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妻高興地對我說,明天天氣好,我們?nèi)]山看紅葉吧!
清早起來,隨著妻興奮的腳步,乘車到蓮花洞徒步登山。車過十里鋪后,喇叭聲、叫賣聲漸漸遠去,只能聽到車輪碾壓柏油馬路的沙沙聲。秋風在溫潤的空氣中輕輕拂著臉龐,人少了,車少了,樹多了,山高了。蜿蜒的馬路在山間延伸,綠水青山倒映在小溪中,頑皮的孩童在房前嬉鬧……我的心也隨著汽車前行的起伏,慢慢蕩起久違的激動。
穿過村莊,漸入山路,錯落有致的樹木分列在山路兩側(cè)。許多闊葉的葉邊已經(jīng)變成金黃色,許多葉子中央還看見泛黃的小洞,葉子中心部位都為綠黃色,像極了小猴子的眼睛。當人行走在山路上時,觀察角度不停變化,你就會發(fā)現(xiàn)神奇的一幕:一會兒是小猴在向你眨眼,一會兒是小精靈在與你做迷藏。游人的腳步聲,樹葉的沙沙聲,遠處的松濤聲,舞動的小精靈、婆娑的枝條,搖曳的樹梢,這應該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初冬景象吧。
過了半山亭,海拔近千米,路邊那些高大的楓樹、樟樹、栗子樹、櫟樹夾雜在松柏之間,已經(jīng)變黃變紅了。但路不可及,留給游人不能親近的遺憾。然而,生長在路旁山崖上的小楓樹、小栗子樹、小樟樹葉已經(jīng)全部變成紅色或者黃色,也許他們?nèi)鄙偕搅值谋幼o,暴露在寒風中,更早感到了冬意。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這應景紅葉在山風中不停閃現(xiàn),煞是漂亮。
到達抗日烈士陵園至牯嶺街一線時,已是晌午時分。走著走著,眼前的景色留住了我們的腳步。向北眺望,剪刀峽上紅頂綠蓋的西式建筑在陽光下閃閃生輝,錯落有致的建筑好似一幅印象派畫卷,在展示廬山的美景同時,記載著世人對廬山的敬仰和融入。漫山的林海,粗看一片青色,但聚焦詳觀,發(fā)現(xiàn)自己已身處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之中。楓樹應和著時節(jié),隨風搖曳的樹葉已經(jīng)換上了紅妝,而松柏在寒風中綠裳在身依然如故。從挺拔的樹干間隙中看見那紅紅的楓葉十分顯眼,似乎一會兒掛在松柏的枝頭,一會兒在樹梢上探頭,就像是千年松柏竟然開出了朵朵紅花,美不勝收。
中午時分,廬山的云霧更像是大自然的畫筆,隨著它輕描淡寫,一幅幅多彩的山水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紅頂綠蓋時有時無,紅葉時隱時現(xiàn),松柏時高時矮,像西洋的油畫,像中國寫意的山水,像民間版畫,你的思緒有多深邃,眼前的畫兒就有多美好。分分不同畫,時時不同景。每當薄霧飄過,陽光照在樹林里時,紅葉更紅,松柏也更翠了。偶有一絲薄霧撲面而來,輕輕拂著我的臉頰,頓時感到溫柔的清涼,這讓我一陣心悸,一陣憂傷,仿佛記憶中母親慈祥的雙手在輕拭我的臉龐。
沒有漫山遍野大紅大紫的浮華場面,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綠中帶紅,紅中帶黃,色彩斑斕的畫卷。我如癡如醉沉浸在這初冬美景中,望著枝頭隨風起舞的片片紅葉,我想這是對即將來臨的新年祈盼與祝福吧。
(編輯:作家網(wǎng))