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智者樂水,水之潤澤,水之柔媚,令人神清意舒,心賞目悅。嶗山的北九水,因水而靈秀,因水而溫蘊。曉夏到九水看水,雨后初晴,山青水湍,山水唇齒相依,綠草山花相偎,山傍水更有了靈氣,水倚山便有了活力。
嶗山北九水的山光水色,雖然已有點耳熟能詳,但當我和同事,迎著火紅的朝霞,乘汽車穿行在進山的崎嶇山道上時,路上的山野景色和旖旎風光,仍將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們沿著內一水向內九水進發(fā),一路是望不盡的山清水秀,不絕耳的鳥語啼鳴,那清靈靈的九水十八灣,溪流淙淙,水流潺潺,更像是一位含情脈脈的懷春少女,如此恬靜、嫵媚,如此妖嬈。看那一尊尊亙古不變的的山山石石,已經被雨水沖洗得圓滑光潔,那千姿百態(tài)的形態(tài),更激發(fā)著人們無限的遐思。
東海嶗,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譽,而畫龍點睛的北九水,更是為其錦上添花,美中添秀。行走在靈秀迷人的水世界,這里的水景,處處讓人陶醉迷戀,處處誘你思緒馳騁。因為剛下過雨,山澗的溪流湍流不息,它們步履匆匆,像是在忙著趕路;在溪流滯留的一片綠波蕩漾中,綠蔭的掩映下,碧水盈盈,幽深靜謐,累了的小溪在那里停泊小憩,休整養(yǎng)息之后,淙淙的細流不急不燥,又歡快地向前流淌,像是在緩緩散著步。呵,有了這奔流不停的溪水,青山便被滋潤養(yǎng)息,變得更加柔情萬種,靈性十足。游人行走在翠掩山谷、溪水作伴的山間曲徑,自然而然地使人產生了“泉響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悠悠意境。
順著逶迤的山勢,我們沿山澗小路繼續(xù)前行。兩旁的溪流時緩時急,時湍時旋,眺望兩側的萬仞山峰,危石陡立,形態(tài)各異,谷中的奇石時時躍入眼簾,秀麗多姿,變幻萬千,巧奪天工。那隱身在松竹之間的古老庵寺,歷經風風雨雨,給人一種蒼涼悲切的滄桑之感。許多山巖上,鐫刻著一些歷代文人墨客的歌頌嶗山的詩句,游人們紛紛在此拍照并謄抄留念。
我們經過了峰回路轉、風光各異的各個景點,沿著那錯落有致的山路拾階而上,終于越過八水之后,來到了飛流直下的潮音瀑前。抬頭仰望,幾乎近在眼前的陡峭巖壁上方,蔚藍色的晴空仿佛在那一方天際突然洞開,那山頂上的清冽山泉匯流而瀉,遠遠望去,似一串晶瑩閃亮的珍珠,又像一目細雨霏霏的垂簾,直上直下地注入下面的深潭,飛瀑直落,霧氣彌漫,浪花四濺,潮水般的陣陣轟鳴,引來一泓潭水漣漪,波光粼粼,那幽深碧綠的潭水在不停地晃動中,更像是一顆鑲嵌在群山之中的綠寶石,耀眼璀璨,熠熠生輝。由此,人們置身其中,不由覺得猶入仙境,亦幻亦仙,如癡如夢,心酥唱嘆了。
雖然游興未盡,但我們不得不從意境悠悠的仙境里回到現(xiàn)實中來。返回的路上,我們依舊沿著清澈的溪流行走,還時不時抬望眼,仍舊環(huán)顧四周的奇山怪石,形態(tài)依舊栩栩如生,真乃妙手天成,鬼斧神工;依然邊走邊觀水,水流依舊靜靜地流淌,毫不造作,平緩的地帶無聲無息,落差的地方鏗鏘作響,濺起雪白的飛花。山上青翠的樹蓬浮光撒金、飛鳥旋翔,山花爛漫,小草殷殷;碧水之旁,垂柳依依,槐花搖曳,櫻果碩碩,恍如畫中。
我們選了一家很有特色的農家小院,大家一起吃著山珍野味,喝著嶗山啤酒,興致勃勃地觀賞攝像鏡頭的回放,細品北九水這優(yōu)美的秀水景致,都深深地陶醉其中,陶醉在山澗野趣的曼妙里,陶醉在笑談話語的歡樂間。窗外,就是幾棵非常粗壯的櫻桃樹,綠葉繁茂,青果累累,垂手可得,只是還沒有成熟。不遠處,細細的清流依舊奔流向前,忙著去潤澤下游的平疇沃野,溪流清清,秀水瑩瑩,那潺潺的溪水更加惹人喜愛了。
歸途中,我們約定,等櫻桃紅了的時候,一定再來!
上一篇: 祭萬德
下一篇: 李冰:我們應該記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