉f,沒有懷化這塊美麗的土地,我們很難相信有“雜交水稻”的產(chǎn)生,我們很難相信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問題不再艱難,更難以相信“人類的吃飯難題”會努力解決。要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先進科研院所和專家學者都不能研發(fā)培育出雜交水稻,而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團隊在懷化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真正成功了!我們衷心祝愿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也早日實現(xiàn)。

美麗懷化是雜交水稻永遠的故鄉(xiāng)。

(二)

我們腳下的土地是如此寬闊、樸實和平凡,但它卻是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土地,那將是怎樣一種令人無法想象的后果;如果沒有耕地,那將會是一切自然和人類的滅頂之災。土地給了我們一切,我們應以感恩的心,面對土地的恩賜和奉獻。唯有珍愛土地,保護資源,才是我們對土地的尊重和虔誠,才是我們對土地最好的報答和感恩。其實,珍惜每一寸土地,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就是呵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就是擁護科學發(fā)展觀的統(tǒng)領,就是維護和諧社會的穩(wěn)定,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

土地,是我們國土資源事業(yè)的根基,更是我們每一位國土資源人的希望所在。在我們懷化這塊美麗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如何保護好土地資源,特別是如何保護好寶貴的耕地資源?如何確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44.3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372.6萬畝的目標要求,仍然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對此,懷化在狠抓耕地保護工作中采取了抓質量、擴增量和強執(zhí)法的思路措施,實現(xiàn)了全市耕地占補平衡。目前,懷化全市耕地保有量達到了510.68萬畝,基本農田377.67萬畝,已遠遠高于了目標要求,確保了全國18億畝耕地紅線不突破。

在談到懷化在保護耕地工作中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時,懷化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薛宗義同志對筆者介紹道:

我們懷化能在耕地保護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無外乎有兩個方面的主要經(jīng)驗:一方面是懷化人民自古以來就有著對土地的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在這里有著最原始最悠久的保護土地的節(jié)日;在這里還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之地,有著寸土必爭、保家愛國的民風和精神;在這里還是“雜交水稻”的故鄉(xiāng)。這些都體現(xiàn)了我們懷化人民歷來重視土地、感恩土地、保護土地,具有強烈的保護耕地的思想意識和高度認知。另一方面是我們懷化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有保護耕地的得力措施和辦法,以及創(chuàng)新的耕地保護管理機制。比如在抓耕地質量工作上,針對懷化地處山區(qū),森林植被好,可供補充耕地的25%以下坡地較少等情況,我們采取了三個方面的得力措施:

一是出去學、回來干。我們組織全市所有縣局分管領導、耕保股長、中心主任分別到衡陽常寧縣、常德鼎城區(qū)學習取經(jīng)?;貋砗?,在全市開展了比學趕超活動,多次召開現(xiàn)場會,強化了示范導向作用,強化了質量意識。

二是提出了“抓土地平整、抓設施實用、落實耕種”的思路。作為山區(qū),只有把梯面開好,保持3-5米寬度,把田埂修好,把邊坡夯實,才能保證沒有水土流失,便于群眾耕作。

三是加大中期檢查的力度。要求所有項目在土地平整之前,必須由點到面,逐步推開,土地平整完成后,提請市局初驗,凡是土地平整過關的,繼續(xù)施工;凡是不合格的返工整改。有效地避免了事倍功半,浪費人力物力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為實現(xiàn)效益驅動,實現(xiàn)指標占補有余,薛副局長接著說:

過去,縣里喊沒資源,市里喊沒指標用,一年到頭都是圍繞占補平衡轉。主要是因為市級用指標要縣里提供,但縣里資源短缺,同時項目搞得慢了受批評,搞的差了也會受批評,出了力也沒得到好處,積極性不高。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兩手抓”:一是靠行政調控,指令下達;二是靠經(jīng)濟杠桿,發(fā)揮經(jīng)濟激勵作用。就是從實際出發(fā),提出縣里畝均開發(fā)控制在7000元,市局按每畝1萬元收儲。這一政策的實施,大大調動縣里的積極性,從而徹底扭轉耕保圍繞占補平衡指標轉的被動局面,收到了占補有余的成效。

今年以來,中央和國務院就占補平衡工作又提出了“占優(yōu)補優(yōu),占水田補水田”的要求。薛副局長表態(tài)說:

為加強調度,我們將占補平衡工作步入了常態(tài)化管理:一是加強對畝均投資調控。按照“適度投入,鞏固質量,落實流轉”的新思路,把項目的四大工程的工程量作了合理的劃分,要求嚴格遵照執(zhí)行。二是加強對選址立項的調控。按照“有序開發(fā)、保障供應、略有節(jié)余”的原則加以調控,防止無序、過度開發(fā)。嚴格落實“占優(yōu)補優(yōu),占水田補水田”的要求,同時規(guī)范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關于嚴格保護耕地,強力推進土地執(zhí)法監(jiān)察工作,懷化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執(zhí)法監(jiān)察支隊支隊長胡偉同志說:

