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風(fēng)20140602
來源:作者:齊魯風(fēng)時間:2014-08-15熱度:0次
刊頭照——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平陰洪范池 俄國慶/攝
刊頭題字—— 田玉桑(泰安市國土資源局)
1——五月的青山
作者——李炳鋒
蓬勃的五月,北方的青山在拔節(jié)生長。此時她正與田野上那一望無際的油綠的麥苗和青翠的樹木呼應(yīng)著交融著,形成強大的氣場,涂抹升騰著一年中最壯美的畫卷。
五月的青山是多情而稚嫩的。她挺立在輕柔的風(fēng)里,像一個個剛剛出浴的少女,美得亮麗,美得讓人不敢正視,不敢跟她交談,生怕一不小心就碰傷她那水嫩的肌膚。
五月的青山是綠染的,通身的綠,活潑的綠,是縱橫交錯的由淺變深的綠,是生機盎然的綠。遠遠望去,就像從山頂扯下來的一塊毛茸茸的綠毯,給土黃色的大地披上一件豐姿綽約的風(fēng)衣,大地就被施了法術(shù)一般脫胎換骨地柔情似水起來。這些綠是由無數(shù)樹葉、野草構(gòu)成,各種各樣高矮肥瘦的樹在春風(fēng)和陽光的幫助下擺脫了冬的糾纏,長出了朦朦朧朧的葉兒,這些稚嫩的葉兒在風(fēng)的催促下,只需要十天半月的時間就會瘋長到成年,然后它們又會拼命地吸收養(yǎng)分供樹兒開花結(jié)果。你看山峪里那些茂盛的棗樹、山楂、柿樹、核桃樹、花椒樹正開著黃的白的花兒,核桃樹上已結(jié)出了葡萄大的果兒,它們就像襁褓里的嬰兒,慵懶地在葉兒的懷抱里吸收養(yǎng)分,茁壯成長。在所有樹木之中,屬花椒樹的葉兒最小,葉的下面還長著一個個刺兒,但花椒葉兒最香,當你剛剛走上山崗還沒站穩(wěn)腳跟的時候,就會嗅到花椒葉兒那令人陶醉的芳香。靠近花椒樹,小心地躲著刺,從它的頂部摘下一個嫩嫩的葉兒在手里揉,濃濃的味道會迅速地擴散開來,讓你嗅個夠,讓你香得透透徹徹,讓你香得不醉不還。
五月的青山是沉寂的。這種沉寂與冬天的沉寂不可同日而語,冬天的沉寂是滿目荒涼下的沉寂,是一種充滿悲傷凄涼的沉寂,是與呼嘯北風(fēng)天寒地凍相呼應(yīng)的沉寂。而五月的青山是在春夏之交、春風(fēng)已經(jīng)刮過暴風(fēng)雨還沒來到之前的沉寂,是一種靜謐的、羞怯的、充滿希望憧憬的沉寂。噢,對了,這種沉寂就像一位待嫁的女子心中小鹿亂撞而外表嫻雅如水的那份沉靜之美。當一只翠鳥歡唱著從她身邊飛過的時候,當春風(fēng)拂動她飄舞的衣袂,便彰顯出她無語的厚重和博大,更令人觸摸到她那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
五月的青山又是充滿朝氣的。這朝氣是令人容易產(chǎn)生幻想的。是呀,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無論你看到什么地方,起伏的山巒都是一幅畫,是一幅任意揮灑的大寫意。滿目的蒼翠是濃墨重彩,而那頭角崢嶸嶙峋倔強的山石則是畫中的工筆素描。還有,那山峰與山峰之間的空隙或者說山巒之上的云天則是淡墨或空白了。大自然的造化不知激發(fā)了多少人的靈性,不知為多少人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可畫來描去在大自然面前還是甘敗下風(fēng),因為自然萬物之間的和諧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人類是大自然的孩子,大山永遠是我們的師長,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有我之前已有山,無我之后山猶在。
