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鴉岔挖山野菜
來源:作者:楊寧波時間:2015-01-21熱度:0次
河南第一峰,豫西老鴉岔和西岳華山相距百里,它比華山還高四百多米。險峻堪比華山,僅一條道可達(dá)山巔。那條道系天雨匯集,千百年沖刷而成,山腳寬處十多丈,山腰僅米余。.河床布滿房子大小的巨石。密密麻麻的松樹林,青杠林,灌木叢,雜草落腳于黑色的巖泥。森林內(nèi)飛禽鳥獸,聞聲不見蹤。
解放前它是飛禽走獸的天地。河水長流,尺長的魚逆流而上。巴掌大的鱉爬在石頭上曬蓋。搬開石頭,就可夾螃蟹。山中野豬為王。母野豬帶幾個崽滿山哼哼。晚上,哀嚎的狼聲讓動物驚恐不安。飛禽數(shù)野雞!半坡滿是野雞窩。一驚著它們,鋪天蓋地飛到另一山坡。野蜂是個好鄰居!它們在山崖常年積下百多斤蜜。平時大家不敢‘借蜜吃’。一到冬季,鷂子,野雞開‘飛機’載;狼,獾,狐貍搶著吃。螞蟻等‘小不點’也開‘奇瑞qq’進行‘國家儲備’。蛇是霸王!缺大海,沒龍王,在山澗,有蛇王。它盤踞源頭。飛禽走獸都畏它三分。不時,它竄到山腳農(nóng)家偷雞,逮老鼠。三五斤,二三米的不稀罕。一倆丈的挺嚇人。據(jù)說西莊老黑在南方當(dāng)兵多年,好吃蛇。他敢抓。他帶粗麻繩,蛇見人并不僻,抬起半米高的頭,吐出芯,發(fā)出如嬰兒哭的聲音。老黑仍出麻繩。引蛇的注意。他上前卡住脖子,就勢撲地,反應(yīng)靈敏的蛇纏住他。由他帶著在尖利的山石,灌木叢,荊棘窩翻滾。一會兒,蛇伸直了軀干。他抓的蛇可燉一大鍋。吃幾天?,F(xiàn)在很難見一丈的。倆米的不少。前幾年,有人上山收,一斤十元。要一斤往上的。有人一天逮三十多斤。最大有四斤。
八十年代,老鴉岔發(fā)現(xiàn)儲藏高品位黃金礦石。淘金者蜂涌而至。他們用炸藥開鑿丈寬的水泥路作采礦通道。頓時,人滿為患。人們讓煙讓酒,就是不讓道。河床的巨石上,搭一個簡易棚,便是旅館。內(nèi)置幾個桌椅板凳,便可以開飯館。鋪個氈毯,掛起霓虹燈,算做舞廳。生意都十分火。老鴉岔地表是氧化金礦石,有的一二尺厚。品位有的達(dá)百克。取塑料布鋪地。把它和石灰等提取黃金的化學(xué)品攪拌。過幾天,百多克純金到手,就賺萬把元。山巖石里有多條金脈礦線。人們用鑿巖機打眼,塞些炸藥,雷管爆破它,開洞采取黃金礦石。山洞有的深一百多里。小火車來回三五小時。洞外夏天。洞內(nèi)可結(jié)冰。洞外飄雪,洞中穿褲衩工作。有的黃金礦脈帶天然顆粒金。在太陽地下,可見小米粒大的,重有半克的天然黃金。有的一塊重百斤,一斤開采未提煉的礦石價幾百元。一塊原礦石頭值幾萬。
今年,春天來得早,借著假日,我爬上它看好友兼尋覓山野菜。
談到山野菜,大家并不陌生,早在三千多年前,《詩經(jīng)》中就有“采藍(lán)”、“采綠”、“采菲”、“采薇”、采艾等詩句,描述人們采集山野菜的情形,歷代對山野菜也有著述,如《千金食治》、《本草綱目》等。山野菜品種也多,我國現(xiàn)有山野菜六百多種,挖的有300多種,南北方常見易采摘的有60多種,大多數(shù)山野菜具有防病、治病及保健作用。它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最吸引人的是,山野菜以其純天然、無公害的品質(zhì)及其原始的生存環(huán)境讓我們這些飽受現(xiàn)代工業(yè)之害的人們有一絲喜悅。
