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老漢陳忠實(隨筆)
——謹以此文深切懷念陳忠實老師
作者:劍熔
2016年4月29日一大早,我還在旅途的臥鋪上,醒來,翻看微信,這是我的習慣,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個標題上:著名作家陳忠實去逝。我楞了一下,這不可能吧!但往下看,文字讓我相信了這個不幸的消息。瞬間,我似乎感到中國文壇的一棵大樹倒了,中國文壇上的一個巨筆走了,中國文壇上一個明亮的星落了,關中一位和藹可親、人見人愛的老漢離世了。
我稱陳忠實老師為關中老漢,理由有三。一則陳老師是土生土長的陜西關中人,無論是未成名前在灞橋鄉(xiāng)鎮(zhèn)工作,還是以長篇小說《白鹿塬》獲茅盾文學獎之后,他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農(nóng)民;二則他成名后,時常出入一些大場所,什么某某研討會、某某采風活動,包括國內各大文壇的活動,他出入都背著一個發(fā)舊的黃挎包;三則他的一句“這輩子要寫出一本死后能當枕頭的書”,更是體現(xiàn)出他關中老漢掘犟的性格。
我與陳忠實老師謀面,是參加涇陽一位文友的作品研討會。那是2OO9年夏季,朋友打電話來,邀請我參加他的作品研討會,怕我因工作原因去不了,還特別說陳忠實老師要參加。于是我匆匆去了,沒多久,陳忠實老師到了,縣上的領導去門外迎接。我們依然在大廳等候,陳老師進門了,身著非常的樸素,單肩黃挎包看得出己背了很久,看見大家在大廳等待,微笑可親的點頭示意。在朋友引領下我們來到陳老師休息的房間向陳老師問好,他非常的平易近人,給我的感覺是:他沒有文豪的架子,的確像一位地道的關中農(nóng)民,光看他那溝壑縱橫的臉紋,就是陜西的風光。
也許是我掛了銅川市作協(xié)副主席的身份,研討會場我的座次是緊挨陳忠實老師的。陳老師的發(fā)言很直接,他說:我不喜歡照著稿子念,我的發(fā)言很隨便,說到那里擱到那里,是讀作品的真實感受……會議給我提供了接觸陳老師、這位關中老漢更多的時間。陳老師發(fā)言完畢,便彎下腰從桌下的黃挎包里摸出一支雪茄,隨之我將火打著伸過去,陳老師見狀便小聲說:我自已來!自己來!我聽罷又說:為您服務很榮幸。陳老師見我這樣說便將煙遞過來:你也來一根。我見狀忙說:我不抽這個,謝謝陳老師!此刻我想:陳老師的長篇巨制《白鹿塬》,可是在這種煙的熏烤下寫出來的?
陳老師將頭靠近我小聲問:你是那里的?我說我是銅川市的。陳老師又問:銅川煤礦現(xiàn)在還多嗎?我說:多,我就是銅川礦務局的礦工。陳老師又驚奇的追問:你寫文章嗎?我說:寫,寫詩寫散文,不過小說涉及的少,我讀您的《白鹿塬》,對我的啟發(fā)很大,還有《平凡的世界》。也許我的回答引起陳老師的關注:你在那個礦的?離路遙寫作《平凡的世界》那個礦遠嗎?我說:我是下石節(jié)礦的,我們的礦是全國一百對高產(chǎn)高效礦井,離路遙老師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陳家山礦也就二十分鐘。陳老師說:銅川這座煤礦,是作家創(chuàng)作的生活體驗地,也培養(yǎng)了你們這群年輕的礦山作家,你們既要挖掘黑金子,又要挖掘文學的寶藏,不容易?。筷惱蠋熚丝跓煟含F(xiàn)在礦上安全嗎?我見陳老師關切的問,便說:安全!現(xiàn)在國家對煤礦安全投入很大,我所在的銅川礦務局都實現(xiàn)了機械化開采,井下也實現(xiàn)了人性化管理……。陳老師一邊聽著一邊點頭說:那好!那好!陳老師又問:聽說《唱支山歌給黨聽》的詞作者是銅川的?我說:是銅川的,還是焦坪煤礦的礦工,詩寫出來,發(fā)表在《陜西文藝》,署名蕉萍,后來雷峰將詩抄在日記里,雷峰犧牲后,被發(fā)現(xiàn),譜了曲,在全國唱響。陳老師聽后深情地說:那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啊!我問陳老師去過銅川煤礦嗎?陳老師說我去過,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記得是銅川東邊的一個礦,時間久了,好多事情都忘了。我說陳老師要有時間,歡迎再回銅川煤礦看看,看看煤礦的變化!看看煤城轉型的變化!陳老師說一定一定。
臨別前,我忽然想起讓陳老師題幾個字,但離礦時走的匆忙事先未準備,只得在現(xiàn)場文友遞來的一本小冊子上請陳老師題幾個字。陳老師接過書問:寫啥內容?我思考了一下:文學之樹常青。
后來,我多次想前往西安的省作協(xié)和白鹿塬上他的老家拜訪陳老師,也想順便求他寫幾個書法字,或為我的作品集題書名,都因他是個文壇大家,怕他忙耽誤他的寫作而未能成行,留下太多的遺憾。
如今,陳老師走了,這個約定己無法實現(xiàn)了。
關中老漢巨著留世,白麂塬上忠實己去。是啊,一部《白鹿塬》,一道關中情。
先生去世,謹以小文深切懷念陳忠實老師。
愿他一路走好。
作者簡介:劍熔,男,原名李建榮,60年代出生在陜西富平,系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銅川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出版有詩文集《山野風鈴》,詩集《風牽著的手》、《家園書》、《礦脈》。在《人民日報》、《詩刊》、《中國鐵路文藝》、《陽光》、《海外文摘》《天津文學》、《邊疆文學》、《延河》、《飛天》、《山東文學》、《青海湖》、《黃河文學》、《西北軍事文學》、《椰城》、《雪蓮》、《上海詩人》、《揚子江詩刊》、《詩潮》、《詩江南》、《詩歌月刊》、《綠風詩刊》、《散文詩》、《詩選刊》、《中國散文詩》等國內外報刊發(fā)表文字。
通聯(lián);727101陜西省銅川礦業(yè)公司下石節(jié)礦辦公室劍熔(真實姓名:李建榮) 郵箱:vertljr@163.com
上一篇: 崔鋼兵的春聯(lián)
下一篇: 記憶的痕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