五月的青山是屬于詩歌的。當你靠近她、親吻她的時候,就會從心底產(chǎn)生吟詩放歌的沖動,或許只有用超然的詩歌才能抒發(fā)你對山的敬仰吧,才能抒發(fā)對山的贊美,才能表達與大山的交融默契。
五月的青山,生命交響的華彩樂章! (濟南市園林局)
2——春 水
作者——李強
春天的水,是季節(jié)的恩賜。每每春暖花開,涌動的春水,為春日平添了一抹溢彩,結(jié)束了漫長的干旱與浮躁。春水,季節(jié)的使者,穿越沉寂的牽絆,淙淙溪流,彰顯著生與色的韻律,浸潤著萬物的萌動與勃發(fā)。
春水是有靈氣的,柔柔的,靜靜的,有些羞澀。春水是有色澤的,淺綠泛藍,不乏暖意,不急不躁,緩緩流淌,與淡然的歲月交織相融。
邂逅于田野,春水驅(qū)逐了干旱,使梨鏵過后的沃野變得深情無比,輕輕的喚醒了每一粒種子,破土而出,成為綠的使者。而春水聚集而成的溪流,從不懈怠季節(jié)的使命,也從不圖半點的感恩與回報,依然故我的流向遠方,毫無保留的造福于萬千的農(nóng)人。
置身于山間,滿山的碧綠叢中,閉上眼睛,靜靜的傾聽泉音;輕輕的捧起一把清的透底的清泉,貪婪的品嘗著那泌人心脾的滋味,生怕打擾了它們的從容流淌。
春天的水,沒有夏季河流的洶涌,沒有秋水的頹廢,也沒有冬季的沉寂,與世無爭,淡泊從容。遇有砂石阻隔,總會傾盡耐力,或滴水穿石,或百轉(zhuǎn)千回,從不改變自己的走向。人生,能有幾許水的情懷?急功近利者有之,貪腐尊我者有之,魯莽寡情者有之。其實,在這綿綿的春日,也該引一股春水于心間,洗滌心靈積淀沉久的迂腐,還靈魂一抹清澈。
人生,如果能耐著性子去細細品讀生命中的每一天,日子多半會如春水般的平淡和豁達。人生,如果有了水一樣百回不轉(zhuǎn)的堅韌和志向,那些平淡和瑣碎便能升華為華貴與卓越。
面對一泓春水,何不把風(fēng)生水起的豪情壯志植根于平淡,何不把云卷云舒的從容蛻變?yōu)橐环N能量,這才不失一泓春水留下的啟迪。
(高密市國土資源局)
3——山師爬樓記
作者——趙方新
接朱竹先生鈞旨,令我到山師袁忠岳教授家,取一篇為他即將出版的詩集所作的序。恩師之命,不敢懈怠,隨即動身。好在齊河與濟南,僅一河之隔,來去便捷。車過黃河時,眺望著瘦水一痕,慨嘆良多。
幾經(jīng)打問,來到袁先生樓下,巍巍乎,30多層,頗讓人生些高山仰止的崇敬?,F(xiàn)在記不清具體樓層了,接近或超過20這個數(shù)吧。偏巧——這兩個字在評書里是個大關(guān)節(jié),叫無巧不成書,預(yù)示著故事會有意外的推展——不幸得很,今天輪到我身上了,便也沒了隔岸觀火的小悠然:偏巧這天停電,電梯停止運行!開玩笑吧?這輩子來不了一回半遭,竟趕得這么寸!
徒喚奈何,躊躇徘徊,望樓興嘆。
忽然感到人對物的依賴的可悲:此種情況,住高處者,猶如困獸,沒有迫不得已的事兒,決不肯紆尊降貴,阻滯在樓下者亦然。而這牢籠正是人類自己精心設(shè)計的,想當初設(shè)計者雄心萬丈,唯恐不能激發(fā)吾類俯視萬物的豪邁之情??萍嫉娜μ滓舱谶@里:人類總唯恐科技不能達于極限,不能窮盡科技的便利,到頭來我們的后代必然會衍化為依賴科技的軟足動物,正應(yīng)了先哲的話——作繭自縛。
忽啞然失笑,多情應(yīng)笑我,這種不著邊際的憂患,應(yīng)是哲學(xué)家們坐在窗明幾凈的工作間里,點一支名牌香煙,呷一口高級香茶思索的問題,吾未免有越俎之嫌矣。且自己當下盼不得肋生雙翅呢,——這已非科技所能,而是翩翩幻想了!