我認(rèn)識的山野菜很少,不過螞蚱菜(學(xué)名叫馬齒莧)、柴苜蓿、掃帚帶(學(xué)名叫地膚)、小黃花菜、蒲公英等十幾種。早春時,能尋覓并采挖的,只有白蒿苗、山蒜(學(xué)名叫小根蒜)、野韭菜、薺菜四、五種。
太難了!雖然有炸藥開的路??梢仓坏缴侥_。上頭尺寬的路算好的。正打退堂鼓。從山上下來一個背礦石的礦工。他肩上背簍滿是石頭。手拿一個棍在歇腳時撐支。和他攀談。驚嘆這羊腸小道,他一次背四百二十斤。他笑笑:這算啥?我們中有一個外號‘騾子’的一次背六百斤。一斤倆毛,一趟一百多元。一天十多趟。我感慨他們天生神力!也提足勁爬到1700公尺的好友【該坑道管理人員】所在的1730坑口。
好友見到我很高興。要帶我往上轉(zhuǎn)轉(zhuǎn)。我實在吃不消。就在那兒算爬了老鴉岔。采山野菜呢?還是他們代勞。他們說:這野菜在山上和草一樣多。晚些時間,前面香椿溝長香椿芽,他們下去一會兒采百來斤。吃不完。用鹽一拌,太陽下曬干。湯加一把好喝,菜加一撮很香。一年四季,吃不完的山珍野味。
為滿足我的好奇,他們招待我的一桌菜,就有四、五款山野菜。
現(xiàn)將這幾種的吃法簡介一下:
(一)清蒸白蒿苗:在中藥中,白蒿苗又名陰沉,人常說:”二月陰沉三月蒿。說得就是白高苗。早春,它看起來顏色青白,聞著清香。一到晚春,便顏色青黛,一股臭腥氣。一斤白蒿苗,擇去老莖及根須,淘洗并晾干作主料。配料:普通面粉半斤以上。調(diào)料:用于蘸汁,一份鹽2克,味精1克,食用熟油2克,蒜沫2克,水10克。
制作:主料、配料充分?jǐn)嚭?,可灑一兩水增加其粘和,放在籠上,大火蒸半小時即成,蘸汁吃或汁澆其上皆可。
特色:去火販毒,清心養(yǎng)胃。
(二)涼拌薺菜 主料:薺菜花200克。配料:熟芝麻30克,豆腐干50克,黃瓜50克,紅蘿卜50克。調(diào)料:鹽3克,味精1克,白糖2克,芝麻油2克
制作:將薺菜花洗凈并挖干水,切碎,豆腐干、黃瓜、紅蘿卜俱切成絲,主配料放一塊兒加調(diào)料拌勻即可。
特色:食療菜肴,治肝火血熱,目赤腫痛等病癥。
(三)野韭菜炒肉絲 主料:野韭菜200克。配料:瘦肉100克。調(diào)料:鹽2克、姜沫3克,香油2克
制作:①野韭菜切段,肉切成絲加蛋液上漿。
②肉絲在鍋內(nèi)滑溜一下,然后加調(diào)料翻炒,野韭菜段最后放,即刻出鍋。
特色:滋陰補腎,適用于腰膝酸痛、小便頻繁,瘦弱乏力的人士。
(四)小根蒜炒饃花 主料:山蒜苗(帶莖葉及根部)100克,玉米面饃200克。調(diào)料:鹽水2克,味精水2克,香油3克
制作:①將山蒜苗切碎,將玉米面饃揉碎
②鍋內(nèi)添油,四、五成熟下入山蒜苗及切碎的玉米面饃花,小火炒至饃花發(fā)干,加入調(diào)料即可(鹽、味精必須化水,否則不入味)。
特色:防治心腦血管病等癥
我至今仍后怕那次爬山。太難了。我勸大家別受罪。只是你去了,別帶山野菜,要帶幾塊黃金原礦石。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