我們嚴格保護耕地資源就像保護大熊貓一樣,既堅持原則,依法依規(guī),又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機制。我們在認真抓好土地、礦產(chǎn)衛(wèi)片執(zhí)法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了“擅自調整容積率”、“小產(chǎn)權房建設”、“閑置土地”等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優(yōu)化了國土資源執(zhí)法環(huán)境,全市依法用地意識明顯增強,新增建設用地沒有違法現(xiàn)象。嚴格耕地保護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如我市靖州縣整治“三違”專門成立了20多名特警24小時待命的快速打擊隊伍,每月安排經(jīng)費10萬元,有效遏制了轄區(qū)內土地違法行為,依法維護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分管國土資源工作的懷化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楊親鵬同志在國土資源工作調研座談會上充分肯定了全市耕地保護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他說:

市國土資源局在去年全省國土資源系統(tǒng)綜合考評中取得總分第一的歷史最好成績,連續(xù)三年榮獲全省國土資源系統(tǒng)績效考核先進單位稱號,特別是為農業(yè)增產(chǎn)守住了耕地保護紅線,為全市多年被評為全省耕地保護工作先進市作出了積極地貢獻。

正因如此,懷化市結合工作實際,以認真務實的態(tài)度,抓好工作落實,確保了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達到了省里的目標要求,連續(xù)15年實現(xiàn)了耕地占補平衡,為全市糧食增產(chǎn)至183.86萬噸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

懷化屬云貴高原與雪峰山脈連接處,南連廣西、西接貴州,素有“全楚咽喉”、“滇黔門戶”之稱。因為境內沅水上游、雄溪、滿溪、酉溪、舞溪、辰溪等五條主要支流,故有“五溪”的別稱。而今,懷化還有“綠肺”和“天然氧吧”之稱,被譽為“會呼吸的城市”。這里物華天寶,每一寸土地都是綠色的源流;這里天道酬勤,每一粒果實都是天賜的瑰寶。美麗懷化,這塊“養(yǎng)在深閨無人識”的樂土,早已經(jīng)聲名遠播,聞名中外。

基于懷化所處的歷史文化、土地礦產(chǎn)、交通旅游等資源優(yōu)勢,湖南省委、省政府將懷化確定為湖南建設的四大區(qū)域物流中心,懷化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一個中心,四個懷化”的戰(zhàn)略目標。宏偉藍圖已經(jīng)繪就,《懷化市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懷化市現(xiàn)代商貿物流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已構畫出了懷化城市的發(fā)展夢想。近幾年,在懷化,一個個物流項目競相上馬,一座座商業(yè)樓拔地而起,一家家超市四下延伸……這一切有效破解了既保護耕地資源又要發(fā)展經(jīng)濟的難題。懷化圍繞“構筑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生態(tài)宜居城市”戰(zhàn)略目標,大力實施“科技引領、交通先行、興工活商、富民強市”發(fā)展戰(zhàn)略,精心打造“生態(tài)、法治、智慧和廉潔”等“四個懷化”,社會各項事業(yè)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均取得了顯著成就。

生活特色、歷史特色、生態(tài)特色、生產(chǎn)特色的別具一格,使得懷化在2007年入選“2006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08年榮獲“中國第一古城古鎮(zhèn)古村群落”稱號;2011年,懷化市成為全省第一個獲批“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的地級市;在中科院發(fā)布的《2013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懷化成功躋身和諧城市競爭力前20強;進入2014年,懷化榮獲“新能源示范城”稱號,標志著懷化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在新能源、環(huán)保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一項項數(shù)據(jù),一串串的成就匯聚了生態(tài)和諧、智慧美麗的懷化,這里是我們永遠幸福的家園……有人說,懷化為什么如此美麗?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這里的土地很美麗,就是因為這里的耕地很神奇——

有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叫懷化,這里誕生了著名詩篇千古華章,清麗的溆水河波光粼粼,曾倒映過屈原的一腔衷腸,讓《涉江》、《山鬼》和《橘頌》世代傳揚。

有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叫懷化,這里積淀著古老的歷史文化,黔陽古城安然屹立在沅水河畔,有著漫漫千年的久遠滄桑,永遠吟誦著“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情韻。

有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叫懷化,這里是雜交水稻的故鄉(xiāng),袁隆平院士鏗鏘有力的聲音回蕩在試驗田中,雜交水稻文化從這里走向世界,科學的引擎帶著時代的脈動。

有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叫懷化,這里是見證勝利記錄榮光的寶地,莊嚴肅穆的芷江抗戰(zhàn)受降紀念坊巍然屹立,祈盼世界和平的鐘聲年年在這里敲響,多情的大湘西敞開胸懷把祝福捎給四面八方……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