我這只“樓下困獸”不愿浪費時間,等待沒有準頭的電,最終選擇了爬樓。
幾年前的一個下雪天,我對自己說:“難得天公作美,走回家吧!”單位離家七華里多,就是騎車,也得二十分鐘。我的目的是考驗一下自己還有沒有跋涉的毅力和耐心。走在路上,不斷遇到熟人招呼自己,主動要求捎腳。婉言謝絕時,人家眼里就露出摸不透的神情:莫非他今天腦子出了問題?走到家門口,滿身雪花,振衣簌簌而落。
爬樓不妨算是那次雪天獨行的姊妹篇吧。
樓道不是很寬,沒有燈,昏昏然,只有層與層之間開著一小窗,漏進些許微光。一鉆進來,就呼吸不暢,胸臆憋悶,遠沒有“梅花歡喜漫天雪”的曠野情趣。偶爾側(cè)身經(jīng)過一人,面目模糊,使我想起英國詩人龐德詩歌里的意象。心里遂打起退堂鼓:何苦呢,不妨再等等。躊躇片刻,到底沒否定先前的“決策”,繼續(xù)攀登。
躬身向上,越來越覺得自己是爬行在長長的隧道里,恍惚進入了人生的秘密通道,心間只剩一個念頭,向上,向上!這個意念漸漸轉(zhuǎn)化成內(nèi)在的指令,不再需要鼓勵,不再需要思索,只需身體的上升,再上升!胸口的滯脹感漸次消散,磊磊落落,一片秋明景像。
爬到大約十一二層的時候,業(yè)已精疲力竭,大汗肆流,嗓子眼里咸咸的,一種類似絕望的情緒開始蠢蠢欲動,軟綿綿地糾纏著自己:算了吧,毫無意義的機械運動!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與這種本能的聲音融合在一起的渴望。
這時候若是有張小床恰在身邊,我一準會躺下去不再起來:我需要的是閑適,而非什么超越;我需要的是懶散,而非刻意的自律;我需要的是麻木,而非強烈的刺激。是呀,原來我的身體和思想那么喜歡常態(tài)的生活,過去竟然一點也沒意識到,原來常態(tài)的生活這么迷人,簡直就是一個魅力四射的小妖魔,魅惑著我庸凡的生命,一旦有所僭越就會向我發(fā)出嚴重警告。我現(xiàn)在就處于它的規(guī)勸中,順從它無疑大有好處,忤逆它則是自討苦吃。
我喘息著,——人生多么需要喘息呀,不僅僅需要正常的呼吸!
我脫掉上衣繼續(xù)向上爬,腿肚子像灌了鉛,——這是個多古老的比喻呀,可是此時恰當?shù)盟坪蹙褪O铝耸叭搜阑邸?/span>
愈是艱難,愈是接近頂點,我明白目的地快到了。當我爬上最后一層,幾乎忘掉了此行的目的,憑窗北眺:大明湖微縮成一面鏡子,籠著朦朧的水汽,鵲華二山青黛如髻,兩山間,黃河宛若一根金黃的帶子裊裊穿過。
敲開袁先生的門,接過他遞來的牛皮紙信封,我忽發(fā)聯(lián)想:里面密封的定是一窩春天的乳燕,正等著我去放飛它們呢。
(齊河縣文聯(lián))
4——父愛如山系列散文之十一
父親生病
□ 馮連偉
父親生的第一場大病是在濟南的哥哥家里。
那是1988年的春天,我去濟南出發(fā)時,父親提出和我一起到濟南的哥哥家看看小孫女。
哥哥是長子,也是當時我們姊妹最有出息的。在省城工作的哥哥,除了結(jié)婚時回老家舉行婚禮在家里過了一個春節(jié)外,直到女兒三四歲了也沒再帶妻女回去過,父親除了在相片上見過小孫女,竟不曾親眼看看寶貝孫女。
車馬勞頓中,很少出遠門的父親終于到了哥哥家,正應(yīng)了樂極生悲的那句老話,沉浸在喜悅中的父親到濟南的第二天就生病了,而且是一場大病。
記得到濟南的第三天上午我正在濟南忙公事,忽然接到電話,讓我趕快趕往省立醫(yī)院急診室。長了這么大,這還是第一次去醫(yī)院的急診室,本來歡快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冰點,懷著極度擔心和焦慮的心情換乘了幾次無軌電車后趕到了醫(yī)院,看到正在掛著吊瓶戴著觀察儀器的父親和通宵未眠極度疲勞的哥哥。
聽哥哥敘說發(fā)現(xiàn)父親生病到送醫(yī)院治療的簡短過程,我的心是懸起來又落下,落下又懸起來……
到濟南的第二天,我就去忙公事。哥嫂上班,我的侄女去幼兒園,就剩父親一人在家??紤]到父親不識字,自己出門坐車都不方便,哥嫂征求父親的意見,就讓他自己先在家看看電視,哥哥給父親泡好茶,便上班去了。
出乎意料的事情就這樣突然發(fā)生了。哥嫂考慮到父親獨自在家,下午下班后嫂子去接孩子哥哥買了雞魚肉蛋趕快回家準備做飯陪著父親小酌一下。但哥哥回家開門時卻怎么也打不開門,哥哥使勁敲門,把門敲得震天響,再加上大聲的喊“爸爸”,可是里面就是無任何回音。哥哥真的心慌了,許多下班的鄰居都顧不得回家,聽說從農(nóng)村老家來的老人獨自在家都增添了一份擔心;在鄰居們的幫助下,找來工具把門打開,看到的景象讓哥哥嚇得仨魂丟了一對半,父親背倚沙發(fā)已處于昏迷狀態(tài),腳下是一攤發(fā)著異味的尿水。幸運的是,鄰居中有一人在省立醫(yī)院上班,而且她正是腦血管方面的專家,于是迅速聯(lián)系了救護車并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拍片查明病因、對癥用藥給予了迅速的治療。
原來父親得的是輕度腦溢血!
父親醒來的時候,看到擁擠的病床、忙碌的醫(yī)生、手上掛著的吊瓶、鼻子上的氧氣管和身邊屏幕上顯示數(shù)字變換波浪線時上時下的儀器感到非常的愕然,再看看病床前的哥哥十分吃驚地問道:“我不是在你家里嗎?我這是怎么了?怎么會到了這里?”
當哥哥把從敲不開門到發(fā)現(xiàn)他昏迷再到送醫(yī)院治療的過程簡短地作了敘述后,父親的心情是極度的后悔和懊惱,他說:“你們工作都那么忙,我看看小孫女就想趕快回去,怎么還病在這里了,得花不少錢……”
父親一生忠厚,好人得好報。事后醫(yī)生分析判斷,父親發(fā)病的時間應(yīng)該就是哥哥下班到家之前,從發(fā)病到被發(fā)現(xiàn)非常及時,加之第一時間有腦血管專家在場,到醫(yī)院后得到了快捷高效的救治。父親生病后的第二天上午我趕到時,他已經(jīng)非常清醒,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后遺癥。
那次父親生病,是我和哥哥第一次伺候在父親的病床前。父親當時年過六旬,在我們姊妹的心中,父親的身體一直是非常健康的,我們的心里眼里父親就像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永遠耕耘的老牛,平時父親連個感冒都很少有,怎么一下子就得了這么大的病呢?
看著病床上的父親,我和哥哥都有些后怕。我?guī)е赣H上濟南的時候,那可是一個健健康康心情極好去省城探望孫女的父親,如果不是搶救及時,如果父親兩眼一合到了另一個世界,我可怎么給娘和親人們交待??!
其實哥哥當時的壓力比我還大,因為父親是在他家生的病啊。記得哥哥對我說:“看來爹和娘確實老了,我們要多多注意爹娘的身體,就如父親這次得病,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我是一輩子后悔也無法彌補啊!”
父親的這場大病給了我和哥哥盡孝心的機會,也給我們對照顧父母關(guān)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省立醫(yī)院又治療了兩天,父親堅持出院。出院后的父親和我坐火車一起回到臨沂,哥嫂掛念,我也不放心。到臨沂后父親和我在一個床上擠著睡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我喊叫父親時就發(fā)現(xiàn)他的神智又不清醒了,于是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父親送到了醫(yī)院。
父親這次在縣醫(yī)院住了半個月的院,其間發(fā)生在父親身上的很多事情讓我刻骨銘心。
父親清醒后,看著一臉焦慮的我說:“我和你上濟南時是活蹦亂跳的什么事都沒有,現(xiàn)在要讓你娘知道了我在這里住院,你娘那個急脾氣,受不了??!你悄悄地往家里捎個信,讓你二哥或二姐來幫幫你的忙,千萬別讓你娘知道我生病的事??!萬一她要倒下了,你們姊妹可擔不起?。 ?/span>
父親的一席話,讓我深深感受到父親和娘夫妻情深,他生病的時候,更多的考慮是娘的身體娘的感受,根本沒有考慮他自身是否得到好的照顧。
當時是初春,父親去濟南時還穿著棉襖棉褲。按照父親的囑咐,我捎信讓二哥趕到了醫(yī)院,因為要想法瞞著母親,二哥都是早上早早地騎著自行車來,下午天黑前再騎了自行車回家。當二哥把父親脫下的棉襖棉褲帶回家時,還是讓娘發(fā)現(xiàn)了。娘了解到父親生病住院的真實情況后,讓二哥用自行車連夜帶著她趕到了醫(yī)院。
從娘到醫(yī)院的那一刻起,父親得到了最周到的照顧。幾十年的夫妻一起走過了數(shù)不清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在娘的心中,父親就是這個大家庭依靠的一座山和擋風(fēng)遮雨的一棵樹,無論父親多么平凡,她自己又是多么剛強,但無論什么情況發(fā)生也代替不了撼動不了父親在她心中那至高無上的地位。
父親的一場病,喚醒了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姊妹之間更深更親更濃的親情和孝心。親情是永恒的,孝心是永久的。從那時起,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親情不能等待,盡孝要趁早。
5——端 午(外一首)
□ 李克利
母親的雙手鋪展開粽葉
把晶瑩透亮的米粒裹藏
那時候,夏日的陽光正穿過門窗
那時候,樹蔭下長滿了風(fēng)的清涼
家家戶戶的門前掛起了艾草菖蒲
村莊的上空彌漫著沁人的藥香
大人的蒲扇把孩子扇進夢里
其實,這只是我們關(guān)于童年的回想
懷念那位偉大詩人的悲壯
龍舟在這一天的江河湖泊亮相
《離騷》、《天問》、《九歌》……
是一壇壇濃香醇厚的佳釀
飲一口,就醉倒在詩歌綻放的夢鄉(xiāng)
端午情懷
采一把艾蒿插在門楣
露水打濕父母的褲腿
手拉手兒地頭站,風(fēng)吹露珠散一散
用露水洗心,我們神清氣爽
用露水洗眼,我們心明眼亮
東南西北中,青赤白黑黃,
五色線絞成的長命縷是一道道彩虹
系在兒童的手腕、腳踝和脖頸
雄黃在額頭寫王,腰間佩戴香囊
保佑孩子們百毒不侵體健身康
端午的云,端午的風(fēng)
端午的龍舟抒情在水中
端午的山,端午的河
端午的屈原仰天長吟著九歌
楚王好細腰,我愛讀離騷
多一些公正廉明
就少一些悲劇發(fā)生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回兩千多年以前
我要好好瞧瞧湘夫人的如花美貌
粽子的芬芳包裹著我們的信仰
激情奔涌的汨羅江水在這一天上漲
手捧一縷蘭香,我的高聲誦朗
只為了那個偉大詩人的夢想傳唱四方
萊西市水集街道辦李家疃村
6——春在成長
(外二首)
□ 王玉河
在春天里
如小舟的葉子
追隨春風(fēng)
搖動著春天的心
每一片葉子
像紙箋
每一條柳枝
像支筆
寫滿春天在成長中
幸福的詩句
春天回家了
冬天輕輕的走了
春天悄悄地回家了
春姑娘跑得最快
她搖醒了岸邊的垂柳
她叫醒了沉睡的小草
她喚醒了結(jié)冰的小溪
她還興奮地告訴桃樹、迎春花、野花
春天回家了
他們爭先恐后,爭奇斗艷
開滿了鮮艷的花朵
香飄萬里 一聲春雷
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田野,天空,城市,鄉(xiāng)村
立刻變得熱鬧起來
滿目到處是五彩繽紛的世界
滿目到處充滿生機勃勃
春天回家了
我要變成一株春筍
和春天一起發(fā)芽,開花
圓我一個又香又甜的春夢
春 風(fēng)
春風(fēng)吻上柳樹的枝頭
她機不可待
將一冬的渴望
化成顆顆黃色的嫩芽
抽出
微風(fēng)中
伴著燕子的鳴叫
用少女般柔美的絲條
在藍色的空中
抒寫對春的思念
濟南市青龍街小學(xué)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